刘寒刚
(梧州学院文法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担当与开放探索
刘寒刚
(梧州学院文法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一个真正的学者,不能总是跟着时髦和资料跑,而是要始终思考自己所在学科的发展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应当是总结经验、凸现矛盾、明辨是非、凝聚力量,为我们的世界和生活提供一个统一的“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应当在“一”的条件下体现创造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时代精神,这是近现代中西方宗教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是现代大学发展和大学精神的成功启示,也是教学方法自由探索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精神;开放性
在高校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两难的问题需要处理:既要宣传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此,必须遵循教学大纲、遵循教材,既要遵守党和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有关法律,又要体现教学规律,按照创造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时代特征进行教学,体现大学自由的精神。这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实质上是指导我们实践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有机统一。那么为什么需要理论?我们的教学宗旨、意义以及实现课程意义的方法是什么?在繁重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些课程的终极性问题。一个真正的学者,不能总是跟着时髦和资料跑,而是要始终思考自己所在学科的发展性问题。
世界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正如流行歌曲所唱的:一会儿是风,一会儿是雨;月亮的脸也偷偷地在改变。但是这个世界也有变中的不变,有暂时中的永恒,有“多”中的“一”,有相对中的绝对。为什么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统摄我们世界和生活的“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总结经验、凸显矛盾、明辨是非、凝聚力量。
(一)总结经验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一面镜子。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文化大革命”,对改革开放都没有亲身体验。他们往往以为今天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模式是当然之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要向年轻人总结历史特别是当代史的经验。有些历史总结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有些历史总结是当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要学习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学习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学习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学习邓小平的《南巡讲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以亲历者的身份向学生提供素材,现身说法。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更为深邃远大的目光投向历史,让学生了解汉唐的盛世、宋明的败亡、鸦片战争的硝烟、“五四”运动的风云。一个不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民族,不善于从历史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有位哲人说过:第一次犯错误的人是伟大的英雄,因为他犯的是开创性的错误;第二次犯同样错误的人是交了学费,引起了世人的重视;第三次犯同样错误的人是愚蠢,因为他不善于总结经验。
正确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掌握真理,才能真正赢得人民,才能最终赢得理论的正当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一个宣传的阵地,不仅仅是一个为当下政策辩护和阐述的传声筒,它更应当有其历史的底蕴,有其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只有正视历史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才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既要讲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就,也要讲沉重的经验教训。
(二)凸现矛盾
当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时,就会发现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甚至多方面的可能性选择,这些可能性都有其成立的某些正当性和片面性。如笔者经常向学生提问:你怎样看待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你将来如果成为一个镇长助理、县长助理,你是把哪一个放在第一位?改革第一位吗?这可能导致朝令夕改,为改革而改革,追求时髦,做秀而已。发展第一位吗?这又可能导致生态破坏,急于求成,粗放增长。稳定第一位吗?这又可能导致不思进取,既得利益集团最喜欢稳定了,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稳固的既得利益。这些都是两难的境地。所以尼采说,人恰似踩在一根绳索之上,在悬崖峭壁之间穿行[1]。这种矛盾的二难境地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胜枚举。如经济发展速度、效益、比例之间的关系,又如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等。
我们的学生如果不能面对矛盾、正视矛盾,就会形成一种单向思维的固定模式,走向偏激。有许多学生一味地左倾,一味地刚性,没有弹性,没有辩证思维,这将会给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这方面的历史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列宁为了保护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争取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不惜冒“叛卖”的恶名,坚决主张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生存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他说:“每一个这样的革命者,都会为我们辩护,都会认为签订任何屈辱的条约都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是为了复兴俄国和治好它患病的器官。”[2]历史证明了列宁的这种妥协精神是正确的。这也与他在流亡期间在伯尔尼图书馆刻苦学习整理《哲学笔记》、训练辩证思维密切相关。与此相反,我们在“文革”中犯“越穷越革命”“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错误,与我们曲解辩证法、滥用辩证法,不具备真正的辩证思维是密切相关的。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要凸现矛盾,展现各种思路的正当性和所存在的困境,让学生比较鉴别。
(三)明辨是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揭示了诸多矛盾的冲突之后,我们不能老是做老好人——“和稀泥”“和事佬”。我们不能骑墙,不能无可无不可,要作出黄金分割。古希腊的数学家就揭示过这样一个规律:一段线段在什么地方分割是最优美呢?不是逢中,也不是极端,而是在0.6186处分割最优美。这说明在面临两难境地时,不能做墙头草,也不能走向极端,而是要有基本立场,态度鲜明,分清是非。在面对矛盾的左右困境时,我们必须作出选择,即选择对立统一的哪一方是居于优先地位,是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所谓的哲学的党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四个最”就是基本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共产主义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前面所谈及的怎样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树立发展第一、改革第二、稳定第三的立场;在速度、效益和比例的关系上,我们要树立经济效益第一、比例第二、速度第三的思想;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明确实事求是第一、解放思想第二的思想;“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3]在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的关系中,应确立矛盾的斗争性优先的思想——正如丘吉尔所说:“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我们只有永远的利益。”笔者也经常告诉学生,在未来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要做到以我为主,保全自己,坚持以独立自主为主,在这个基础上然后才讲合作、交换和争取外援。
(四)凝聚力量
理论的凝聚力量主要表现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给人一种逻辑的力量、整体的美感。另一方面是理论渗透社会人心,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列宁早就说过,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不能分割来理解。因为真正科学的理论是一个系统的严密的整体,它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所组成的统一的逻辑体系,它决不会使自己的整体沉沦于局部的畸形,决不会以独断论的方式强行缝合逻辑的漏洞,而是彼此联合、相互照应。
这些年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非常注重理论的整体性,注重对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做穷根究底的追问,力求为自己的逻辑体系找到坚实可靠的基础。笔者经常引用先贤的话来激励同学们的穷根究底的精神,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等。
另外,理论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许多西方思想家鼓吹“政教分离”,说社会的政治生活与道德信仰应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其实目前许多国家都只能在形式上做到这点,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做到分离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更应当用统一的科学理论来武装人民,形成共识,才能实现赶超战略。历史的经验表明,理论的凝聚力关乎一个文明的兴衰,共同的信念可以促进一个社会稳定和谐,统一的文化可以消弭不同族群间的隔离分歧。如长治久安的汉唐盛世以及辉煌灿烂的欧美基督教文明。在这样的社会,人们具有统一的“一”——整个社会因为具有统一的理论体系、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观念,所以能够起到一种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向心力作用,从而能使整个社会团结统一、精神焕发、蓬勃向上。而相反的是,古埃及的衰落、拉美模式的不成功,都是因为多神教的混乱以及人们精神信念的尖锐冲突。我们看到,在古埃及,每一任法老上台,都要对自己加以神化,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自己建立雕像、神庙、殿堂甚至是墓穴,人民穷于应付这些东西,精神世界亦无所依傍,民力国力日衰,面对强敌入侵,最终国破家亡,文明衰落。
作为一个社会统一的“一”的精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既是由一系列基本的科学原理所构成,又是包含着一系列人生态度的价值选择。举例说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劳动价值论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态度。劳动价值论不仅说明了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而且也为人们展现了光明的前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会减少,东西会越卖越便宜。如果当年马家爵能够明了这一原理,就会热爱生活,而不会被就业的压力、还债的困难所吓倒,就不会对未来前途丧失信心、铤而走险了。
再如,共产主义理论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每个人的发展是每个人发展的前提,你帮我洗衣服,我帮你擦皮鞋,你高兴我也高兴,而不是“人对人像狼一样”。所以我们今天要“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既要给学生输灌知识,又要造就学生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信念。我们要培养大量的会计师、律师、经理人、政府官员、商人、技术人员等,但是不能培养做假账的会计师、黑法官、腐败分子、奸商、科技犯罪能手和杀人武器的冷血制造者。所以,理论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它更应当渗透社会,凝聚人心。
在今天的中国,需要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观念来团结人民、凝聚人心。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凝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起到了这种统一的“一”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它是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高度凝练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与这个统一的精神世界相对应的是,这个社会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社会政治力量来匹配,以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团结统一、凝聚力量。在今天,中国共产党就天然地具备这种凝聚力量的道义担当和资源禀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于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由于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由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
由此看来,总结经验、凸现矛盾、明辨是非、凝聚力量应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也是时代的担当和责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引出一个科学结论,社会需要一个统一的“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和任务就是在精神世界方面起到这么一种统摄的“一”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这个“一”,绝对不是强制缝合、威权统治下的“一”,而应当是一个自由自觉、生机勃勃的“一”,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时代精神的“一”;它实际上是暂时中的永恒,相对中的绝对,变中的不变,“多”中的“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要遵循在“一”中的自由自觉、生机勃勃的教学规律,之所以要体现创造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时代精神,主要是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近现代中西方宗教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二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成功启示;三是教学方法自由探索的需要。
(一)近现代中西方宗教文化发展的经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放性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野蛮的日耳曼人统治了西欧,他们在古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保留继承了唯一的精神财富——基督教。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初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耶路撒冷地区,宗教改革家耶稣对古老的犹太教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它信仰唯一的神——上帝耶和华,宣传平等博爱,对富人权贵表示鄙视,打破民族界限,并实行经济互助;它宣称救世主不久将降临人世,举行末日审判,同时拯救人民;它放弃了严格的清规戒律,宣传仅仅信仰基督即可获救。这就是最早的基督教,它的主张反映了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思想和愿望,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甚至被开明的统治者所接受,在4世纪被古罗马帝国奉为国教。后来,基督教为当时混乱的社会带来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共同的信仰和统一的文化,使历经沧桑、百业凋敝的整个西欧社会步入了恢复生产和相对稳定繁荣的历史时期。但是,当教会在西欧社会一统天下之时,也是这一社会逐步走向黑暗专制的中世纪(公元8-15世纪)之时。
东西方世界分裂以后的西欧基督教会被称为天主教会,他们建立了以罗马梵蒂冈教廷及其教皇为最高统治者的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他们垄断通往上帝之路,规定只能从《圣经》中寻找真理,甚至规定只有教皇或传教士才能研究《圣经》解读《圣经》;教父哲学、经院哲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人们对上帝的信仰而展开,哲学和一切学问都成了“神学的婢女”;他们划分教区,鼓吹“君权神授”,实行国际专制统治,阻碍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他们向西欧人民收取“十一税”,甚至强迫人民购买“赎罪券”,并事实上成为西欧社会最大的地主,向人民收取高额的地租;他们用禁欲主义和伪装的贫穷来阻止人民追求幸福快乐,扼杀人性自由,消灭社会活力,而上层僧侣统治集团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们成立宗教裁判所,用清规戒律、权威盲从来阻止自由思想和科学探索,迫害过哥白尼、伽利略,烧死了布鲁诺。在中世纪,天主教会和教皇几乎蜕变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势力”、“黑暗力量”和“伪君子”的代名词。
面对这一中世纪社会统治力量存在的种种弊端,16世纪基督教内部出现了改革力量,这就是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5]的马丁·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改革运动。马丁·路德(1483-1546年)在1517年公然发表了反对搞“赎罪券”的90条论纲,鼓吹宗教改革。他认为基督教应当是“因信称义”——人们的释罪、自由与拯救只能靠上帝的启示,基督的福音和对《圣经》的信仰,不一定非得要通过教皇、教会和教堂的繁文缛节的途径才能得到,不一定要以购买“赎罪券”这种“事功”的方式才能获得;在信仰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心存信念,人人都可当祭师,并与教皇享受同等的权利,人人都有权阅读《圣经》,并按个人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它;人只有通过自己的理解才能与上帝交流。路德把平等和公正的人文主义原则引入教义,给濒于寂静的基督教带来了一丝活力。加尔文指出,上帝的“预定”早就安排好了对人的拯救;谁将成为上帝的选民,取决于你事业上的成功与否和自主选择;在此问题上,教会也不能更改上帝的“预定”。加尔文的宗教思想强调了个人意志直接面对上帝的选择,从而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教廷至高无上的地位。
如果说15世纪文艺复兴以来,罗马梵蒂冈教廷和天主教势力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阻力中心和被批判力量的话,那么到了19世纪以后,面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他们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的浪潮,扮演起了宗教改革、回归传统的领导者的角色。1879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向全世界发表了题为《永恒之父》的“通谕”,要求重新统一基督教理论,它的副标题是“按照圣托马斯·阿圭那的思想来重建基督教哲学”[6]。迄今为止,新托马斯主义成为梵蒂冈的官方哲学,并逐步系统化,成为了影响西方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现代宗教哲学。他们一改过去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专制蛮横盲目排斥,而是采取更为包容甚至主动研究主动接纳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宣传信仰主义。他们认为科学的真理、哲学的真理都是能够成立的,但是只有研究世界本体的理论——形而上学即“第一哲学”才是最高的真理,这就是信仰的知识;人类之所以能够从个别的感觉经验上升到一般的概念总结,之所以能够超拔于个人的感觉经验,一下子站到普遍性和无限性面前,这种能力被称之为“理智之光”,是上帝赋予人类的能力;人道主义和神道主义并不是对立的,相反,人们只有依靠神道主义才能克服由于人道主义的滥用而导致的社会种种分崩离析、浑浑噩噩和无所适从;现代社会需要一种新型的人道主义,那就是神学人道主义。1979年,罗马梵蒂冈教廷为300多年前迫害伽利略案进行了平反。1992年,还为1600多年前宗教裁判所火烧科学家布鲁诺案进行了平反。
中国的信仰建设也有类似的经历。在我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大激荡、大论战之后,汉唐以来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孔子和孟子创立的原始儒学略于“天”事而祥于“人”事[7]的人文社会关怀切合了中国人“天人合一”而又重于人道主义的社会心理需求;建立在以家庭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以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恻隐之心”为价值出发点的思想具有道义上的崇高性,有利于社会团结,实现君臣合作、长幼有序、家庭稳定;孔子为了实现“仁”而倡导的“礼乐”制度,孟子基于“恻隐之心”而提出的“仁政王道”理想,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他们强调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分工中的领导地位,以及重义轻利的经济思想适应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士大夫阶层和小生产者的社会理想。至宋代,终于由大儒程灏、程颐两兄弟和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将原始儒学加以改造,后人将其并称为“程朱理学”,并从此确立了它们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思想统治地位。
“程朱理学”的思想统治地位虽然促成了宋元明清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但是由于这种理论的封闭性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恶果,以致被鲁迅先生斥之为“吃人礼教”。“程朱理学”略于“天”事而祥于“人”事的传统,把古代中国造就成了一个既无科技猛进又无宗教超念追求[8]的早熟的泱泱人文大国,导致近现代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以及无法实现由人治裙带关系社会过渡到法治公民社会,这是近代以来长期内忧外患的客观原因之一;把家庭温情脉脉的血缘情结,即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忠义孝悌廉加以无限放大,“存天理,灭人欲”,抹煞个人利益,取缔个人自由选择,扼杀人性,只重个人义务,不重个人权利,因而真实的个人永远未被发现;由爱有差等衍生出来的礼乐、仁政制度强化了社会的等级秩序,整个社会成了一个等级森严、密不透风的封闭体系,巨大地阻碍了社会活力的喷发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宋以后的理学家们和士大夫阶层对“程朱理学”面临的上述困境也作过理论的补救和猛烈的批判。南宋末年就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他们强调“事功”,反对“重义轻利”的禁欲主义思想,反映了中下层地主兼营手工业和商业的理论需求;明朝中叶的王阳明,深感农民起义等社会矛盾激化带来的危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极力反对向外、向“天”(实际上是向封建统治王朝和权利的垄断者)寻求真理的方法,鼓吹“心外无物”“向内用功夫”“致良知”,号召人们从身边、从自己的内心寻求真理,把封建的纲常礼教内化为个人内心的良知追求,格物就是“格心”,使个人的主体地位有了巨大的发现和提升,他的思想远播到日本还成为了“武士道”精神的肇源,并为明治维新打下了思想基础;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等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苦苦思寻宋明败亡的原因,他们最后把反思和批判的锋芒直指空谈性理的宋明理学和“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的帝王专制制度,以及腐朽没落的科举制度,并且提出了学校议政、限制君权的民主主义思想。
尽管上述思想家们对原始儒学和宋明理学进行过深刻的反思,但是他们终未进行过大刀阔斧洗心革面的改革。满清政府后来还强化了“文字狱”“八股文”和科举考试等没落制度,造成了士大夫阶层的“万马齐喑”(龚自珍语)局面,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失去活力。加上由于中华民族拥有一种“慎终追远”(《论语·学而》)、“好古敏求”(《论语·述而》)的古老传统,直到20世纪前夜还是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民族文化的根基。当20世纪初西方文明的自由、民主、科学精神即“德先生”“赛小姐”冲击中国之时;当十月革命的风暴以方便的地缘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之时,古老的儒家思想只能以辅助的形式纳入“三民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精神中去了。“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响起,就是中国古老的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仆从地位最后定格的象征。
以上中西方近现代宗教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面对历史时代的转轨呼唤,一个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再创造性,决定了她本身的历史命运和前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同样要面临着这一历史规律的必然性约束。
(二)现代大学发展的成功启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放性
近代大学肇源于欧洲中世纪的神学院,脱胎于基督教神学,后来由于宗教改革和欧洲世俗政权的介入而赋予了“探索真理”(如法国的巴黎大学)、“强国化民”(如1810年德国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的历史重任。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或源于庚子赔款(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或兴于清末民国时期地方军政大员的悉心栽培(如东北大学、浙江大学,包括广西大学)。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渐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随着1998年以来的大学扩招、高校迁建,有许多学者呼吁大学精神的重建。“大学不仅要有高楼,还应有大师”“大学精神不能淹没在大学扩招的数量之中,不能淹没在钢筋混凝土的楼宇之中”,这样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那么什么是大学精神呢?有些人把大学的功能看成为大学精神;有些人认为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些人还把大学的校训,如清华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看成大学精神的生动体现;还有些学者把大学精神列举为爱国主义、学术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传承精神、学习精神、艰苦奋斗、自我批判精神、谦逊精神、无敌精神共十项之和[9]。这些观点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笔者认为,大学精神应当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大学文化现象中的“形而上学”部分,是大学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灵魂所在,是其变中的不变、相对中的永恒内容。大学应当不同于政府行政部门,它不应以执行效率为目标,但也与政府行政部门一样,要创新管理模式;大学应当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它不是以培养学生常识为己任,但也与中小学教学一样,要传播科学真理;大学应当不同于企业,它不以盈利和顾客至上为主要原则,但也与企业一样,要有社会责任的担当。总结东西方大学发展的经验,大学精神应当包括三项内容:独立思考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对社会传统的批判扬弃精神。
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按照朱熹的理解,大学具有官员教育的意思,这虽然带有封建礼教等级秩序的色彩,但也包含大学问家的意思。研究大学问的大学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当有别于中小学。目前,连教授常识的中小学都在走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索高深学问的大学更应当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一样,秉持“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精神[10]。特别是在科技社会发展日益深化的今天,一所大学没有一种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创新包容的精神,是很难赢得未来的。
但是,大学也不是以追求标新立异为目标,那种为独立而独立、为学术而学术、为自由而自由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大学应当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时代肩担责任寻求真理。大学不仅要有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而且应当有探索和弘扬科学真理的历史担当。大学不仅要为社会提供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因为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原因而通晓某些专门知识,即他们掌握了某些相对真理;大学更应当为社会提供永恒真理、终极关怀,为时代输送通晓宇宙普遍本质、超越专门学科局限的知识渊博的“通才”。亚里士多德说:“博学的特征必须属之具备最高级普遍知识的人;因为如有一物不明,就不能算是普遍。而最普遍的就是人类所最难知的;因为它们离感觉最远。最精确的学术是那些特重基本原理的学术;而所包含原理越少的学术又比那些包含更多辅加原理的学术更为精确,例如算术与几何<度量〉。研究原因的学术较之不问原因的学术更为有益;只有那些能识万物原因的人能教诲我们。”[11]大学是知识化的人间代表,也是一个社会终极真理的爱好者和追求者。大学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既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不是浅尝辄止,更不是不负责任的标新立异,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坚定、理性比较后的选择以及自由自觉后的高扬。
大学精神还应当是上述两者的辩证统一,把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辩证统一起来,这就是一种对社会传统的批判扬弃精神。由于大学要对高深学问进行独立思考,要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进行探索追求,它必然与社会、与现实、与传统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于观察审视、批判扬弃。扬清激浊,这是大学的一种社会担当。大学应当发现和讴歌社会的进步和美好,并积极融入社会的进步美好事业;大学也应当警示和抵制社会的危机和难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2]早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执掌清华大学的教育家梅贻琦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3]我们今天的大学需要有更多这种对传统社会具有批判扬弃精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的“大师”。
(三)教学方法自由探索的需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放性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05方案”教材,是“举全国之力来统编”的,是“中央对4种新教材的编写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晶[14]6。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中心指南。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就对于丹老师在电视上讲《论语》在教学方法上所进行的创新予以了高度评价[14]12。依笔者个人的见解,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自由探索,主要基于如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理解处理,内化为自己的逻辑体系。如果教师完全机械地等同于教材或集体课件,他的教学就有可能会失去特色,从而流于沉闷和死板。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都要亲力亲为做课件,把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内化为自己心灵的东西,然后才有底气给学生讲授。
二是我们的教学对象虽然都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社会角色还相对单纯,但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情况。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的同学是因为它有助于考研究生;有的同学是因为它有助于自己考上公务员;有的同学是因为学分和毕业文凭,将来有助于立足社会;有的同学是因为学好这门课真正有助于自己做好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和思考者;有些同学把大学当成人生的一种阅历,然后去继承父母的产业;有些同学希望轻松愉快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些同学如饥似渴好奇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些同学自由自觉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些同学带着审视的目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这种千差万别性,一方面需要坚守“有教无类”的严谨教学态度,另一方面又要“因材施教”,要像当年的孔子一样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对话的方式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循循善诱。
三是教师应当采用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以接近科学真理。教师可以以激情去赞美真理,也可以用辩证法的光芒去理智地分析关照事物,还可以用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方式去揭露错误、抵制错误、挽救错误。教育部前副部长李卫红也谈到过教学途径的多样性,“善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案例式教学”,“不断丰富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要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一套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理论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运用以及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科学有效的考试和评价体系。”[15]
四是教师还应当开拓性地解答学生提出的教材之外丰富多彩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房价问题、医改问题、物价问题、出口退税和增值税问题等。时代的发展会提出许许多多新课题、新内容,这些都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予以探索回答。
总之,我们需要一个“一”,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逻辑的必然结论。同样,历史的经验和逻辑的必然也充分显示,这个“一”不是建立在强制基础上的“一”,不是一个单纯的“一”,而是建立在“多”基础上的“一”,是由诸多矛盾的特殊性所表现出来的对立统一。
毛泽东说:“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6]。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方向,也应当是这样的局面。
[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258.
[2]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M]//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2.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4]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7-368.
[5]恩格斯.关于“农民战争”[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9.
[6]盛晓明.古今西方哲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9:420-421.
[7]刘寒刚.孔孟儒学与现代精神的会通[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29.
[8]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6:24.
[9]张跃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52.
[10]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M]//杨东平.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4.
[1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4.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8.
[13]梅贻琦.就职演说[M]//杨东平.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236.
[14]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第一期研修班上的讲话[J].思想政治理论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辅导专辑,2007(增刊):6-12.
[15]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政治理论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学习辅导专辑,2007(增刊):10.
[16]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56.
G642.4
A
1673-8535(2014)05-0081-09
刘寒刚(1965-),男,梧州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外公共政策。
(责任编辑:高坚)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