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其消解策略

2014-03-20 15:1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辅导员心理

刘 科 言

(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0012;2.湖南文理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所谓大学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指大学辅导员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心理或生理长期积累的压力得不到释放,由此导致在个人情绪、工作行为及态度等多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极端反应和身心衰竭状态。[1]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影响高校育人质量,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将对辅导员个人的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情绪低落。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各个方面都相关,承担着育人的重大责任,此外辅导员也有科研的工作要求,因此,导致了辅导员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给辅导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辅导员还要随时准备着处理学生出现的意外情况,使辅导员长期神经紧绷,在工作中容易感到疲劳。辅导员工作又是高校最基础、最基层的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工作压力大,但是认可度低。以上这些因素易导致辅导员对学生工作丧失激情和热情,产生情感衰竭,具体表现为提到“工作”就表现出烦躁的情绪,处理具体问题时敷衍了事,容易劳累,对学生、教育事业感到厌烦,个人成长上不思进取,对前途感到悲观和迷茫。

第二,自我效能感降低。职业倦怠的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表现为:工作前不做认真的准备,工作中态度敷衍,工作后不做任何反思总结,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极低;认为辅导员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注重物质方面的回报,无视学生的进步,无视学生和社会对辅导员的认可等精神方面的收获;由于职称评定和评优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无直接挂钩,导致辅导员认为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职业成就感低、自豪感下降。总体说来,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从心理上消极对待工作,行为上降低对工作的投入,放纵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

第三,人性化行为缺失。高校辅导员理应秉持关爱学生的思想来指导工作,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受到职业倦怠感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习、心理和就业等问题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并认为以上都是学生个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不能做到主动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更不能做到创造性地帮助学生化解这些问题,甚至逃避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感觉不到辅导员的存在。

第四,个性化缺失。现代社会呼吁辅导员形成个人特色、工作风格,这样有利于辅导员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的成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辅导员表现出对工作投入不足,将学校安排给辅导员的工作推给学生去完成,对事情的处理依仗工作定势和惯性,工作过程毫无个人风格可言。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由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给辅导员工作、个人发展、学生成长以及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在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之前,我们需要先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内在因素

1.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不明确

职业倦怠是教师在全社会范围内在进行职业的社会比较时心理上产生不协调因素的表现,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在倦怠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辅导员在工作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从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是教师,从班级管理方面是管理者,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是指导者,从日常生活方面是朋友,从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方面是心灵导师,从学校科研方面是研究者等,这些角色在运行的过程中本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辅导员无法很好地协调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导致主次不清,使辅导员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在学生工作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出现角色定位不明确。辅导员对自己的角色不明确,可能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找不到工作重点,无法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2.自身素质的缺失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锋和骨干,由于学生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这要求我们辅导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同时还要求辅导员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辅导员的学历、学缘、专业、年龄、个性等的差异必将导致辅导员自身素质的差异。因此,当问题的处理不那么让人满意时,很容易让辅导员产生挫败感。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外在因素

1.工作中付出与回报不对称

1952年10月28日,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指出:“为加强政治领导,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全国高等学校应有准备地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3]从该项文件来看,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实际上,只要是和学生相关的事宜基本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如班级日常管理、班风和学风建设、心理健康问题、生活问题等,工作内容多而杂。从工作时间方面看,辅导员除了正常上班的8个小时以外,还要随时处理学生的各类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沟通、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检查寝室、进行家校联系等。因此,辅导员的工作时间远不止8小时。但是与辅导员的这些付出与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辅导员的工资并不高,一组调查数据显示,66.1%的高校辅导员生活中感觉到最大压力来源于经济收入。[4]从上述的工作时间分配可知,辅导员匀到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很少,科研能力和水平难以提升,而职称评定又以科研业绩为导向,因此,辅导员在职称评定方面处于劣势。此外,由于工作不能被学生理解,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与肯定,由于工作的基层性,也无法得到学校的重视,导致了辅导员的社会地位不高。在付出与回报差距太大的情况下,对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

2.社会期望过高,支持不够

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期望能通过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来带动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但是,社会在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给予重大期望的同时,却没有通过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大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在没有考虑培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前提下,过度拔高对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期待。例如社会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一方面社会希望所有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却没有根据毕业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就业指导或政策上的支持,也未能积极地调控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往届毕业生未就业的问题。如此一来,社会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之间产生巨大落差,而在归责的过程中,社会又将大部分责任归结到高校工作不到位,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甚至认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与辅导员的指导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消解策略

要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改变目前的状态,消除或者降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最主要的途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讨论解决策略。

(一)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水平

一直以来辅导员这一职业常被形象地比喻为“高级保姆”“救火队员”“勤杂工”,由于职责不明,使得辅导员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导致辅导员对本职业、职责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辅导员不禁疑惑“辅导员”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工作,严格说来,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致力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因此,高校应该根据辅导员岗位的要求,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于辅导员的工作给予明确的考核标准,从而帮助辅导员提高对本职工作的认知,减少不必要的劳动输出,减轻工作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地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将此工作做专做精。

(二)善用激励机制

一定程度的激励机制可以激活个人行为的状态,使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但目前辅导员工作没有一套完整完善的激励机制,大多是和专职教师一起,但是又不完全享受专职教师的奖励待遇。因此,高校在管理中可以专门为辅导员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具体包括:第一,目标激励机制。将辅导员学期工作目标划分为阶段性的、细化的、短期内容易达到的目标,并且将每一项目标具体落实到个人。第二,提供学习激励。在基本的辅导员工作培训之外,为表现优秀、辅导员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提供进修学习、外出交流等机会,为辅导员不断注入新鲜的知识血液,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识。第三,榜样激励。开展优秀辅导员、先进个人、先进辅导员集体评比,重视榜样的力量,以此激发辅导员的个人潜力。

(三)帮助辅导员建立健全心理机制

高校应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创造条件引导辅导员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帮助辅导员建立健全心理机制。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为辅导员提供心理咨询。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帮助辅导员排解心理问题。第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团体素质拓展有利于培养辅导员的团队精神,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获得来自团队的帮助,同时能够在辅导员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加强辅导员之间的联系,促进经验的交流。第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辅导员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既能帮助辅导员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降低辅导员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又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因此,高校应针对辅导员的情况,开展相关的心理培训,为辅导员订购一些心理知识读物,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辅导员的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1] 倪亚静.大学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7):147-149.

[2] 李冰.上海市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张富勇.试析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3):82-84.

[4] 董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0):91-93.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辅导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