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综述

2014-03-20 15:1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主导性政治思想

陈 泓 君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与信息技术等迅速发展与融合的社会,各种外来文化、思想、价值观等也随之相互融合、相互冲突,这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主导作用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往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问题已有较多研究,如张耀灿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郑永廷教授的《试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与前沿性》,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石书臣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概念的界定与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关系的转型与发展》等。他们大都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概念、内涵、本质、功能、价值等角度各有侧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进行了阐释,但对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相关研究还较少,故做此综述,希望能继续深入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相关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概念及内涵研究

张耀灿、郑永廷等合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根本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并分别从社会工作、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等几个层面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200-201石书臣在继承前两者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本质层面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主导目标、主导内容、主导方法等;功能层面指思想政治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导向、目标激励等作用[2]。张冬梅《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一文则对内涵解析最具代表性。宏观角度,指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其他各项社会工作和教育工作而言,它处于主导地位,起支配、引导作用,规定着其他各项工作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而也决定和统领着这个社会系统的性质和方向,是保证整个社会工作系统正常运行的灵魂和统帅;微观角度,即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指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中,意识形态教育处于核心主导地位,起引领、统帅作用。[3]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其他相关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内容、本质、功能、价值等要素对其分析,笔者在此将其概括为理论要素、实践要素与价值要素三个方面。

理论要素主要包括内容与本质。内容上,张耀灿、郑永廷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主要表现为对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主导。石书臣教授概括为目标主导、价值主导与趋势主导。[2]本质上,石书臣认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的特性,表现为目标、内容与方法的主导,包括要坚持一定的意识形态方向和社会主导价值取向。[2]郑永廷从实践与目的两方面说明该本质是通过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相互结合、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并根据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其他方面,主要包括石书臣教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所提到的如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并将这些要素按地位主次划分为本质要素、实施要素与外部要素。[4]228

实践要素主要指功能。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社会功能表述,主要包括规范、评价与控制功能。[1]石书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功能即指思想政治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导向及目标激励等。于个体,主要指对个体政治社会化、智能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于社会,指在经济、政治与文化领域中的主导作用。王忠桥、张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则认为主导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集中显露,主导功能即导向功能,包括对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及行为规范的导向。[5]

价值要素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体现。从本质与功能两个角度分析,付用兰谈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维护,在于维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其功能主导的价值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6]二者相互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价值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

学者们几乎对其确立条件达成了共识,理论上,都从古今中外四方面加以归纳总结。现实方面,都从经济、文化、现代传媒等角度综合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理论基础,马雯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阶级观、发展观、实践观、灌输理论及人的全面发展等观点,毛泽东关于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核心内容、根本目标等,以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石书臣《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优良传统及其特点》从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概括地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中心环节”及“灵魂”等主导作用。[8]张冬梅从古今中外四个维度清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现实性要求,张耀灿、郑永廷谈到的以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客观基础;[1]石书臣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状两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时代际遇;现实社会中文化传播的快捷、弥散与“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要求间的冲突进一步突出了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综合上述,学者们已从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进行了相对全面的阐述,尽管仍存在整体理论体系不够清晰,某些时期理论断层等问题,但主要还是实证研究相对薄弱,缺少能够详细、深入、客观反应问题的数据资料。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相关研究

(一)多元文化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

多元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多个民族通过长期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而实现的思想意识、价值标准、文化生活以及传统习俗等各方面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双刃剑”的复杂影响。

整体多元文化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张冬梅从三方面阐述了多元文化融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包括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教育系统自身的改进,对创新、竞争、效率与民主法治等社会意识的进一步明确与强化,对学习借鉴国外坚持公民教育、道德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重视。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价值取向、道德评价标准及民族认同感等都不同程度出现偏差。[3]陈军强从全球化浪潮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的冲击,社会多样化对主导性的影响,开放环境对主导性的阻滞,现代传媒对主导性的隐性消解四个角度阐释了多元文化背景给主导性带来的挑战。[9]罗吉平所谈的多元文化冲突带来的挑战,包括由于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而造成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商业文化滋生的拜金主义,以及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等。[10]冯书生则主要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法及教育工作者等教育要素受到多元文化的挑战。当然,还有很多学者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主导性与多样性脱节的现实性挑战,这也很值得我们关注。

具体文化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石书臣与唐海玲的《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既从总体角度谈到网络环境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领域,提供了新颖快捷的教育手段,增强了时效性;也以教育者为代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呈现出新特点。当然,文章也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角度与教育者、教育对象等教育要素方面总结了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11]付用兰除了谈及在现代传媒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发挥渠道得以拓展、作用范围得以扩大、时效性提升外,还肯定了此环境对主导性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就挑战而言,除主导地位受冲击外,他还分析了该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能力与效果的冲击。[6]李维昌、盛美真《论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透过利益多元化视角,分析了从潜隐性到显在性变化的利益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观念的冲击;从一体化到多元化变化的利益观对思想观念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从单一化到多样化的利益观评价标准给思想观念主导性建设提出的挑战。[12]

多元文化背景给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各有评说,而上述可能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如多元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方法主导的影响,新的微博文化对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影响等都较少涉及,值得大家研究。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坚持的原则与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张冬梅从主导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理论灌输与渗透的关系出发,论证了这三种关系相结合原则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合理性与必要性。[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石书臣教授曾提出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客观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要求。[13]黄海安的硕士论文从方法上谈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现实教育与虚拟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弘扬主旋律与倡导多样性相结合。[14]而王忠桥、张宏则认为发挥主导作用离不开意识形态、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现代网络环境信息、对其他群体进行不同层次教育等“四个统一”。[5]还有一些学者谈到新时期高校德育主导性应坚持与时俱进、主体性与系统性原则等,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作用,是该研究的一个极关键的问题,也是从理论转入实践的关键环节。

从党与国家意志看,石书臣从发展社会性到阶级性功能,重视个性化到社会化目标,吸纳非意识形态到意识形态性内容,包容多样性到一元价值取向四个角度进行阐述。[4]张冬梅从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并强化全体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等角度加以论述。[3]马雯等学者还从加强党的领导,增进社会主义文化的亲和力等方面说明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巩固并优化其主导性。[7]

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看,罗吉平认为,理论上,我们必须通过科学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经典理论,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以及充分借鉴外国优秀成果等途径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加以深化、创新;方法上,要改变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动员作为主要途径的传统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10]张冬梅与陈殿林谈到教育者要准确进行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加强队伍整体建设,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还有学者从现代传媒环境角度认为应提高教育者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与媒介素养,以及在现代传媒环境中的组织、教育与调控能力。除此之外,还应提升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的主导性。

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看,石书臣以我国高校为例,从建设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提高教育者的信息网络技能,自我教育与网络管理双管齐下三方面总结出应对网络环境的经验。[11]也有学者提出要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吸引力与引导力,以及增强现代传媒的有效性等。

据以上分析,策略方面的理论性研究相对较多,特别是意识形态上的灌输教育,但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确实较少,特别是面对现代高速畅通的信息社会,如何通过个体、家庭、学校及其社会的有效协作来管理、教育一部分网民,特别是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以发挥网络的正能量,实则是一大棘手的问题。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或与之紧密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该课题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值得大家深入探讨。一是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主要以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共产党成立之后形成的一系列政治理论为依据,而未在扬弃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博采墨、道、法家之众长,更少主动地深入研究并借鉴国外有益思想。二是实证研究极其缺乏,与实际生活脱节。学术界大都侧重从理论上对主导性的概念、内容、价值、所面临的环境以及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等进行探讨,缺少以案例调查及数据分析而得出有用性结论,并且也忽视了主导性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况且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多元文化环境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而未思考西方发达国家如何通过相对隐性的教育手段进行公民教育,尤其缺少将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方式与国外公民教育、国民教育方式进行深入比较性研究,以相互取长补短。

[1]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概念的界定与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14-17.

[3] 张冬梅.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5] 王忠桥,张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6,(11):16-18.

[6] 付用兰,曾永超.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价值[J].学理论,2009,(30):272-273.

[7]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 石书臣.中国共产党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优良传统及其特点[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4):10-14.

[9] 陈军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弱化的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3):89-94.

[10] 罗吉平.论多元文化冲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挑战和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6-27.

[11] 石书臣,唐海玲.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3):76-79.

[12] 李维昌,盛美真.论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J].求实,2011,(8):81-86.

[13] 石书臣.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8,(3):176-180.

[14] 黄海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主导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