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璐
(广西科技大学 汽车与交通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曾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活动中提出:大力提高高等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增强高校教学协同创新,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在此特别强调了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以综合国力竞争为主的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也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了在世界格局中站稳脚跟,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大国,要想成为人才强国、经济强国,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关键。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存在创新主体分散、没有完整的创新激励机制、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有限等众多困难,这就要求高校统筹各种创新资源、综合各种创新力量,冲破国家创新体制的瓶颈,不断推动国家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集聚了主要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知识资源[1],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并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开展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以科学研究顺利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校必须承担的时代重任。[2]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特别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和日本较为明显,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理念和制度。国家创新能力体现在高等教育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如波士顿128号公路科技园的成功,离不开Harvard University和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这两所大学毕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美国硅谷的神话,也是得益于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和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的人才精英。美国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就是州/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模式,即I/UCRC模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与科学家、企业家、教授多交流合作,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118-120目前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教学手段和方法老套、高校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模式狭窄等。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协同创新,宏观层面的协同创新就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高校必须与科研机构、社会企业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资源共享、共同参与、成果公用的创新模式。目前,三者之间自愿协同创新模式还不成熟,需要高校在整合、提高、共享、完善四大原则的指导下,借鉴国外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发挥自身特色,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这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协同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在创新目标的指引下,统筹各种资源,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来完成的一系列创新活动。[4]高校的协同创新从实践层面来看,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高校内部各学院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手段、专业技能、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共享机制就是高校内部的协同创新;外部的协同创新也是其主要方面,主要是指产学研一体化,高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市场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多部门多方面之间的沟通模式。协同创新的参与方,必须求同存异,把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有效沟通,同时依靠现代科技信息技术搭建共享资源平台,进行创新方面的交流合作。[5]
目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方面还处于探索发展时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制,这也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6]从高校内部来看,各学院之间独立性强、组织机构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专业之间边界清晰、高校内部没有资源共享平台,各专业各学科之间难以做到相互渗透,高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交叉培养,例如高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课程体系单薄、内容陈旧、结构失衡等众多弊端。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一个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现代社会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没有及时搬到课堂中来,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没有足够的敏锐度,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知识结构和体系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终结性,导致大学生理论知识与最新的市场动态脱节。所以,高校协同创新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从高校外部来看,高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很少,培养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大学生需要有参与实践的平台,去参与科学研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总之,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多方面共同努力,打造协同创新的平台,为培养高质量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出贡献。
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这就需要国家教育制度有所创新,为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提供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和国家政策支持。
第一,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有所变化。必须把人才的协同创新能力作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并依据我国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7]
第二,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革。国家政策必须给高校教育活动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在发挥高校教学独立性特点基础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让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进行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把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实际联系起来,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第三,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进行创新改革。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培养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对教师的专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必须将高校教师的专业化作为一个教育发展战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拥有创新科研能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师搭建自由广阔的科研教学创新平台,让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为大学生积极构建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拓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首先,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内部要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建立资源共享的教学平台,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高校要协同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等多方面的资源来构建创新共享平台。教学活动上,高校需要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高校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共同参与创新教学研究,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科研活动上,高校应该打破专业、学科限制,整合各专业的优质资源,为跨专业、跨院系、跨学科协同科研创新提供保障,让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狭窄的专业思维,通过多角度锻炼,提升综合素质;管理上,高校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整合校内管理资源,建立各管理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平台。
其次,协同企业、科研机构等为大学生搭建校外创新平台。[8]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抓住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高校在发挥自身多院系、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的基础上,联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企业,调动他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开展深度合作,整合高校内外部的各种有利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同时,高校也要加快国际化合作的步伐,与国外高校交流教学经验,学生交换培养,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为大学生搭建校外创新平台。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基本包括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高素质的大学生应当积极向上,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不仅只是品学兼优,还必须具备开拓协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大学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团结协作,拥有协同意识及协同沟通能力。因此,要通过优化大学生素质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
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认知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认知能力也就是创新意识,主要包括创新兴趣、创新动机、创新意志等。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就是创新动机,兴趣是大学生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创新意志是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克服困难时所表现的心理现象,是大学生成熟心理的特征。高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认知能力,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另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协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和系统性原则。个性化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因材施教,注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个性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立自主人格,同时让大学生深入到科研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与人协作、参加集体活动来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系统性原则要求高校为大学生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系统中,发挥大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但仅仅依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高校必须联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企业等多方面资源协同创新,共同参与,搭建校内外资源共享平台,努力培养满足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 Geisler E.Industry-University Technology Cooperation:A Theory of Inter 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s[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5,(7):76-88.
[2] 陈昌贵,曾小军.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高教,2013,(1):16-19.
[3] 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 2008[M].New York: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8.
[4] Dubberly H.Toward A Model of Innovation[J].Interactions,2008,(1):71-86.
[5] 王海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105-108.
[6] 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5).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