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生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产业资源开发对拉动经济的发展、提升地区品味、带动一个地区各方面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秦东地区显著的农业水平、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俗资源等,成为秦东地区重要的特色资源。因此,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加以合理开发必然会对秦东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
秦东地区包括渭南市临渭区和韩城、华阴两个县级市,以及蒲城、富平、大荔、潼关、华县、澄城、白水、合阳等8个县。西与省会西安相接,南与商洛交界,北与延安、铜川接壤,东与山西、河南两省为邻,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东大门。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之称的秦东地区拥有大量反映地域特色、乡土文明的文化资源,也有代表地方实力的农业资源,更有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资源,成为区域重要的产业资源。
秦东地区特色的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大荔的黄花菜、蒲城的酥梨、白水的富士果、富平的柿饼、韩城的大红袍花椒等。自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来,围绕水果、蔬菜、园艺、粮油、面粉和调料等农产品资源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建成渭北葡萄产业园、合阳县的洽川度假村等一批全国和省级的知名休闲农业场所。目前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71个,省级一乡一业示范乡镇35个,形成了以白水、澄城、富平为主的苹果产业带,以大荔、蒲城、临渭区、合阳、华县为主的时令水果和瓜菜产业带,以合阳、澄城、富平为主的花椒产业带。秦东地区的粮食、棉花、油料的总产量居陕西省前列,号称“陕西粮仓”。某些市县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已形成具有规模的特色产业链,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支柱[1]。
以渭河为轴线的秦东地区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创造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华阴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韩城集山河川塬自然景观与元明古建人文景观之大成的黄河龙门旅游景区,素有“北国小三峡”之称,合阳的洽川风景名胜区有160多平方公里的河滩湿地和集沐浴、疗养、钓鱼和旅游为一体的处女泉,栖息有少量的丹顶鹤,大鸨,白天鹅等近30种国家的珍稀鸟类,华县的少华山森林景区以及北起大荔、西沿渭河到华县和潼关的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形成了山、水和动植物的绝妙搭配,也体现了“险、秀、奇、雄”等特点,以自然景观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地方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悠久历史形成的特殊积淀使秦东地区保存了较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古镇建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韩城拥有众多琉金映彩的古建筑,如司马迁祠墓、禹王庙和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元、明古建筑群和被誉为“东方民居村寨活化石”的党家村,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包括全国重点文物唐睿宗桥陵、唐玄宗秦陵等。为传承秦东文化做出了贡献。大荔的岱祠楼、甜水沟遗址及丰图义仓遗址也是古色建筑的典型,还有临渭区的鼓楼和西岳庙、澄城的良周宫殿遗址和城隍庙神楼、富平的西魏文帝永陵遗址、华县的元君庙和渭华起义旧址及蕴空禅院、有文化之祖之称的白水仓颉庙、蒲城的泰陵和高力士墓以及桥陵等,这些享誉国内外的古镇建筑是独特历史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不仅全面展现了秦东地区的文化内涵,也为开发秦东地区的人文旅游和对外宣传提供了新视角。
璀璨文化塑造了地域民俗风情,位于蒲城翔村乡南陶池村的黄土高原民俗村,城门楼、城门洞、城门、城墙、古树都非常完整;富平城北的陶艺村是我国首家以陶艺为主题,集生态观光、餐饮住宿、参观购物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陶文化交流中心;澄城保留至今的聚会结社习俗,民间鼓吹乐由民间演唱团体、自乐班和鼓吹乐班子组成,以村为单位遍布城乡;华县的华州国际皮影文化生态园展示了华州黑陶成型、影雕、展览和泥巴制作,中国皮影发展史,陕西古旧皮影精品,国家级皮影雕刻大师作品,传统现代皮影工艺制作及关中民俗、老腔表演等,还包括秦腔、碗碗腔、迷胡、阿宫腔、同州梆子等戏曲剧种,石雕、木雕、面花、天地社火表演等民间艺术,都成为秦东地区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
尽管秦东地区产业资源较多,但其对外宣传的力度小,开发程度低,造成很多产业资源的发展后劲不足、规模有限、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实现特色产业资源的规模效应,秦东地区应采取必要措施整合资源,才能发挥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整体优势,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秦东地区的特色产业资源具有分布范围广泛、经营方式多样、表现地域化、发展潜力大等特点,不仅体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也蕴含了发展的潜力。农业资源成为产业资源开发的支柱,是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经济来源;旅游景区成为产业资源开发的依托,是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标志;古镇建筑成为产业资源开发的方向,是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形象;民俗文化成为产业资源开发的内涵,是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素材。通过对秦东地区特色产业资源分布和开发重点加以分析,能够明确秦东地区特色产业资源具备的典型特点。
秦东地区所具有的特色产业资源从表现形式来看,既有农业优势、又有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这些多样性的产业资源共同构筑了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整体风貌,是秦东各市县优秀产业资源的展示。从产业资源合理开发角度对多样化资源加以层次管理和定位,不仅能够推动秦东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优化秦东地区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从整体上全面开发、共同推进,在短时间内难见成效,必须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由各市县政府牵头采取重点突出、逐步实施的方式潜心挖掘最能体现各地特色的产业资源加以宣传,实现层次化推进。秦东地区目前形成的果蔬带、经济作物带、自然风光带、民俗风情带等,都使这里的特色产业资源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2]。
秦东地区产业资源多依托农村地区加以推广和实施,使之呈现出具有农村气息的乡土特色,不仅表现在利用本地农业优势宣传历史文化,也表现在通过民俗传统展示本地农民个性的乡土文化,具有典型的返璞归真特色。此外,自然景观在政府和管理部门协同开发下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本地农村的知名度;古镇建筑体现出环境静谧、民风质朴、历史悠久等乡土特性,再现了秦东地区农村文化的真实性。这些乡土性特征分属于不同的市县,体现了各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及差异性。发掘本地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并扩大本地产业资源的对外宣传水平,实现本地产业资源的“品牌效应”等,都应纳入各市县产业资源的开发方案,使秦东地区特色产业资源表现出各自的地域差异。
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使人们从科学角度重新审视各领域和行业的生态价值。秦东地区开发的产业资源在展现本地价值中也凸显了生态性特点,体现自然、人文和文化的和谐共存。在产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秦东地区自然景观的开发注重山、水、人造景观与环境的匹配。多地实施的安全卫生特色饮食和定期清扫及绿化给人回归自然的感觉,古镇建筑的维修和保护与当地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特色民俗文化与当地生态的结合,更使民俗文化表现出原生态的特点,也使秦东地区的特色产业资源日益呈现出舒适、放松和休闲的特性,提供了一种慢节奏的、体验式的文化消费情绪。不论是前来景观游玩体验、了解古镇的古典风貌还是感受民俗文化的特色,都给人心情放松的享受,使人的身心获得远离城市喧闹的休息,这些都符合现代人回归自然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从整体上看,秦东地区所具有的特色产业资源都有一条脉络体系,是我国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秦东地区产业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众多的产业资源要实现立足陕西东大门,影响全省,辐射周边省份的发展思路,可以说,秦东地区的产业资源具有无穷的开发潜力,其文化构成也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独树一帜的表现,必将对外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近几年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力度也有所加大,必将成为秦东地区有竞争力的发展产业。在陕西省东大门建设、关天经济区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转移示范区的带动下,秦东地区的产业资源也会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全面打造反映秦东地区整体风貌的秦东产业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受思想观念狭隘、经济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秦东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的创新和宣传力度不够、配套措施不完善、经营方式落后、区域资源整合较弱,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发展传统手工艺生产,特色地域民间文化等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或自发状态,为提升整体实力,就要尽快采取有效对策实现合理开发。
受行政区划分割的影响,秦东地区各地产业资源要改变各自经营、独立开发的策略,发挥资源配置和应用效益的整体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链。各市县应尽快加强产业交流,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以秦东地区农业整体资源的融合为主发挥各市县的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整合各市县民俗文化,实现文化交流,互相促进;以实施整体线路为主,将秦东地区的古镇和自然景观连为一体,实行一条线通票游览,或开通多条主体景点交通专线,形成全面的特色产业链,实现区域资源产业的联动机制。
产业资源作为秦东地区的特色新兴产业,其整合要以维护消费者利益、满足其消费需求为目标,以提高消费档次和形象为手段优化产业消费环境。秦东地区要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确定科学思路、制定有效的规划方案,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绿化和硬化建设、地区风貌整治建设等,并成立行业自治组织,协助处理环境改善和优化统筹规划等工作,体现为消费者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制定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让消费者在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消费环节上放心购物、文明消费、防止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随意、敲诈、伤害和抢劫现象,保证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健康发展[3]。
品牌战略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秦东地区各项特色产业要形成地域品牌,可由渭南市政府统一管理,逐步向各市县扩散,形成特色资源基地。也可以以秦东地区整体为对象确定几条关键线路,再针对各市县的主要产品和优势资源划分不同的文化区域。如果蔬之乡、名人故居、唱腔园地等,重点推进,凸显特色。实施品牌战略要以完备的质量体系为基础,加强商标注册,开展“原产地保护”、“地域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推出具有自主产权的产业品牌,以质量体系为支撑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实物品牌产品,将各市县的品牌产品做实做大,全面展示秦东地区的特色产业资源。
政策对引导地区事务发展、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从政策上统一部署秦东地区特色产业资源开发的规划和思路,由政府指导成立专门机构,共同承担管理特色产业事务和提供必要公共服务的责任,从政策上搭建政府出资、行业协会主办、机构联办的管理模式,稳定资金来源、土地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统一商标、行业标准、宣传营销、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秦东地区各市县的开发策略作出具体安排。对收费标准、管理秩序、规划方向、从业人员行为和实施策略等做出明文规定,推动秦东地区特色产业的长效发展。政策的扶持不仅为秦东地区特色产业开发提供方向,也能通过政策规定为特色产业的开发提供保障。[4]
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靠营销模式的创新而不是产业资源的底蕴或继承来实现。秦东地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农业资源正是构成营销创新的基础。各市县要尽快树立项目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等。以此产生更高的品牌附加值,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还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成立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以产业带农户、以农户带农村、以农村带基地、以农村带营销模式的思路,创造出规模效益,打破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恶性竞争的不良影响,尽快改变多地只从事个体零售工艺品、地方饮食、短途运输和商品销售等简单经营模式,在深挖本地产业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创新营销模式,改善营销策略,提供创新服务。
总之,秦东地区得天独厚的特色产业资源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加大挖掘、整治和开发力度,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才能真正将秦东地区的产业资源转化为经济来源,提升秦东地区产业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秦东地区的整体发展。
[1]陕西省农业厅关于确认第三批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公示[EB/OL].(2011-11-02)[2014-03 -21].陕西农业网,http://www.snav.cn/Html/2011_11_02/2_1863_2011_11_02_438748.html.
[2]王琴茹.中国西部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07,(10):14 -15.
[3]黄兴华.农村自主性培育:构建新型农村文化生活形态的内源性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4):113-115.
[4]李永生.政策工具视阈下秦东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9):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