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雪峰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安710061)
秦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承上启后的重要作用,它开创了板腔体戏曲音乐新体制,对梆子腔、皮黄腔等声腔诸剧种的产生起了重要的催生作用。因此,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戏曲界研究的热点课题,研究专著及论文数量繁多。本文拟对秦腔艺术的相关研究作简要梳理,考察已有成果和不足,以期秦腔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
音乐不仅是戏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孕育戏曲成长的动力,戏曲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相关戏曲音乐体制的发展与完善。秦腔音乐对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具有划时代贡献,因此,秦腔音乐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系统的秦腔音乐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7年安波完成的《秦腔音乐》,可谓是秦腔音乐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该书是近现代第一部深入考察并全面论述秦腔音乐的专著,对1950年代以后的戏曲音乐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出版的研究戏曲剧种音乐概论的书籍,论述范围与基本框架,很多都与《秦腔音乐》类似,因此《秦腔音乐》一书可视为地方戏研究的奠基之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挖掘、整理秦腔剧目的深入,秦腔理论研究、特别是关于源流的探讨和研究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一时期有多部秦腔音乐研究的成果问世。
1950年,海燕书店出版的《秦腔音乐》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概述、铜器、曲牌、慢板、二六、带板、二导板、尖板、滚白、板歌、腔、生旦净丑的比较、总唱例等,该书是秦腔音乐研究较早的资料。同年出版的《秦腔音乐》收集了老一辈秦腔艺术家王依群、梅丝、安波、王绍猷、姚伶等人的文章,内容包括秦腔的板眼、曲调、秦腔音乐的演奏等,是第一次比较全面介绍秦腔音乐的书籍。
梅丝编著的《秦腔曲调的几个问题》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秦腔的音阶、秦腔的调性、秦腔的音域、静止音、音的进行、过门、拍节等。该书采用中西音乐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当时的条件下,凭听觉的审视提出秦腔的Fa、Si两音特殊之处,指出秦腔的音阶是一种中国式的特殊音阶。
《秦腔音乐研究资料》收集了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剧作家王依群、陈幼韩、李正敏、封至模等人的5篇文章,该书也是我们今天研究秦腔音乐的重要资料之一。
1956年出版的《秦腔唱腔选》,内容涉及定调、文武场配备、唱腔简要说明、各种基本唱腔等。1958年王宴卿、韩群保编辑的《秦腔板胡入门》,内容包括秦腔板胡入门、几个常用的曲牌、彩腔。1960年慕家壁、冯凌元记录整理的《秦腔打击乐谱》,内容包括秦腔所用的打击乐器、武场乐队人员的分工、关于记谱方面的说明、打击乐符号说明表、开场类、动作铜器类等,该书是较完整的秦腔打击乐资料。1980年由周坛讲述、李力整理的《秦腔曲牌汇编》,收集了包括弦乐、唢呐、海笛、昆曲、笙管的套曲达300余首。
1980年肖炳所著的《秦腔音乐唱板浅析》,内容包括秦腔唱腔板式概述、秦腔唱腔板式详介、板式的转换、唱段选录及秦腔常用曲牌。该书是一部描述秦腔唱腔板式的重要著作,作者通过大量的谱例对秦腔的慢板、二六板、代板、二导板、垫板、滚板等过门、起板法、结束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1981年杨天基、王兴武编著的《秦腔板胡简明教材》,内容包括秦腔板胡发展简况、秦腔板胡的构造、定弦和定调、秦腔音乐中“Fa”“Si”两音音高的说明等十个问题。该书虽然是一本关于秦腔板胡学习的教材,但由于作者长期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从事秦腔音乐的教学工作,对秦腔艺术有较深的造诣,对秦腔的板式作了科学的归类。依据秦腔音乐的节奏将其归类为六大板式的方法基本符合分类原则,解决了过去分类中板式重叠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要求整理、编辑出版《中国戏曲志》的背景下,秦腔理论研究有了深入的发展,举办了多次秦腔理论学术研讨会,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秦腔理论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是1983年在陕西西安及1985年在山西太原召开的两次全国梆子声腔剧种研讨会上,全国梆子腔和秦腔的研究成果在一起交流和讨论,主要论文分别收在《梆子声腔学术研讨会文集》和《梆子声腔剧种研讨会文集》中。两本文集有不少论文观点新颖、立论确凿、材料丰富,是研究梆子腔包括秦腔声腔、剧目、剧种渊源和形成的重要资料。
此外还有1989年张晋元所著的《秦腔艺术论》,书中收集了作者不同时期所写的38篇论述秦腔艺术的文章,如秦腔唱词与古诗、秦腔与关中语音、秦腔艺术三形态、秦腔调式、秦腔彩腔、秦腔曲牌等。
1993年潘哲所著的《秦腔音乐分析——论秦腔传统曲调及其发展》获陕西省第二届艺术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中国戏曲音乐理论国际研讨会“专著二等奖”。全书共分秦腔曲调和语音的关系、秦腔两种不同色彩旋律的构成及其特点、秦腔各种板式的形成及其基本形式特征、秦腔各种板式基本曲调的变化形式、秦腔曲调的发展手法等10章。该书是一部秦腔旋律学理论方面的专著。作者结合大量的谱例对秦腔旋律与地方语言的关系、“苦”“欢”两种旋律的构成与特点、各种板式的形成及其变化形式、旋法、调式、结构、曲牌、现代戏旋律等,作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是研究秦腔音乐的权威著作。
1994年王依群编著的《秦腔音乐论文选》收集了作者14篇秦腔音乐研究的论文,其中主要是聚焦秦腔板腔体音乐形成、发展及改革问题。作者通过比较研究,提出秦腔基础板式二六板来源于关中民间“劝善调”的观点,并为学术界普遍认可。
1994年王依群编著的《秦腔语音讲座》,以关中语音为基础,从关中方言的四声、变调、轻声、儿话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秦腔语音的规律,以大量的实例,从道白、唱腔等方面,论述了舞台语音的艺术处理、秦腔的标准语音及舞台语音的改革问题。
1994年张伦所著的《秦腔唱法研究》,以秦腔唱法的实际为基点,对由发声共鸣至呼吸的控制、由咬字吐音至收声归韵的融合过渡、由“变嗓”至嗓音的保护训练、由感情至技巧的处理都作了具体而深入的剖析,比较全面地对秦腔的唱法进行了探索和论述,是一部秦腔声乐理论专著。
1990年王正强编著的《甘肃秦腔唱论》,通过对不同行当的学艺在陕、从艺在甘的陕西籍演员所唱的大量谱例,与甘肃演员的唱腔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阐释了甘肃秦腔音乐的地域性特征,以及甘肃秦腔演员在声腔艺术创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1995年王正强所著的《秦腔音乐概述》,将词格、腔格置于统一构成的具体唱腔中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许多可贵意见。该书将“念白”作为秦腔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以剧目为例,分形式、分用场、分行当详加论述。此外,还对秦腔流派作了详细论述。
1997年吕自强所著的《秦腔音乐概论》,概述了秦腔剧种、声腔渊源的历史、打击乐流汇和它的戏剧功能,曲牌等场景音乐的来源与应用,唱腔板式的形成及其艺术规律。对建国以来秦腔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不同乐队体制和伴奏形式的运用、用曲问题和演唱形式的多样化、秦腔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等问题均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戏曲艺术的低迷,秦腔音乐研究也跌入低谷,这一期间出版的秦腔音乐研究的专著大多是前期整理研究的成果,如始于1984年的《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经多次修改、审稿,于1995年出版,同时出版的《中国戏曲志·甘肃卷》,1998年杨兴主编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志》,2000年鱼讯主编的《陕西省戏曲志省直卷》,2005年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等都是秦腔音乐研究的重要资料。
2004年吕自强编著的《秦腔传统曲牌类纂》,内容包括秦腔曲牌概述、弦乐曲牌、唢呐曲牌、海笛曲牌、笛子曲牌、笙管曲牌6部分。
2010年许德宝编著的《秦腔音乐》共分五章。分别是:(1)秦腔音乐概述;(2)唱腔音乐;(3)彩腔;(4)曲牌音乐;(5)打击音乐。书中引用了大量谱例对秦腔音乐作了详细介绍。
其他秦腔音乐研究的论著还有阎可行所著《秦腔音乐创作探微》、王正强所著的《秦腔音乐欣赏漫谈》、张旭刚所著的《秦腔板胡演奏笔记》等。
苦音是秦腔音乐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就其来源、律学、特性音的标示法、音阶的属性及调式判别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
关于苦音的来源,主要存在“外来说”与“本土说”两种观点。“外来说”认为苦音的形成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龟兹乐有关;“本土说”则认为苦音音阶是我国古代清商音阶传存的“后裔”。“外来说”的代表人物是吕冰,他在《关于苦音形成的历史探索》一文中指出,隋唐时期胡乐的盛行,造成西域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相互融合,苦音当是在这种潮流中产生的。冯文慈先生也曾在《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中提到隋唐时期出现的燕乐音阶,是当时流行的掺杂有许多胡乐成分的燕乐所使用的一种音阶,持这种观点的还有贺绿汀、夏野、杜亚雄、罗艺峰等人。
“本土说”的代表人物是徐荣坤,他在《苦音音阶的由来及其特征》一文中指出:苦音音阶是古代的清商音阶,它来自古代西域龟兹音阶的说法是错误的。黄翔鹏先生在其《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关系问题》中指出苦音即清商音阶,认为苦音是由古琴调弦法——清商调而来,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产物。杨善武在《西北苦音与音乐文化交流》中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得出隋唐燕乐和作为其中重要乐部的西凉乐、龟兹乐同样是秦汉之声。
关于苦音的律学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特性音是否为“中立音”或“四分之三音”展开争论。缪天瑞先生在其《律学》一书中将苦音所用调式命名为“中立音徵调式”。杨荫浏先生在《三律考》中也提出苦音的两个特性音为“四分之三音”。李世斌在《苦音SI探微》中通过测音报告得出苦音音阶中的“fa”不足以确认为中立音。针对李世斌的观点,徐荣坤在《再谈苦音音阶和它的两个特性音FA与降SI》中提出苦音音阶中的两个特性音从理论、听觉及测音结果几个方面来看,都不是阿拉伯音乐中那种大量而系统运用的四分之三中立音,说它是中立音调式难以成立。李武华在《关于陕西民间燕乐音阶的音高测定及其它》一文中通过对秦腔苦音的测音经过和测音研究所得数据,提出苦音音阶与中立音差距较大,可以看出这种燕乐音阶接近纯律音阶的观点。董维松在《从律学角度再谈“苦音”的音阶及其调式》一文中也提出类似的看法,认为苦音中的降“si”与“fa”之间的距离不是中立音。韩宝强在《论陕西民间音乐的律制》中指出陕西民间音乐使用的是一种以三分损益律为主、兼用纯律的复合律制,并非阿拉伯音乐体系的产物。
苦音音阶属性也存在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苦音音阶属于传统的燕乐音阶。李武华在《关于陕西民间燕乐音阶的音高测定及其它》中提出苦音音阶系纯律音阶的类属,其调式暂名燕乐徵调式。董维松在《从律学角度再谈“苦音”的音阶及其调式》中也认为苦音属燕乐音阶,并进一步提出苦音既不属于纯律大音阶,也不属于纯律小音阶,只是近似纯律。第二种观点称“苦音”为“变体燕乐音阶”。冯文慈在《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中提出↓si和↑fa应该在音阶调式中占有正式的合法的席位,苦音即属于变体燕乐音阶。贺绿汀、李凌亦有同论。第三种观点将苦音称为“陕西变体徵调式”。刘均平在《陕西变体调式体系研究》中指出苦音在陕西地区应用最为广泛,而且徵调式最普遍,故暂名陕西变体徵调式。宋建栋在《论苦音音阶》中提出第四种观点,即苦音音阶是同均三宫综合音阶。
秦腔苦音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其存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不少学者都注意到这一点,并在研究中将西北苦音与其他地区的一些乐调现象联系起来加以认识。陈应时在《也谈汉族调式问题》一文中就潮州音乐的乐调来说明苦音的构成,指出花音、苦音之间与轻三六、重三六之间的转换关系是类同的。徐荣坤在《再谈苦音音阶和它的两个特性音fa和bsi》一文中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苦音音阶构成和潮州音乐中重三、重六调构成基本一致的结论。何昌林在《秦乐与潮乐》中认为秦乐与潮乐在律制上的共性,在记谱法上的共性,说明它们是有着历史渊源关系的。杨予野在《梆子腔唱腔旋律的基本特征》一文中从梆子声腔的流布切入,认为陕西、山西的梆子腔由汉中流入川、鄂以及西南的云、贵,东至粤、闽等沿海一带。在这一半圆形的广大省区内流布的梆子腔几乎每一种板式都划分成花音与苦音两套旋律体系。而陕西、山西梆子腔,由西向东北方向发展进入晋中、晋北、冀中,或是由西向东,进入豫、皖、鲁西南,流布在这一广大省区的梆子腔就只有花音的旋律,而没有苦音的旋法了。焦金海在《筝乐苦音研究》中指出苦音是汉族音乐中一种独特的音调,存在于全国多种地方戏曲、曲艺、民间器乐中。
苦音问题是秦腔音乐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杨善武在《苦音研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课题》一文中说,由苦音所反映出的一系列敏感而重大的理论问题,无不触及到中国音乐中最本质的方面。
总之,20世纪以来秦腔音乐研究,从最初的乐谱采集、记谱到调式、板路、声乐与器乐、唱腔与过门的变化与发展等规律的总结与研究,延伸到语言、唱法、作曲法、配器法等领域的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研究向综合研究拓展的过程,但这些成果大多以唱腔、板式、曲牌等为着眼点,以秦腔音乐的形态研究为目的。秦腔作为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其研究路径应该由单一研究向综合研究拓展,由静态的形态研究向动态的过程研究迈进,只有将微观的形态描述与宏观的哲学思考结合才能揭示秦腔音乐规律所在,推动秦腔研究的不断深入。
秦腔发展历史一直是戏曲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戏剧理论家、秦腔从业者或理论工作者纷纷著文,对秦腔的渊源、形成时间等提出了许多有益见解。
关于秦腔形成的年代,目前尚有不同说法。(1)秦汉说。据清代嘉庆时期杨静亭的《都门纪略》“词场门序”载:“及秦二世胡亥,演为词场,谱以管弦,歌舞之风,由兹益盛,后世遂号为秦腔(俗名梆子腔)。”[1]66(2)唐代说。据清代严长明的《秦云撷英小谱》“小惠”条云:“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2]172(3)金元说。郑觐文在其《中国音乐史》一书提出“元北戏有乱弹、西腔、梆子、高腔等,皆以性质立名。”[3]50(4)明代说。周贻白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写到:“清代初年从陕西来到北京的‘秦优新声’——乱弹,当系由明代弋阳腔流到西北,与当地语音或其他长调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声腔。”[4]377马少波在其《三大秦班进北京》一文中写到:“远在周代,就有了‘慷慨激扬’的‘秦声’,这时是民歌性质,还没形成戏剧。及至唐朝天宝年间,陕西关中地区的民间艺人,被吸收入宫,为后来‘秦腔’戏的形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秦腔在明朝中叶就已形成,而且已经流行到湖北、四川等地。”[5]148《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写到:“至迟在明末清初之际,秦腔确在秦中、晋南等地出现。”[6]83杨志烈、杨忠在《关于秦腔的明代形成说——兼论剧种形成的立论原则》一文中指出:“总括说,从唐到宋金时期的民间音乐、俗乐以及经调中,普遍存在着秦腔音乐的迹象,但还看不出秦腔戏曲声腔的形成(指六大板式形成后的秦腔)……秦腔形成于明中叶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是比较客观的。”[7]41
秦腔形成的具体时间及其最初的形态特征,于史无文。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抄本《钵中莲》传奇中所用的地方戏曲声腔曲牌“西秦腔二犯”是我们确定秦腔形成时期的主要依据,据此,戏曲界通常把秦腔形成的时间推断到明代中叶,这也是目前多数专家和学者认可的观点。
探讨秦腔历史的专著有1931年王绍猷撰写的《秦腔记闻》、范紫东撰写的《乐学通论》、罗明撰写的《老树红花——同州梆子的历史》、陕西戏剧家协会编印的《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以及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撰的《秦腔研究论著选》等,都是研究秦腔历史的重要资料。
焦文彬主编的《秦腔史稿》是一部研究秦腔源流的重要著作。该书时间跨度从远古到中华民国,对秦腔的起源与形成到声腔、剧目、剧作家、班社、艺人和舞台艺术表演的发展情况,作了全面客观的记述。书中引用文献记载(包括正史、野史、笔记、文集、方志)、地下发掘与地表遗存、调查材料、历代关于秦腔研究的著述作为佐证材料,是一部秦腔源流研究的重要专著。
2003年杨志烈、何桑编著的《中国秦腔史》是在编纂戏曲集成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八次易稿而成的一部秦腔史学研究专著,该书分明清时期的传统秦腔与民国时期的改良秦腔两编十三个章节内容,从秦腔的孕育与形成、递变与发展、传播与影响等方面对秦腔的历史作了科学严谨的分析研究。
2005年焦文彬、阎敏学合著的《中国秦腔》是近年来全面研究秦腔艺术的一本专著。该书秦腔历史一章中把秦腔的历史分为秦风时期、秦声时期、秦腔时期三个阶段,系统地论述了秦地音乐在历史上的传承和发展脉络。
2009年苏育生所著的《中国秦腔》是一部系统研究秦腔艺术的专著,内容包括秦腔概论、秦腔的孕育和形成、秦腔的发展、秦腔的成熟、秦腔的改良、秦腔的繁荣与振兴六部分,书中插入的近300幅珍贵图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关于秦腔历史的研究,还有两部重要的专著,即孟繁树的《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源流研究》和刘文峰的《山陕商人与梆子戏》。《中国板式变化体戏曲源流研究》是秦腔、也是板腔体戏曲源流研究的力作,从音乐体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秦腔产生的条件和形成过程,揭示了板式变化体戏曲体制的形成历程,梳理了以梆子腔为主要标志的板式变化体戏曲从形成到鼎盛时期的发展面貌,评述了板式变化体戏曲在乾嘉以前取得的辉煌艺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勾勒了梆子腔家族各个分支流变的历史概况。《山陕商人与梆子戏》一书通过大量史料,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阐释了山陕商人的形成及其历史概貌、梆子戏的源流及其概貌,从而分析和探讨了山陕商人与梆子戏在地域、历史、经济、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关系。
此外,常静之在《论梆子腔》一书中对秦腔的渊源、流变从比较研究的角度作了考查、论述。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陕西出版的几本秦腔史学著作,没有将秦腔置于中国戏曲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研究,而是将秦腔置于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去探讨,同时缺乏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作指导,以致将秦代的民歌秦风及唐代梨园歌舞视为秦腔声腔之源,出现了秦代和唐代形成说,而这种观点又得到陕西戏曲界的附会,影响长达30年之久。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国戏曲史研究热的兴起,围绕秦腔的历史渊源召开了几次重大的学术研讨会议。1982年,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在西安召开了“陕西省地方剧种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市以及各地区共20多个单位40多名专家、学者和戏剧研究工作者,会议提交的秦腔史学论文共7篇,其中3篇论述秦腔形成于明代,特别是王依群提交的《秦腔声腔渊源及板腔体音乐的形成》一文,不仅认为秦腔形成于明代,还通过关中流行的“劝善调”与秦腔基本板式“二六板”曲谱对照,提出秦腔板腔体音乐唱腔是在关中说唱“劝善调”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观点。1982年在太原召开的中国第一次梆子声腔剧种学术大会,既是中国梆子剧种史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秦腔史学研究中各种形成说在全国戏曲史学界展开的一次学术争鸣。这次会议形成了三个基本立论:秦腔声腔渊源于秦地民歌与说唱音乐、秦腔的形成地域为陕甘两省所属地区,秦腔形成于明代中叶。1983年,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组织召开了省市戏曲学术界秦腔史学研究专题规划会,30余人参加了大会。1984年,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在西安组织了陕西省秦腔学术讨论会,与会者40余人,会议第二阶段专题讨论了秦腔历史问题。1985年在西安召开了第二次梆子声腔剧种学术研讨会,围绕着秦腔的声腔渊源于秦地民歌与说唱还是吹腔展开了争鸣。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编撰《中国戏曲志》工作的开展,志书总编辑部及全国各省(区)的戏曲专家对秦腔形成于明代说的部分立论再次进行考察、研究和修订,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立论。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秦腔历史的研究没有之前那样大规模地讨论和研究,但仍有零星论文发表,如《试谈秦腔的源流及其发展》《秦腔剧目源流初探》等。此外,还有专著中论及秦腔历史,这些观点和此前的看法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突破。
剧目是秦腔艺术的根本,它不仅是舞台表演的基础,而且是演员二度创作的脚本,通过剧目还可以观察秦腔不同于其他剧种的个性特征。
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在1913年撰写了《甄别旧戏草》,是秦腔剧目研究的早期之作,文章列举了316个传统剧目,以是否具有教化作用为准绳,对这些旧戏进行了甄别,将它们分为可去者、可改者、可取者三类。王韶猷1931年撰写的《秦腔记闻》,列举了传统秦腔剧目300个,并从编剧的角度,通过戏旨、戏史、戏情、戏词四个方面对当时上演的秦腔剧目作了简要述评。[8]2-72
新中国建立初期,秦腔剧目研究主要表现为剧本的搜集与整理,代表性著作为《秦腔汇编》,全编共四集,收录了秦腔流行的传统剧目14个;《陕西传统剧目汇编》,共出81集,计730个剧目,其中秦腔34集,选录306个剧目;同州梆子2集,选录81个剧目。
1959年出版的《陕西戏曲在北京演出评论集》是一本涉及秦腔剧目的评论文集。主要收录了曹禺、梅兰芳、马少波、欧阳予倩、田汉等著名戏剧专家的8篇文章。
改革开放之前,秦腔传统剧研究比较薄弱,呈现出零散的特点。研究内容主要是对秦腔传统剧的渊源、声腔、曲词、演员、流派、传播等方面进行述评。改革开放之后,秦腔传统剧的研究主要是资料汇编,主要成果有《易俗社秦腔剧本选》《秦腔传统折子戏选》《秦腔戏散论》《易俗社秦腔剧本选·续编》《秦腔名家折子戏精选》《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秦腔荟萃:剧本、板壳子、唱腔选段》《秦腔优秀传统剧选一》《秦腔优秀传统剧选二》《秦腔剧作选》《秦腔传统折子戏》《秦腔传统经典剧目选》(上、下)等。
秦腔剧目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是杨志烈、杨忠等编撰的《秦腔剧目初考》。该书收录了包括明清、民国、陕甘宁边区和建国(迄至1980年元月)各个历史时期,秦腔流行区域所产生的剧目共1680余个,约60万字。分四编,以剧目开条,对每个剧目的作者、剧名、别名、剧情、特色、流行、本事、存轶等加以记录,是秦腔传统剧研究当中不可或缺的资料,也是研究和考订秦腔剧目的第一部专著。
研究秦腔剧目的硕士论文有西北大学刘苑《审美文化视域下的秦腔传统剧研究》,文章对秦腔传统剧进行界定和分类,从审美文本、审美创作、审美接受三个角度来分析秦腔传统剧壮美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反思了秦腔传统剧的生存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寻找多元文化背景下,秦腔传统剧的生存发展之路。上海戏剧学院张泓《试论西安易俗社的剧目改良》,论述了易俗社剧目改良的成功经验,阐述了易俗社对于今天戏曲创作的影响。
研究秦腔剧目的代表性文章有周家传的《梆子剧目探源》,该文从对北曲杂剧的继承和吸收、对昆曲剧目的继承和吸收、对弋阳腔剧目的继承和吸收、对皮黄腔及其他地方戏的移植吸收等方面对梆子腔剧目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王志直的《秦腔剧目源流谭》对不同时期的秦腔剧目作了简单的回顾;一鸣《剧本:秦腔发展的根本》提出秦腔剧本创作要围绕以通俗求发展、强化剧本的文学性、走戏曲化道路,处理好写意与写实的关系、推陈出新,灵活运用戏曲程式才能使秦腔焕发出时代光采;冀福记《秦腔获奖剧目的辉煌与困惑》从改革中的辉煌、辉煌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感悟、再创辉煌的举措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秦腔剧目的创作。
总之,秦腔剧目研究的专著和文章,主要集中于剧目的搜集、整理和改编,大多以文本为着眼点,从文学、历史学的视角来关照秦腔。戏曲是“戏”与“曲”结合。秦腔剧目研究应该把剧本反映的文化内涵与音乐结合起来,从音乐文学的角度阐释秦腔音乐与秦腔剧本之间的关系,全面探析秦腔艺术的悲剧因素与秦地文化个性之间的关系。
班社是戏曲研究的载体,通过研究戏曲班社的结构组成、发展演变、演出活动和管理体制等,可以管窥戏曲发展历史、戏曲艺术规律、戏曲音乐演变过程,了解戏曲发展的内在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戏曲集成《中国戏曲志·陕西卷》的编纂,涌现出许多研究秦腔班社的专著。陕西有《易俗社七十周年史料汇编》(内部发行)《三意社演艺活动百年资料集》《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艺术纪实》《艺术青松——西安市秦腔一团(原集义社、尚友社)建国五十五周年资料汇编》《易俗社八十年》《八一剧团史》《陕西戏曲研究院院史》《烽火文艺劲旅——陕甘宁边区关中八一剧团回忆纪实》等;宁夏有《党民学社五十年史料》《宁夏戏曲史料汇编》;青海有《西宁剧稿》《西宁秦腔剧团史料辑录》等。
秦腔班社研究还作为章节分散在研究秦腔的专著之中,如焦文彬、阎敏学在《中国秦腔》一书中对秦腔班社的历史沿革、重要班社、秦腔班社的管理体制作了论述。苏育生的《中国秦腔》,对西安易俗社、西安榛苓社、西安三意社、兰州化俗社、兰州新兴社、陇东平乐社、宁夏觉民社、青海云雨社等班社作了介绍。还对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及边区其他剧团作了介绍。
2010年以来又有研究秦腔班社的专著问世。陈彦编著的《秦腔学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志》及任保国的《五十年足迹》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资料整理,以烽火年月、移师西安、文革十年、拨乱反正、振兴剧院、跨入新世纪等六个章节的内容尽量真实地记录、还原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72年的历史进程。何桑编著的《百年易俗社》用新型的秦腔学社——陕西易俗社(1912—1949)、新中国成立后的易俗社(1949—2005)及文化体制改革:易俗社并入西安秦腔剧院(2005—)三篇对易俗社的百年历史作了勾勒。罗顺天、南璐、刘纯、刘哲编著的《秦腔戏班》除对秦腔戏班的发展历程及管理演出体制作描述外,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主要班社作了介绍。
班社研究的博士论文有辛雪峰的《易俗社与秦腔音乐的百年变迁》,文章以易俗社作为个案,把秦腔音乐置于班社这一载体中,从班社管理制度、编创剧目、演出活动及秦腔音乐创新等角度入手,揭示了班社对剧种发展变迁所起的推动作用。
班社研究是秦腔研究的薄弱之处,已有成果多是介绍性或记事式描述。近年来戏曲研究的趋向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研究的重心由文本向班社与传播等拓展。通过研究戏曲班社的结构组成、发展演变、演出活动和管理体制等,窥视戏曲音乐演变过程,了解戏曲音乐发展的内在动力。
易俗社封至模的《秦腔艺人考略》为发轫之作。该书共分10篇,分别对20世纪初叶著名艺人如润润子、陈雨农、党甘亭、刘立杰、刘箴俗、呼延鑫、李云亭、马平民等的生平事迹与艺术造诣,进行了翔实的考察和评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终南樵的《魏长生评传》和《魏长生研究资料汇编》,对18世纪魏长生在秦腔发展史上的贡献作了简要评述。20世纪80年代终南樵的《陈雨农研究资料汇编》,对著名艺人陈雨农作了资料汇编性研究。1982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中国唱片社出版的《百名秦腔演员唱腔集锦》编录了自1934年到1982年近50年的音像资料,并对100位秦腔演员的唱腔艺术与风格、特色作了简要的评述。这套音响全长821分钟,含生、旦、净、丑的唱段108段708分钟,演员简介113分钟,不仅使听众对秦腔艺术的全貌及其流变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也为秦腔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音像资料,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1984年,《西安戏剧》编剧部出版的《秦中群芳录》第一辑,收录了马兰鱼、马友仙、杨金凤、阎振俗、郭明霞、崔慧芳等67位秦腔演员的评论文章。
1987年,孟昭勋、武原、王治国、范德元合著的《艺苑英华——陕西著名戏曲演员集锦》,简要介绍了33位秦腔演员的生平,评述了他们的主要代表剧目表演特点及艺术经历与艺术创造,并刊选了他们的剧照及便装近影。
杨文颖编著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是本世纪秦腔艺术家研究的一部重要专著。该书分别以生行、丑行、净行、旦行行当归属,时间以20世纪为主,资料较为翔实,记述了西北五省(区)80位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经历。
剧作家是秦腔人物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众多秦腔剧作家中李芳桂、范紫东、孙仁玉、马健翎可谓代表。清代陕西渭南剧作家李芳桂,后世尊称其为“李十三”,创作了八部本戏和两部折戏,民间惯称为“十大本”;易俗社双璧范紫东和孙仁玉,前者以大型剧本著称,作剧74本,后者以短剧见长,作剧170多本;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马健翎创作现代戏30多本。他们的成果不仅引起秦腔研究者的重视,也受到文学界的关注。研究专著由高泽、王禾、辛景生执笔,李十三史料研究组的《李十三评传》。胡孔哲编著的《范紫东年谱》是研究范紫东的一部重要专著。该书从光绪四年(1878)记述到1954年,描写了范紫东的生平事迹,编写剧本,著书立说,严谨真切。特别是范紫东的剧本,从中华民国四年(1915)的《春闺考试》《玉台镜》到1952年的《勤俭可风》《木匠大王》辍笔,是一部范紫东剧作编年史。
张玉振的《孙仁玉传》是一部由传记、年谱和创作剧目简介三部分组成的专著,以真实的事件和生动的细节描述了易俗社创始人、著名秦腔剧作家孙仁玉坎坷而光辉的一生。
黄俊耀的《马健翎艺术生涯》分杰出的戏曲多产作家、戏曲改编的能手、深入生活是关键、戏曲艺术的多面手、关心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最后一次谈话等6个部分对马健翎的艺术生涯作了富有情感的描述。
谢艳春编著的《秦腔剧作家》是21世纪研究秦腔剧作家的一部专著。书中介绍了从明代至今著名的秦腔剧作家43位及其代表作品。该书的缺憾正如后记所写:“本书的内容按原本的计划是要收录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优秀秦腔剧作家。但因工作任务繁重,加之有些资料散佚,实难抽出时间去甘、宁、青、新实地搜集资料,故本书只收集了陕西的秦腔剧作家,使一批较有成就的剧作家未能收录。”[9]193
研究秦腔剧作家的硕士论文有陕西师范大学王玲玲的《“可与莎翁媲美”的秦腔剧作家范紫东》,文章对秦腔剧作家范紫东的生平情况及人生经历及其秦腔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秦腔创作情况作了梳理,通过对全部69部剧作进行系统的研究,论述了范紫东先生剧作的艺术特色。中国艺术研究院王雪《范紫东及其剧作研究》,文章对著名剧作家范紫东的人生及其剧作的艺术特色等做了研究与梳理。
秦腔人物研究多为评介、简介或资料汇编,缺乏深入研究的专著或理论文章。
表演艺术是戏曲作为造型艺术的集中体现,秦腔表演艺术的研究正在从对艺人的表演艺术研究到对整个系统的深入研究。
何振中的《戏曲表演艺术探索》是一部表演艺术家谈论秦腔表演艺术的论著。该书提出不少发人深思的秦腔美学问题。王小民、王炎著《秦腔表导演艺术》,该书从秦腔表演艺术手段、传统表演创作方法及其艺术特点,到表演程式、表演技巧,上下场势、特技、基本功的训练,舞台形象塑造诸多方面,分层次、全方位地作了系统论述。
杨文颖的《秦腔清谈》是以秦腔表演艺术为主的资料性和学术性较强的评论集,以秦腔代表人物刘毓中、苏育民、孟遏云、肖若兰等为例,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活跃在舞台上的重要演员的表演艺术,并从论述对象的实际出发,经过精辟的分析来展示秦腔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秦腔舞台美术是从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通过对绘画、工艺、图案等造型艺术借鉴、吸收,来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结果。秦腔舞美的研究,一方面体现在一些秦腔的论著中,另一方面也不断有针对性的专著出现。焦文彬、阎敏学的《中国秦腔》一书,用一章的篇幅介绍秦腔舞美,内容包括化妆、脸谱、服饰穿戴、砌末道具、舞台装置和灯光效果、剧装作坊和舞台美术家等。
《易俗社秦腔脸谱(上、下)》收录了易俗社的老艺人王保易、张宁中所绘秦腔脸谱200余幅,这些脸谱基本展现了秦腔脸谱艺术的发展流传和艺术特征,这是秦腔脸谱的首次系统出版;《三意社秦腔脸谱(上下)》收录了三意社老艺人韩印锁所绘和所收藏的秦腔脸谱;张江中编著的《中国秦腔脸谱》汇集陕西、甘肃两地580张秦腔脸谱,该书收集了陕、甘两地10路不同风格的稀有秦腔脸谱,不仅有清末至民国年间原汁原味的老脸谱,还有演变而来的大众化脸谱及多位秦腔老艺人的彩妆剧照和有关秦腔脸谱的详细文字记述。
王治国、李明瑛编著的《秦腔舞台美术》是一部系统论述秦腔舞台美术的专著。该书以秦腔艺术的发展沿革为脉络,以翔实的资料为依据,以近代秦腔发展状况为重点,对秦腔舞台美术作了系统的研究探索。
20世纪90年代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代表性著作有苏育生的《秦腔艺术谈》,该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秦腔艺术研究的成果,以秦腔表演艺术研究评析为焦点,辐射了秦腔源流、沿革、流派等。还有田滨的《老树红花》及《戏海骊珠》,杨文颖的《秦腔清谈》也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
振兴与改革是秦腔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于秦腔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尚无专著,心系秦腔发展的学者与理论工作者著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方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屈长寿的《对秦腔改革的几点建议》,文章从剧目的题材内容、语言、唱腔、乐队等四个方面对秦腔改革提出个人意见;杨公愚的《关于改革秦腔》,提出改革秦腔的关键是出戏、出人才,其次不能脱离秦腔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张保玮的《改革赢得新观众》,认为秦腔改革的关键是要赢得年轻的观众;杨文颖的《秦腔改革杂感》,对秦腔改革的迫切性提出了个人的观点;郭金芳的《秦腔改革回眸》,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世纪秦腔音乐改革作了简单的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秦腔音乐改革的四点经验,即主题音乐的贯穿、伴唱的烘托作用、借鉴吸收外剧种音乐、充分发挥扩板的功能;张宗润的《舆论宣传是秦腔振兴之重要举措——〈读秦腔头牌谁人扛?〉一文的思考》,提出秦腔宣传要突出名角;季国平的《当秦腔遭遇现代文明》,提出秦腔在现代文明下的境遇,认为振兴的关键是要有好剧目;甄亮、甄业的《发展秦腔重在统筹资源及优化生态》,提出发展秦腔,重在秦腔自身建设、剧目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雷家琪的《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看秦腔发展策略》,提出应从政府投入、剧目推陈出新、受众群体挖掘等方面振兴秦腔艺术;王瑛的《为秦腔艺术发展进一言》,提出振兴秦腔要解决好人才、精品、市场三个问题;南志刚的《再造观众——论秦腔与观众的互进关系》,从论述秦腔审美主客体的关系入手,指出振兴秦腔的出路在于再造观众。
此外,有关方面还组织了多次以改革与振兴秦腔为主题的研讨会,对秦腔的改革与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由于秦腔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秦腔理论研究也涌现出大量的成果,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秦腔研究的视域不断拓宽。学者们从文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音乐学等不同角度对秦腔艺术作了不同形式的关照和研究。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中秦腔音乐理论研究最为瞩目,影响较大的有安波的《秦腔音乐》、王依群的《秦腔音乐论文选》、潘哲的《秦腔音乐分析——论秦腔传统曲调及其发展》等专著。但秦腔理论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即缺乏全面、综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多数专著只是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审视秦腔。只有对秦腔艺术进行跨学科、多维研究视角的综合考察,才能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其次,缺乏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表现在秦腔的渊源、苦欢音现象及秦腔与梆子腔其他剧种的关系等问题上。
总之,秦腔研究的总体状况是成果颇丰,但也不乏缺憾,与秦腔艺术积淀之丰厚,价值之重要而言,研究工作还显得较为匮乏。与昆曲、京剧、豫剧等剧种相比秦腔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戏曲艺术的低迷,秦腔理论研究也似乎陷入低谷,因此,我们期待着秦腔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深入。
[1][清]杨静亭.都门纪略“词场门序”[M]//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小惠”[M]//秦腔研究论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王易.词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马少波.三大秦班进北京[M]//马少波,更红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
[6]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
[7]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荟录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8]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秦腔研究论著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9]谢艳春.秦腔剧作家[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