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外语院,湖南长沙,410083)
副文本这个概念,是杰拉德·热奈特提出来的。“副文本可以分为内文本和外文本。内文本指封面、标题、题词、前言、序言、插图、注释、序跋等。外文本包括采访、访谈、日记、书信、出版社的广告、海报等”。[1]
近年来,副文本翻译学研究视角的价值凸现。2010年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口笔译系组织了“翻译中的副文本因素”国际翻译专题研讨会。随后,Peter Lang出版社根据研讨会出版了第一本从副文本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论文集《介绍翻译的外围领域—翻译中的副文本因素》,总共11篇论文。论文集从副文本的角度分别考量了译本传播与接受、译者主体性、民族身份与全球化等翻译研究的各个领域[2]。
从文献的出版数量和发表时间来看,国内外从副文本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时间还不够长,副文本研究在翻译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展开。国外的研究领域比较广阔,但是倾向于将副文本视为翻译的外围研究。而国内的文献多强调副文本对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性[3]。国内外研究从副文本角度对于原作者形象的嬗变及其背后原因探讨较少。且多是以标题、插图、序跋等为切入点,缺乏对于译作注释的关注。
从热奈特对于副文本的定义和分类来看,副文本实际上包围并延长了译本,并在其中充当结构成分。“副文本的概念是在抽象意义上命名的,但它显示了一部作品周边可触及的物质性存在;它与正文本组合起完整的作品或文本,它本身也具有演变的历史态势。有了这样一种文本构成观念,我们就会把副文本看成整个文本的构成部分[4]”。副文本是重要的史料来源,可以告诉我们文本产生的经过。所以,副文本更是进入正文本的阐释门槛,帮助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正文本,具有阐释学意义上的价值。
文学界已认识到副文本对于解读正文本的重要性,翻译研究也理应理解:译本的副文本是译本的一种特定场域,译本无时无刻不处在这种“场”的环绕和笼罩之中。伴随着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译学研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言学上的分析,而转向更大视阈的文化研究,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考察副文本对于翻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吉迪恩·图里认为“译者、编辑、出版者”和其他相关人士对翻译的“说明”等资料有利于重构翻译规范[5]。路易斯·冯·弗罗托 则指出译者关于翻译的“主张、理论作品、前言和脚注”可以展示译者的自我感或身份[6]。
对于典籍翻译研究来说,以《论语》英译研究为例,国内外研究已有不少,但多集中于译本研究、译者研究、译校出版感言、翻译传播研究和关键词翻译研究[7]。在翻译传播研究方面,虽然也不乏对于序跋等翻译外部研究的关注,但多为书评,较为零散,或偏史学研究。另外,对于属于深度翻译重要一环的注释部分却鲜有提及。究其原因,可能是“大陆出版界编选西方汉学家译文时不注意保全译本特色,对译者注释、引言、附录等任意删削却不加说明”[8]。译本副文本对于翻译研究在挖掘史料、理解译者的阐释方面有重要意义,也使我们在进行译本再解读时,有了创新的可能。
韦利1938年出版的《论语》译本在西方的传播广,影响巨大而长久,这从当今的网上商城里面韦译本仍有销售可见一斑;而且,继韦译之后几十年,英国才出现了剑桥大学出版的雷蒙·道森的译本。
韦利在《论语》译本导言中所谈的“孔子”是《论语》中的“孔子”。“在中国及英国的中世纪非儒学圈子里,孔子并不再是一位“道德之师”(a moral teacher),而是是一位“智者”(a wise man),是善于回答怪题难题的先知、甚至是魔术师[9]。”韦译对于孔子的阐释是20世纪上半页作为对西方思想进行批判的工具性阐释,在他的笔下,孔子成了挽救西方世界的师者。
译者史志康是一名中国译者,他的翻译方法很独特,不是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而是从西方前贤明哲的名著典籍里旁征博引,试图用西方人熟悉的智慧为孔子的思想做注脚。史志康把这称作“借帆出海”的翻译策略。现举一例[1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The Master says,“It is a pleasure if you have learnt something new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in due time,isn’t it?”
Appreciation & Critical Comments
Confucius attaches immense importance to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what one has learnt.This idea is similar to that of Bacon,who believes that studies can per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Bacon says,“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ation;to make judge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ur of a scholar.They per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因为篇幅的原因,只举了这一例。我们就可以看到,为了帮助西方读者明白易懂地欣赏《论语》中所包含的孔子思想之精华,在翻译《论语》的某个篇段后,史译会加上“欣赏与评说”部分,将典籍中脍炙人口的教诲与西方伟大的思想—莎士比亚、培根、柏拉图、罗素、爱默生等人的思想水乳交融。史译成为21世纪基于汉学研究的对话性阐释;孔子变成了能与西方圣哲对话的形象。
在翻译语境中,存在多种意识形态类型。大致可分为原语意识形态与译语意识形态两大类。这里,我们考虑原语的意识形态与译语的意识形态的关系怎样影响译者的阐释。如果原文本的意识形态与译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冲突,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采取删节、淡化、保留、增改等翻译策略。而如果原本的意识形态与翻译主体基本一致,至少没有冲突,也没有对译语社会的意识形态构成冲击或危险,翻译行为就会得以顺利进行。此时,译本的意识形态功能,在译语社会的主流形态来看,所起的是“维护”作用。
韦利处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战前的欧洲,经济萧条、社会动荡。西方知识界渐渐萌发对资本主义的不满,再次把目光投向儒家文化。只是,这个时期的关注是出于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目的,是要从中寻求弥补自身不足以进一步发展的养料。尤其是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对于儒家文化的兴趣较以前少了一些恶意的曲解,但感兴趣的依然是儒家文化中能为其所用的部分,实用主义的需要仍然左右着他们对于文本的接受和想象。所以,韦利在导言中明确提出对孔子的定位是采用了国学大师顾颉刚的“一个时期一位孔子(one Confucius at a time)”的原则。韦利让自己的翻译接近《论语》自身的状态,他笔下的孔子,是一位理性、务实、睿智、具有饱满人格的“先师”。
进入到新世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相互依存的时代,文化软实力也日益重要。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展示中国形象、实施中国影响,也成为了翻译学学界值得研究的课题。译者史志康是在追求文化交流的和平年代翻译《论语》的,当今世界太渴望通过了解中国文化来更好地了解中国,其中非常重要的渠道就是理解孔子在《论语》中对世界的了解,理解他的智慧。而译者本人的翻译目的也是如此。这样通过译者的主体性,原语的意识形态与译语的意识形态大体一致,所以史译本的意识形态功能起了“维护”原语的作用。
翻译中的读者期待规范是指,译者考虑读者的认知能力,恰当运用翻译策略。姚斯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即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文本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留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获得实现[11]。”作为副文本的序跋、注释正是能起这种作用的“信号”。
为普通读者而译的出发点决定了韦利的翻译风格。他以轻松、口语化、诗化的语言再现孔子及其弟子的群像。他不想让人觉得他“因为知识性而放弃了文学性,或者忘记了一般读者的需求(Waley,1938:184)。”西蒙说:“阅读韦利的译文,你可以欣赏他文笔的优美、流畅、清新和充满魅力。你会觉得这些译文自己在用一种清晰的语调在说话,虽然知晓韦利对翻译中所有细节的处理背后的巨大努力和付出,译文的完美让你常常误译为韦利,一位诗人兼作家,是用英文在书写他所听到的中文或日文著作[12]。”所以,这使得韦译整体的可读性较高。
产生于新世纪的史译本面向的是追其文化交流、渴望通过了解中国文化来了解中国的西方读者。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文化之间有普遍性;文化之间的“同质”大于“异质”,不同的文化共享着许多共同的东西,即“文化共核(cultural core)”。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跨越文化障碍,促进文化交流,但文化异质是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最基本动因,是使跨文化交流始终保持双向、互动状态的最基本保证。史译妙在利用“文化共核”保留了文化异质,让不熟悉中国儒家学说的西方读者能够轻松、亲切地领略和欣赏孔子的思想。
译者的文化态度体现在翻译策略上,这马上让人想到归化和异化之争。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成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体,译者也必须按此站队,找准立场。这种观点为皮姆所诟病,皮姆认为译者被定为在这二元对立体中,实际上是使翻译成为了一种单向的文化行为,而非文化的互动。译者作为文化调解人,实则非常清楚自己的文化身份;译者实际上是出于译语文化视角和源语文化视角的交相辉映中[13]。如果忽视或无视译者代言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一事实,翻译研究就会面临失去跨文化交流这一基础的危险。
针对译者的文化归属问题,皮姆提出了“互文化性”(interculturality)的概念。互文化性指的是不同文化交叉或重叠的部分,这个部分既不完全属于源语文化,也不属于译语文化,而是两者兼而有之。译者就是在这个文化地区,结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创造出“第三种文化”。
应该说,皮姆提出的“互文化性”概念,是从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待翻译实践的,这就可以解释,在和平年代,在追求与世界对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借帆出海”的史译本。 要让中国典籍走进西方世界,要与之“对话”,而不是“失语”或“自说自话”,史译创作性的翻译方法保留了自己的归属地—两种文化相交之地;创建了第三种文化,从而让他的读者两种文化都尽收眼底。他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一种文字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的介绍,还是一种思想的阐释。译者本人的阐述道明了他的文化归属。
韦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翻译中国典籍,西方社会的急剧变化产生的社会动荡迫使有头脑的学者开始思考救世之道。韦利采用最简明、畅达的翻译风格,帮助读者读懂他笔下的中国古代思想,希望读者能从东方的智慧中获得一些对当时的疯狂世界的反思。而且韦利本人的盎格鲁-犹太人的身份也影响了他对于孔子形象的理解。中国对于英国而言,如同犹太人在英国一样出于弱势地位,这种处境的相似性促使韦利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及对中国文化异质性的重视。
译学研究讲究文本细读,我们细读这两个《论语》译本的副文本会发现,在阿瑟·韦利的汉学研究下,孔子成了批判西方思想的中国圣徒;而在新时代译者史志康眼里,孔子变成了能与西方圣哲对话的形象。回顾中国古代典籍译成英文的过程,特别是从副文本视角,我们能看到译文本身没有揭示的东西,洞察不同社会语境下的译者对待中国文学文化的态度以及原语意识形态与译语意识形态的关系、读者的期待视野在翻译中所起的决定性影响。观察“他者”,是为了了解自身;追溯典籍的译程,是为了中国文化更顺利地走出去,施展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1]Genette,Gerard.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Gil-Bardaji,Anna,Orero,Pilar & Rovira-Esteva,Sara.Translation Peripheries: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ranslation[M].Bern:Peter Lang,2012.
[3]肖丽.副文本之于翻译研究的意义[J].上海翻译,2011(4):17-21.
[4]金宏宇.中国现代文学的副文本[J].中国社会科学,2012(6):170-183.
[5]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Von Flotow,Luise.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王勇.20年来的《论语》英译研究[J].求索,2006(5):178-181.
[8]王辉.从《论语》三个译本看古籍英译的出版工作[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3):13-17.
[9]Waley,Arthur.“Introduction”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M].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8.
[10]史志康.借帆出海——史译论语选载之一[J].东方翻译,2012(2):66-72.
[11]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2]Simon,Walter.“Obituary”,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Vol.30,No.1 Fiftieth Anniversary Volume,1967.
[13]Pym,Anthony.Methods in Translation History.[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