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湖南长沙,410004)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反思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面临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1983年4月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调查报告。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报告中提出通过主题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1998年和2001年博耶委员会先后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和《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两个报告,报告中提出进一步推进美国大学研究性教学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推行研究性教学的改革。我国《 面向21是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很多高校展开了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采取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主要形式,通过观察、实验、问题讨论、资料收集、公开呈现等形式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的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是一组概念,对于教师而言是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综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都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强调知识的自主建构,倡导自主自由的精神。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区别
尽管研究性教学优点甚多,但因受多方原因影响,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很多学生除了看教科书之外,很少主动研究与课程有关的材料和书籍,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向题的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差,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分不开。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笔者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研究性式教学。
研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教学环节。① 创设情境;② 启发思考;③ 自主(或小组)探究;④ 协作交流;⑤ 总结提高。创设问题情景是比较关键的一环,“问题”与“疑问”是研究性教学的起点,也是研究性教学一个基本特征。 “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但最好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积极探究。并通过问题的讨论和讲解把所教的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例如在感觉理论讲授时,我给学生看耶稣视觉后象的黑白图片,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视觉后象?然后由学生分小组去查资料,第二次上课时讨论交流。在学习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时,让学生记忆一些词语,并画出记忆效果图,思考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运用研究式教学法,学生不但学习兴趣高,而且在体验过程中,他们自己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并且积极地参与讨论分析,积极地寻找答案,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向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为了实现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在课外可实施主题研究性学习。所谓主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某一个或几个具体主题而进行的专题研究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
以寝室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6个人左右,小组成员自行推选一人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
2.确定主题性研究任务
在一个学期第一周,根据每章个章节内容确定确定1到2个主题,主题内容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有些是学生提出的问题。
3.实施主题研究性学习
本组成员分析、讨论和总结,将主题研究性成果写成论文和制作成课件。
4.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心理学》每一章的教学多为4课时,我抽出1-2个课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各组交流学习成果,每个小组选派1-2名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时间是8分钟左右。其它组的同学须对该组同学的成果进行置疑,该组同学须回答所提问题。
5.学习成果评价总结
小组的交流汇报结束后,由全班同学对学习成果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老师总结提升,对于学生未能解答的问题作出解答。根据讲课的表现和小论文的质量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从实施研究性教学以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兴趣非常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绝大多数同学非常喜欢和期待去查找如读心术、解梦等主题的资料,并非常愿意上台分享他们所找到的内容;课中和课间出现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辩论。学生反映他们能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门课中,每个同学至少上讲台讲课一次,做一次课件,交一篇主题论文,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是一次极大的锻炼。但是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善于研究性学习,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相当高的综合素质。有研究者指出:“实施研究性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准备方面,还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以及对批改读书笔记的批阅等方面,都比传统的接受教学要困难得多,同时增加了较多工作量。”[1]所以,实施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是一种挑战。由于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重视科研而不重视教学,教师科研压力大,课程任务重,这也使很多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设计研究性教学主题和情景。其次,由于受资源和教师等条件的限制,现在高校每个班学生人数一般都是50个左右,甚至有时合班课是90人左右,学生人数众多致使研究性教学在实施和操作上比较困难。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也是学生一种挑战。因为课程排得很满,有的一周量达到30多个课时,还有各种社团活动,能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如果每门课程都有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应付。美国大学能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因为有些大学规定周课时量最少12小时,最多18小时。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一般课后花的时间是上课的 2-3倍,用以预习案例和自主学习。另外,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十二年的时间他们都是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详细讲解,学生努力理解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最简单省事的方式。因此,研究性学习要耗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找资料、设计论文,很多学生不习惯、不太情愿。再加上学生的评价制度基本上以考试、以考笔记内容为主,学生在考前一周死记硬背几天就差不多了,虽有平时成绩记录,但所占比例一般只有 30%,主要还是以最后的考试为主。所以,无法做到美国大学那样每堂课学生都有机会汇报自己研究学习的成果。
教学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教师是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关键,但没有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研究性教学很难实施和推广。有研究者指出,除个别研究型大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外,大学研究性教学还没有形成制度,在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2]。根据姚利民等对中南某省6所大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3]。如何在实施研究性教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由于过去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看科研成果,如有多少课题、多少专著、核心期刊文章数等等,教学方面因为难以量化衡量,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要求。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科研,而用于教学方面的时间精力就少了。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制是导致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改变教学评价机制,在职称评审中,减少学术论著分值,提高对教师教学研究论著的比重;在教学检查中,重点关注教师的研究性教学设计。对于指导学生研究的老师在教学时数、补助奖励上有所倾斜等。
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改变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如研究性学习作业、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等;为学生提供参加研究的机会和信息,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学生可以获得学术学分,成为总学分的一部分。建立学生研究活动评优制度,如在评定奖学金以及学生创业等方面给予支持或鼓励。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研究性教学还没有从课程体系层面去设计实施。开发研究性教学课程,这是研究性教学深入开展的关键。在课程计划中设置专门的“研讨课程”, 聘任专家担任导师,教授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整合与重组现有课程,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建立学习与研究并进的教学框架。
目前,高校的教学班级人数比较多,研究性教学在实施和操作上比较困难。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实施小班教学,另一方面可以组建一个由高水平的专家或名师领头的专业团队对学生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同时加强对年轻教师进行系统的研究性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培训,以利于年轻教师学习和成长。
高校设立本科生创新课题研究基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选择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也可以参与导师的课题。为了促进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可以创办专门杂志或以学术报告论坛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此外,学校创建“研究性教学支持网站”,提供学习资源与辅导,加强图书馆和实验室建设等,这些都是支持研究性教学的重要举措。
[1]罗永忠.研究性教学:本科教学的别一种方式[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7(6):42-45.
[2]姚利民,康雯.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23.
[3]刘赞英.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难点和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