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瑜斯
(长沙市周南中学1221班,湖南长沙,410008)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学习行为和心智活动,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是人们进行知识积累、拓展思维空间、开阔人生视野、提升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1]。对学生来说,阅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基础。良好的阅读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中学阶段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所以,中学时期也是读书的黄金时期。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十分令人担忧:阅读时间得不到保障,阅读面狭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层次不高……。鉴于此,人们应当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加强课外阅读,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阅读能力是阅读主体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感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全面概括,个性化鉴赏,批判性反思及综合运用的能力[1]。阅读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阅读能力是一个现代人不可避免的生存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理财、子女教育,还是学习就业,都需要有一定的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所有科目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阅读能力强意味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强。中学阶段学校开设的课程较多,有语文、物理、历史等十多门课程,如果中学生不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要学好每一门课程是不可能的。相反,阅读能力强的同学,一方面,他们往往勤于思考,善于探索一套有效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能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强,能够领悟各门学科中各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将其储存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并在需要时及时提取并灵活地运用。这样一来,每门学科各个章节的知识得到有机串联,学习变得轻松自如,因而使自己出类拔萃。
阅读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条件,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2]。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能力出色的人当然更具优势。一个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其知识面更广博,思维更活跃,而且往往爱写、爱表达,在读写之中能不断锻炼其分析与表达能力,在走入社会后,自然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阅读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的载体有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是语言和文字,而文字又比语言具有更强的保存性和传递性。因此,文字承载了很大一部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思想与文化,需要人们借助阅读从文字中获得继承。中学生是时代的继承人,是未来的国家栋梁,他们肩负着重担,其中就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因此,培养其较强的阅读能力十分必要。再者,文化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创新,现在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即使在古代,文化也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可见其重要性。但若要让这个灵魂不灭,就需要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否则,只会如一潭死水,困死在原有的躯壳里,而中学生正是未来文化创新的主力军。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体制、考试制度以及高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巨大知识冲击,导致繁重的课业压力极大地压缩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在有限的休息时间中,学生为了调整身心状态,会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他们更愿意选择打球、溜冰等只耗费体力的活动,或是上网、看电视这类只动用浅层意识的脑力活动。因此,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备战考试与应试中度过,留给阅读和真正自己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大众传媒的日益普及,会使更多背负重担的学生放弃查对“枯燥无聊”的课外阅读。
阅读时间的不足必然导致阅读量大幅度减少,而后者又必将导致学生的阅读面狭窄。从小到大只读过教材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在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中通过的学生也有不少没有读过课外书。有一项对50个城市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7%的同学有课外阅读习惯,而占43.7%的同学只有感到无聊时才会读课外书,可见大部分同学都把阅读当作一种娱乐、消遣,而不是作为精神上的补偿,还有 2.6%的学生极少阅读课外书[3]。而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学生是远远低于这个比例的。
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应考虑到课外书里还包含了一些粗制滥造的言情武侠小说以及漫画杂志等。除去这些,真正具有良好阅读品味与习惯的人已为数不多。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书商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加上电视网络的普及,都给学生的阅读选择带来极大的影响。学生不会选择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作品,却更愿意选择看起来轻松、新奇的现代流行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没有思想深度,难以引起学生心底的共鸣,而且,语言文字功夫基本不到家,多是一些零散的文字碎片。而这对于个人思想品德的提升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乃至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文化缺少历史的继承人,会在时代中产生断层。另一个让人担忧的事实是:一些低俗甚至带有淫秽色彩的读物在中学生中大行其道。当然,由于家庭、学校与社会对性教育缺乏重视,一些学生不得不通过非普通渠道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但问题在于学生很难掌握好一个度,也难以分清经典作品中必要的性描写与以淫秽内容来博人眼球的区别。于是,这些低俗内容的读物便给学生的成长增添了危险(如因为好奇而偷尝禁果但缺乏保护措施等)。
阅读的日益碎片化、肤浅化也影射了现代社会阅读的盲目性、功利性,同时,也加重了社会的浮躁风气。
就信息量、思想深度、应用广度及时代性等方面而言,学生仅仅阅读课本和教辅材料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有必要增加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供参考。
第一,极积改革现行教育与考试制度,努力实现分流,减缓学历“军备”竞赛,真正实现让学生“减负”,将中学生每日的八、九甚至十节课改为每日七节课。教育部门应做好相关督察工作,避免有些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而违规补课。
第二,在课程设置中增加“阅读课”,在这堂课上,老师不作任何讲授,仅列出阅读提纲,完全由学生自由阅读。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后,完成阅读体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大型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课制度,在美国、芬兰等教育发达国家均已实行多年,且效果颇佳。
第三,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阅读,并请家长进行监督,或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共同讨论。
重新编排语文教材,改变语文教学模式。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获得的阅读信息和阅读技巧大部分来自语文课课本和课堂。而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语文课课堂时间里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与更完备的阅读技巧呢?笔者认为需要在课本教材选择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下一番功夫。现行的语文教材太注重纯文学文本的阅读,而纯文学文本中也以散文居多,缺少文本的多样化与时代性。另一点则是在某些文本中,政治意识涉入太深,强行灌输的意味很浓,这不利于语文本身的教学、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应适当重新编排。重新编排语文教材时,删除那些政治色彩过浓的篇章,减少散文所占比重,增加应用文、诗歌、戏剧、科普文章的比例。教师应充分利用手中教材与课堂时间,尽量减少自己对于文本的单一解读,使学生充分抒发不同的见解,鼓励他们从多角度阅读文本。教师不作过多讲解,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读书笔记或日记,鼓励他们大胆写出自已的想法,并记录和保留他们所读过书籍的书目单。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且能增强他们对于自主阅读的自信。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或者阅读兴趣小组,定期进行活动。教师在阅读课上应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引,建议他们广泛涉猎,阅读多种类型的书刊杂志,并引导他们去往更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如阅读时作点评和批注,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想,捕捉思想的火花;或者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既可以站在高处把握大意,又可以体察文章的细微之处,深刻把握文章主旨与作者精妙的构思。此外,还可以通过朗读、听读等方法理解文本,对于难度较大或抒情性较强的文本,可用此类方法较快地进入作者所构筑的世界,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社会应考虑到家庭在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各个单位亦应该鼓励自己的员工多读书、读好书,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建造图书室。还可以定期举行与读书相关的竞赛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当然,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素质,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需要浓厚的阅读氛围,而伴随着种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措施的进行,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也应达到与之同步。
[1]姚林群.阅读能力表现:要素、水平与指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2(15-16):35-39.
[2]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几条建议(上)[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0.
[3]胡富增.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策略[J].知识经济,2008(10):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