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探索

2014-03-20 03:57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理论课思政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2534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采取理论说教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导致教学感染力、影响力不强,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多数思政课教师重视课题研究,缺乏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愿意在难度更大的实践性教学上下功夫,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为有效改变思政课教育教学现状,推动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深入开展,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为突破口,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促进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高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突出实践性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迫切需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使空间距离浓缩在一个小小的屏幕上,使时间差在分秒之间,各种有益的、无益的,主流的、非主流思想顷刻间纳入人们的视野,信息的开放性和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讲极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紧跟时代脉搏,提升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增强互动性,这样才会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原则。为此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1]。

(二)注重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现实情况,一是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需要大幅度提升。思政课老师多数是来源于高校毕业生,虽然学历层次很高,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特别是目前的教学管理机制下,从教时间越长,参加实践锻炼的时间越少,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越弱,这样很难满足开展好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需要;二是缺乏成熟的全国统一的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实施大纲,实践性教学操作难度大,很多高校领导对实践性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计划,有的虽然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但是实践性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很难深入开展实践性教学;三是对思政课教师考核机制中,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硬性考核指标,致使多数思政课教师,重视理论教学,重视课题研究,忽视实践性教学,不愿意在难度更大的实践性教学上下功夫,缺乏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2.加强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

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指思政课教师参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感染力的能力。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才能助推教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开展实践性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趣味性。

一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思政课教师只有置身于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党的思想理论的精髓和巨大的生命力,在实践的鲜活事例中感染自己,积聚正能量,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课题只有贴近实际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说服力、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科研课题一旦脱离实践,必然会形成用一个形式的理论去证明另一个理论的合理性,缺乏具体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样的课题必然也没有应用性和指导性,不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只有深度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能够突破上述缺陷的束缚,才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课题的科学性,研究课题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课教师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案例鲜活了,教学方法改进了,授课的感染力增强了,说服力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才会大幅度提升[2]。

二、提升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加强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洗礼

红色教育基地是对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到西柏坡、延安、井冈山、红嫂纪念馆、孟祥斌纪念馆等国家、省市级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史,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信念的纯洁性。

(二)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调查研究

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党委政府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的落实情况,瞄准大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开展调研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党和国家出台系列文件的精神实质,了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和具体措施,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洞察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社会对大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三)积极参与社会培训,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在举办学历教育的同时,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在职员工素质提升的需要,高校会承担大量的短期培训工作任务,尤其是职业院校近几年承担了大量的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培训,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培训任务,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投入到各级各类培训工作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就业创业、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在与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机关干部等不同类别群体的实际交流中,锻炼自己,提升社会实践能力[3]。

(四)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而赴企业挂职锻炼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学技能,增强教科研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思政课教师根据工作需要可分别采取挂职式、兼职式、短期培训式等方式赴相关企业挂职锻炼。

思政课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的过程中,即可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生产一线工作,通过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状况和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体会到企业经营的困难和艰辛,熟悉企业的管理规律,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思政课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中,要充分展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风范,把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融入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中,为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中学习知识,洗礼心灵,充实力量,提升能力。

(五)师生互动,把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性教学

根据思政课课程体系,组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成立以思政课为依托的大学生社团,由思政课教师负责指导大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师生互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实践能力。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师担负学生社团辅导员的职责,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社团开展研讨会、辩论赛等活动,提升组织协调、沟通协作和团结合作能力;二是带领学生社团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开展专项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并进行评比表彰,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思想认识;三是带领学生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四是带领学生到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提升师生的法制观念,培养法制意识,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五是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助残中心等帮扶单位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奉献爱心,培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六是与学生一起开展志愿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示思政课教师的风采[4]。

[1]陈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的新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63-64.

[2]刘德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风格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4):63-64.

[3]孙丽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探索[J].重庆与世界,2010(11):106-107.

[4]邓宏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本—文本”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2(35):134-135.

猜你喜欢
实践性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