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4-03-20 02:31卢丹晖
外语与翻译 2014年4期
关键词:感官模态教学模式

卢丹晖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系,福建漳州,363000)

随着科技的创新和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在多数高校中普及,但是单一的教学模态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多模态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课堂中注入新活力,也是近年来研究讨论的热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理论基础

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1]。互动中使用单个感官被称为单模态,而运用两个感官是双模态,那么运用多个感官的互动则是多模态[2]。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是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西方语言学家克瑞斯和勒文在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上提出的新观点:人类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3]。

1996年 New London Group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开创多模式教学模式理论,掀起教学研究热潮。中国国内学者朱永生、顾曰国、张德禄和胡壮麟也分别于2001年后开始多模态教学研究。顾曰国对单媒体、单模态、双模态、多模态进行剖析,区分了多媒体教学和多模态教学。张德禄构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框架并指导其外语教学实践。

二、多模态教学的意义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读写等应用能力,注重词汇与语法,而忽略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班级人数多,层次不齐,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多数高校已普及多媒体教学,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模态单一,PPT内容简单,课堂互动少,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能力,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模态教学模式以多媒体为辅助,挖掘各种符号资源,如网络、文本、声音、图片、影片、表情、动作、课堂活动等,刺激师生多种感官参与,达到多元学习效果。相比传统单模态教学,多模态教学的资源更广泛丰富,材料更生动具体,情感表达更细腻逼真。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在精读课程中的应用

多模态教学模式给高职英语的教学和改革开辟了新方向。精读课程涵盖听说读写译的内容,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因此精读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英语人才培养的成果。在精读中运用多模态教学,对于师生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它对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组织能力和多媒体技术应用要求更高。教师应是学生的引导者、监督者和评估者,而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在做中学,边做边学。2013年9月,笔者选取2012级应用英语翻译班46名学生为对象,以《致用英语综合教程3》为教材,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个学期多模态教学的实践。

(一)多模态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

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教学任务书,分配学生单元的任务。教师在课前应完成单元资料的收集和整合,制作好PPT,利用网络和其它资源收集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进行教学辅助。学生应完成课前预习,按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协作,完成材料的收集,用于课堂展示。

针对《致用英语综合教程3》Unit 1 Endearing Animals(可爱的动物)[4],笔者分配小组(共六组)课前任务:① 收集20种动物的英文名称和图片(包括 10种常见的动物,和10种珍稀动物)。② 列举动物在不同国家的文化含义的文本或视频(如:大象、孔雀、鱼、猴子、龙凤等)。而笔者补充的材料是:收集动物和环境保护视频,设置课堂讨论题目,并制作单元学习PPT。多数学生反馈,任务看似简单,但珍稀动物的名称不会读和拼写;同一种动物在不同国家的文化含义不同,容易混淆。他们需要更多课前学习才能在课堂进行展示。学生认为收集材料是一种学习,图片、视频和音乐材料能刺激感官,增强印象,提高兴致和理解力,而不同小组的材料展示更能扩大知识面。

(二)多模态教学环境的营造与选择

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并不是意味着对传统的黑板粉笔和实物教学的摒弃。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图片、视频等动态的教学环境,结合黑板粉笔、实物等静态资源,注重自身的语言、肢体和表情,并调动个人的情感,营造更好的多模态教学环境去辅助教学[5]。并不是每一堂课程都要求所有的模态都参与,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自身的判断力去选择适合的模态,创设教学模拟的情境。学生应在教师营造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在模拟的情境中更好体会教学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

针对Unit 2 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的单元内容。笔者先播放一段五分钟视频,呈现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发的场景,与学生课堂讨论战争的残酷,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了解原子弹对人类的威胁。接着笔者运用PPT展示相关图片、课文内容和课文音频来讲解和分析课文 A Thousand Paper Cranes(千纸鹤):广岛、长崎原子弹爆发后,小女孩真子死于白血病的故事。千纸鹤的故事已被拍成了一部电影,笔者鼓励三组学生选择一个电影片段(5分钟),将电影中文字幕改编英文并进行现场配音。另外三组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模拟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九十分钟的课堂,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时语言和肢体表达到位,电影配音虽偶有小错误却情感丰富。最后在歌曲《Heal the world》欣赏中结束课堂。在课后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赞成并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认为表演、视频和歌曲都是适合本单元的教学,能调动师生的肢体、语言和情感的参与,冲击视觉、听觉和触觉,能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而且能增强感染力和理解力,更能体会人类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

(三)多模态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辅助

传统的评价体系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评价,而多模态教学评价体系是双向的评价体系:师生互评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以单一的期末考试为标准,应结合学生单元的表现和成果,即期末笔试和平时表现各占 50%。笔者设计的学生单元评价体系是由学生自评(10%)、学生小组互评(40%)和教师评价(50%)组成,评分标准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习成果的时效性,能客观评价学生在课前、课堂中和课后的表现。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感官参与,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多模态的表现,受到学生肯定和支持。

对教师的评价是组织学生在期中和期末对教师的教学评分。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师是否认真准备教学材料,课堂中是否有效组织和引导小组活动,是否注重课堂中情感表达,是否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配合营造多模态教学氛围,是否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等。这样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鞭策,能促进教学不断提高。

(四)多模态学习平台的构建与优化

单纯的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多元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多模态学习平台的建立不可或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课后学习,引导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提高听力、口语等实际应用能力。网络的发展为知识的传播提供更多便利。笔者在博客上传和分享各种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材料等课外资料,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并为学生提供课后帮助。笔者也鼓励学生在班级QQ群中用英文聊天,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课外资料,上传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经一个学期的实践,本班精读的期末总评平均分比上学期提高5.36分,四级通过人数比去年增加7人。两名学生参加省高职写作大赛和省高职口语大赛选拔。笔者通过课后学生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发现,76%的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53%学生承认每周至少多花 8个小时的课后时间学习英语,62%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

四、结语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多模式教学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促进英语学习的能力显著提高,对培养学生的多元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能具有创新意义。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模态相互配合,优化课堂教学。高等学校也应加强教学硬件的投入,引进先进教学设备和软件,改善教学条件,为多模态教学提高良好的校园环境。

[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2]李文丽.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85-86.

[3]鲁绪峰.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个案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6):122-123.

[4]程晓堂.致用英语综合教程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32.

[5]程云.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中的构建[J].学理论,2013(18):276-277.

猜你喜欢
感官模态教学模式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