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旸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安徽合肥,230011)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可以让人识别出各地域之间的文化习俗,是一种历史演变的文化特质,有时也成为了民族的精神骄傲,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之花。”[1]逐步梳理我国地方传统文化脉络,整理和提炼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原创性的色彩,从而将采集到的色彩最大限度地应用到设计中去,对我国的传统色彩研究是一种完善和补充。
徽州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水系包括皖江流域南部及新安江流域上流地区。受季风影响春夏多雨,秋冬有霜雪。境内虽温暖湿润,但山多地少,耕地不足。《徽州府志》称“徽处万山之中,无水灌溉,抑苦无田可耕,硗确之土,仅三月之食”[2]。因此,徽州地区耕田少,茶产丰富,山区则富有各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季皆有深浅不同的绿色。春夏季占到一年中的七八个月左右,从三月开始,漫山遍野的青翠竹林便开始成为徽州山区植被的主角。几根小竹,几只藤蔓缠缠绕绕星星点点的绿色造就徽州春夏里极为常见的景色。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大面积种植的油菜田在春季里又为徽州之春添了一抹亮色。山色春夏泛青黛,植被主色调为黄绿、翠绿,加上油菜田的明黄,造就了徽州春夏里青蓝色调。徽州的秋也有明确爽朗的色彩。以黟县境内的塔川为例,每年的秋季十一月份在这里都要举办盛大的摄影节。塔川红叶入秋后由浅变深,黄、红、橙、紫是被画家和摄影师们赞叹描绘的色彩,使秋季的徽州既明艳有又含蓄妩媚的表情。
徽州地处山区,如果是雨后或雪后,就有着山水空灵,气韵生动的水墨韵味。冬季里的徽州万物凋敝,天地间的色彩都蒙上了一层褐灰色。但依然保留有星星点点斑驳的绿,秋色里深浅不同的黄橙紫也转变为低调沉稳的赭褐、褐黄。冬日的植被显得宁静、低调,冬日里山色深黛、凝重,一副乡村画里的水墨做派。
徽州地域偏僻,“山多田少,尽地所出,不足给民食之二三。其民鲜务农耕,争趣商贾,轻囊薄具,足遍四方。”[3]由于地域的条件限制,徽商们背井离乡,结交文人,攀援官宦。明嘉靖后期,徽商获得的资产已经让人瞩目,“屈指天下富室居首等者,凡十七家,徽州即有两家。”[4]到了明万历年间,徽商的财富积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邑中之以盐筴祭酒而甲天下者,初则有黄氏,后则有汪氏、吴氏,相递而起,皆由数百万以汰十万者。”[5]清代前中期徽商的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扩大到东南亚地区,将传统商业推到巅峰状态,为徽州文化的孕育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徽商的成功形成了徽文化的主要特色,徽商“贾而好儒”,尊崇以孔子、朱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认为“非儒术无以亢吾宗”[6]、“非诗书不能显亲”[7]。因此,儒家伦理是徽文化倡导和传承的精神源泉。
儒家思想中的色彩观念与其说是用眼看不如说是用“脑”看。“儒家思想把色彩以‘礼’的形式加以规范,将色彩与‘德’进行类比联想,促使从生命本能的内在需要而产生的原始自发的色彩象征,渐渐转入自觉精神层次的色彩象征。”[8]儒家倡导的“礼”,要人们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中守“礼”,因此,色彩也有着严格不可僭越的等级。这是作为程朱理学故乡的古徽州人文色彩中的典型特征。这种阶级观念色彩中在古徽州建筑中的体现尤其突出,将在第三点中详述。
古徽州地区自宋元始,就有望族科第蝉联、累世簪缨,也许出于对宗族管理的需要,徽文化中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强固。“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9]。古徽州地区往往按姓氏宗族聚居,重宗族、尊祖礼,村中设有祠堂,供祭祀礼法用。“重宗义,讲世好,上下六亲之施,无不秩然有序”[10]。宗族文化是徽文化的一个地域性特色。
徽州宗祠是村落里宗族财势的“象征”,也是祭祀祖宗或者先贤的庙堂。徽州祠祭是体现徽文化宗法制度和宗族观念典型公共活动。可惜徽州祠祭发展到清末明初已走向了衰退,到民国初期已经取消族祭,简化为各家各房头祭祖。保存和发展到今天的就只有家祭,祭祀的时间也仅限于小年(腊月廿十四)、七月半、清明和正月十五。徽州祠祭所用器具繁多,以黟县西递明经胡氏祠祭为例,用到的器具有:灯笼、旗、锣、伞、铳、秋千、花船、台阁、锣鼓棚及各色祭品;祭祀时还要有地戏。传统祭祀器具也遵循儒家伦理审美观,“尊正色,卑间色”[11]。从现存的民间器具中看,颜色主要为红、黑、黄三种正色为主色,花船台阁等辅以间色。较有地方色彩特点的是徽州地戏面具,又称“脸子”,头戴面具是地戏演出的重要特点。地戏面具用色讲究人物性格特征。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刚烈,蓝色代表果敢,绿色代表沉稳,白色代表英武,金色、黄色和花纹在面具中也有使用。地戏面具颜色夸张大胆,以颜色象征人物性格,制作工艺朴拙,极具文化地方特色。
古徽州的富庶主要反映在村落。康熙末,歙商后代程且硕《春帆纪程》中记述亲眼见到家乡的情景:“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殊足观也。”徽州商人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将徽州境内民居修建得雕梁画栋,高低错落,粉墙青瓦,形式别致。徽派建筑无论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与一体,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筑派别。
徽州地域色彩中最具有特点和徽文化气质的便是徽州建筑色彩。徽州属于东南丘陵一部分,山地众多,盛产各种木材与石材,建筑也多以木石结构为主。徽州传统民居木装修精美高雅、题材丰富,集中在天井前檐下,雕琢精致、繁简得体、色彩素雅,与民居整体环境相得益彰。明清时期,官员与庶民的住宅遵循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庶民住宅不得用斗拱、饰色彩。因此,徽州民居木装修色彩上以木本色为主,用精美细致的砖雕、木雕、石雕代替彩绘和斗拱。徽州传统民居中所用的石材种类主要是黟县青与茶园石。黟县青石质坚硬、纹理细腻,打磨后非常光滑,被当地人认为是最高品质的石材。常用于祠堂或民居的石雕门框、抱鼓石、漏窗等需要雕刻的地方。茶园石分灰白和红色两种,多用于柱础和桥梁铺设。
徽州地域的自然景观决定了徽州建筑多属于“山地建筑类型”,因此,徽州村落的魅力之一还在于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徽州山多水多,地形比较复杂,使得徽州村落的平面多与地形结合。所以在外观上,徽派建筑马头翘角、粉墙黛瓦,建筑群以黑白两色在山水间蜿蜒、聚散、离合,这种地形上的特点使得徽州建筑犹如写意山水中随意洒落的大小不一的墨块,气韵生动地贯穿于山水之间。加上徽州为程朱理学的故乡,讲究村落住宅的风水选址,因此古徽州村落总能借助天然的山水形势,调适人居环境,追求天人合一,畅我和谐的境界。
徽州文化中由于徽商的行走天下融合了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这种特定的思想观念也反应在徽州街巷空间上。“地狭人稠”是徽州街巷典型特征,徽州街巷界面普遍以一种随意的方式连接,马头墙高低错落沿着青石板街巷层层铺迭开来,在断续之间,徽州建筑的粉墙黛瓦,黑白色彩在这样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落中迭落起伏,有着抽象色彩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感。
徽州地域色彩具有抽象气质和象征性。一方面传承延续了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一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现代感。这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地域色彩在打造地方文化名片,规划统一地域色彩风格,彰显地域文化精神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人自古便有“五色”说,中国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张彦远的《彩笺诗集》《历代名画记》等著作对色彩有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可惜近现代中国色彩的研究领域相对滞后,似乎忽略了存在于本民族文化和地域中丰富的色彩,一味模仿日韩和欧美的配色设计,相对于日本在传统色彩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色彩名片的缺失!从局部入手,将地方性色彩归纳、整理、提炼,以数字化手段有效转变为专业设计可用资料和信息,形成色彩方案应用于不同设计领域,是关注和从事色彩研究的同仁们需严肃对待且假以时日才能解决的课题。
[1]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78.
[2](道光)徽州府志(卷4,水利)[M].
[3](康熙)休宁县志(卷3,食货·恤政)[M].
[4]王世贞.弇州史料后集(卷36,严氏富赀)[M].
[5]万历.歙县志(卷 10)[M].
[6]汪道昆.太函集(卷 67)明赠承德郎南京兵部车驾司署员外郎主事汪公暨安人郑氏合葬墓碑[M].
[7]吴吉祜.丰南志(第5册)[M].从父敬仲公状.
[8]张咏梅.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9]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11,故老杂记)[M].
[10]嘉靖.徽州府志·风俗[M].
[11]肖世孟.儒家色彩审美思想研究[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3(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