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妙用诗词

2014-03-20 04:57胡鹤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诗词

胡鹤

思想品德课教学引用古代诗词中的资源,是一种继承上的创新,是一种回归后的拓展,是一种教育教学成本的节约,并且表现出无限的空间和生机。其结果是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能更新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固有的观念,使学生既能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又能愉快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整个过程在无缝的衔接中实现了思想品德的内化。但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个矛盾和一个问题:矛盾是学生知行不统一;问题是所谓新课改下开展的活动化、开放化教学,殊不知,还是“为活动而活动,为开放而开放”。矛盾和问题的实质是“高耗低效”,而思想品德课教学汲取古代诗词中的资源无疑是一种“低耗高效”的尝试。这里就从思想品德课教学汲取古代诗词中的资源这一角度进行例证说明,以飨同仁,权当抛砖引玉。

一、 以古代诗词引入,先声夺人,出其不意,旁征博引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以古代诗词引入是常用的方法。但一些教师在引用古诗词时往往是一带而过或者喧宾夺主,因此把握引入的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就概括为先声夺人,出其不意,最终旁征博引。具体说来,就是在原本学生熟悉的思想品德课中出乎学生意料地引用古代诗词,接着再进行品德的渗透,学生在消除了对这门课的思维惯性后激发了求知的欲望,思维变得开阔。举例说明:首先呈现唐代李白的《江夏别宋之悌》和《早发白帝城》这两首诗;然后再提出两首诗都写长江但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学生就会回答出前者反映出作者流放时经过长江,心情低落,后者反映出作者流放归来再次经过长江,赦免后兴奋之情喜形于表;最后加以总结得出这些都是情绪的流露,并且指出前者的消极情绪和后者的积极情绪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另外还可以从法律角度出发,古代刑罚中有流放这种方式,那么就可以问学生当代刑罚的相关知识,然后再探究古今刑罚的区别。这样的过程给学生留下的痕迹要深刻得多,思维跨度大,拓展层面广,所起效果佳。

二、 以古代诗词点缀,思想品德课教学可锦上添花,耐人寻味,潜移默化

教育需要呈现大量的事实和论证,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其进行的依据无外乎以下几种:逻辑推理、事实论证、数理分析……笔者认为古代诗词中蕴涵很多这样的论证方法。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古代诗词点缀所起到的效果可以概括为:锦上添花,耐人寻味,潜移默化。比如:在讲哀愁的情绪时可以引用陆游的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等。总而言之,没有古代诗词点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可能是浅显的,但有了古代诗词点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是耐人寻味的,给学生的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可以使思想品德课堂富有生机,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三、 以“知”入“行”,由“浅”入“深”,是古代诗词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过程

人们总是想用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者都在为起约束作用的规范努力着,努力的表现无非就是法律条文和道德规范。其中道德就集中存在于民俗、传统和文学之中,古代诗词是其重要的阵地和平台。既然如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为何不充分挖掘古代诗词中的资源呢?反过来想,一味用强制性的法律条文和一成不变的旧传统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只会使得社会和教育缺乏生机,而用富有深刻意义和语言魅力的古代文化来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凸显重要意义。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只用简单的教化是行不通的,将古代诗词中体现的道德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行为,在行为实践之后再能够创造出富有思想品德的现代文化,这一过程是以“知”入“行”,由“浅”入“深”,是古代诗词和思想品德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豆腐是淡然无味的,但几十种的烹饪法使豆腐有了不同的味道。而引用古诗词也可以算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方法。汲取古代诗词中的资源可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使置身其中的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文学内涵,特别是形成了对思想品德课及古代诗词的喜爱和尊重。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诗词
选择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