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权
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从阅读的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学习“三读”阅读法——自读、精读、品读。因为它能有效地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解答阅读试题。
1.自读。每教授一篇课文,我都先让学生进行浏览式快速地默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不理解的句和段先用笔做个标记就跳过,读完后稍微在头脑中回顾一下文章的整体结构,初步整体感知文意。然后看文章后的阅读题,先解答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再带着还不能解答的问题对文章进行第二遍细读,这一次可利用工具书识字解词,认真分析,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能解答,这时就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普遍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只需引导、启发、点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提问、讨论、释疑的阅读能力。
2.精读。课文中有高度概括作用的词语、句子,有在一定语言环境里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句子,有对照、比较和呼应关系的词语、句子,有在一般文章中很少用到的新鲜而生疏的词语、句子。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限趣味”这一短语具有高度概括的作用,在其下面有五句话写的都是“短短的泥干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使儿时的作者心醉神迷。具有概括作用的词语,有的概括一段,有的概括一层,有的概括全篇。概括全篇的词语,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眼”。《济南的冬天》中的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的第一句“最妙的是下点雪呀”概括了这一段的大意。这样的句子,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中心句。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精细地读、反复地读,集中精力准确捕捉住这些关键性词语、句子,并且深刻地理解这些词语、句子。有的文章语言优美,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指导学生精读,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品读。课文的一些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要让学生深入地读,感悟地读:感悟其语言所表达的基本意义、所包含的感情、所表达的主要特色和语言的构建形态。这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语言、促进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应想到:这是父亲在安慰儿子。其次应想到:父亲在极其悲痛中还不忘去关心儿子,这是伟大的父爱。再次应想到:一个能够在外独立支撑,做过许多大事的父亲,此时也只能祈求上苍的恩赐来渡过难关,足见家境悲惨的程度。感悟意义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由整体到局部,深入挖掘,最后破译言外之意。《安塞腰鼓》采用句内部的排比、句与句的排比、段与段的排比来安排结构,形成了一种强劲的气势,层层递进,犹如江河一泻千里,排山海倒海般让人置身于酣畅淋漓、声威震天的安塞腰鼓声中。这种对语言构建形态的感悟不仅抓住了语言组合的本质线索,更重要的是由此理解了语言表达与意义体现的关系,使阅读从形式到内容呈现了有机的统一。
二、要加强学生阅读训练
阅读能力的形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学生的个体来说,由于先天智力、后天知识基础的差异,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快慢高低之分,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以承认差别为前提,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使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加强学生阅读训练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分层次进行阅读训练,对语文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确立高低不同的训练目标。2.梯式渐进式训练,对语文基础一般或偏差的学生,对他们的训练目标,要从低到高逐渐提高。3.以点带面辐射训练,充分发挥那些学习语文兴趣较浓、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小先生”作用。4.限时强化训练,教师要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读完指定的作品,并写出笔记和作业。
三、 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渠道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自找阅读资料,多渠道阅读,扩大阅读量,在阅读中得到收获,找到快乐。如精彩、紧张、感人的故事情节能创设悬念,使人人爱听,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简单地介绍某本书的故事情节,然后向学生推荐课外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形式很多,例如开展“读书汇报会” 、“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 “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些课外活动都是激发观察分析能力贯穿写作的始终,起主导作用,所以,只有坚持作文三阶段的全程训练,写作能力才能得以均衡发展,从而形成综合的作文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遵循着这一程序去努力实践。另外,学校的命题作文训练与一般的写作过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写作过程特点是:1.作者对客观事物有所认识和感触,产生表达的欲望,而后确定题目;2.有确定的读者对象。完全为着生活或工作的需要。学校命题作文训练过程的特点是:1.先有题目,后找材料;2.无一定的读者对象;3.不是为了生活或工作的需要,而是为了培养写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训练。如果我们无视这种不同的特点,命题不能体现一定的读者对象和明确的写作目的,那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是有话在肚子里说才作文,而是要作文而搜肠刮肚找话说。因此,为了防止学生作文的假、大、空的不良文风和敷衍塞责的坏习惯,作文教学还应讲究命题艺术。
系统论认为:“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应用系统方法必须遵循“整体优化高于局部优化”的原理,因为事物各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系统论的另一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越高。”系统科学的这些原理,完全适应于作文教学。作文全程的三阶段,就是作文训练的完整系统,构成一条互为因果关系的长链,成为缺一不可的训练“流程”。所以,坚持作文的全程训练也就实现了作文训练的有序化和能力结构的最佳组合,使作文各阶段训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作文诸能力相互助长,均衡发展。
由此,我设计了全程训练的基本步骤:
一、讲究命题艺术
命题除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外,还应该具备三个特殊要素:(一)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二)有确定的读者对象。(三)有明确的写作意图。比如,下面两个命题就包含了这些要求:
1.2003年我带八年级学生去春游——爬桃花寨山,当然这次的春游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回来须完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题目可以自拟。结果林欢欢同学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写完了一篇题为《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我问她这回你怎么写得这么快,她爽快地回答:“有东西可写,就容易多了。”这篇习作写得很有文采,后来我把它推荐给福州日报,当周就在该报的《作文园地》上发表出来了。
2.2004年校运会期间,各班运动员你争我夺,奋力拼搏,拉拉队员呐喊助威,场外加油,学校宣传组亟须稿件播送,我就布置班上非参赛学生以《运动场上美的一角》为题写篇报道,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全校师生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文章写得有血有肉,在比赛中产生了鼓动作用。
这类题目能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确实是生活的反映和工作的需要,是有所作为而作,有东西可写。同时由于情境的作用,容易激起感情的波澜;再则教师只规定题材、体裁,不把题目出得太死,使学生的灵活性与教学的计划性统一起来。由此可见,命题如何,是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
另外,命题还要与课文同步,教哪个单元,哪种文体,则结合该单元的文体知识进行命题,这样教与学的收效尤其明显。如教散文单元,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于是出现了像陈思怡同学所写的《又是一年清明时》这样的好文章;教《背影》一文,要求写《忘不了你那张脸》等等。设计出这样紧扣课文的命题,学生以前那种读书没目的、写作无指南的苦恼没有了,那种敷衍塞责、读而不思、思而不用的坏习惯克服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就在这读读写写中得到了提高。
二、重视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分为写前指导和写后指导。写前指导除了抓好材料积累和开拓思路这两个关节点外,还要重视取舍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在诸多材料的面前学会取舍,哪些是重点材料,哪些是辅助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些干脆一字都不写。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材料之间的比较,选取那些能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摒弃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尤其是议论文,更应主意这一点)。
写前指导,是写作经验的借鉴,侧重于解决应该怎样写;写后指导,是写作经验的吸取,侧重于解决不应该怎样写;如果说写前指导是“防患于未然”,那么写后指导则是“亡羊补牢”。写作指导常见的方式,就是在学生的习作上加评语和课堂上统一讲评两种。习作上加评语,一定要中肯,切忌泛泛而谈,使学生摸不着头脑;课堂讲评,要帮助学生侧重解决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因为面面俱到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三、 学生自行修改
这是写作上的最后一道程序,根据教师的评语和课堂上的评讲指导,学生之间进行互检,然后再进行修改,修改后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就会在比较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学生写老师改的旧框框,革除了传统批改中反馈信息不精确不及时的弊端。
以上这些构成了全程作文的独特优点:它是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训练,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得较快,同时听、说、读的能力也相应得到锻炼与提高。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