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晨,沈 洪,邵慈慧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基于硕士点建设背景下我院机能实验教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胡 晨,沈 洪,邵慈慧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医学机能实验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教材、实行先进教学模式和考核标准、融入职业素养培养,可加深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为医学课程学习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实验教学;机能实验学;研究生教育
2002年,我院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3个学科实验课程整合为机能实验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口腔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独立开课、独立考核。10年来,我院从大专教育发展到研究生教育,要求我们必须紧扣培养目标,进行与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本科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我们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我院实际,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学科间交叉渗透明显增多;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初步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训练了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初步建立了一套融知识、能力和素质测试于一体的考评模式。
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门课程教学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予以探讨。
教材对实验教学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系统性强、表达准确、简明易懂、技术新颖、覆盖面广的机能实验学教材,可以让学生较快掌握实验内容,对实验目的、原理和过程了然于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而由浅入深式实验安排对学生进一步科研探索具有良好引导作用。目前,我院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是2010年由陆源联合省内部分医学高校专家编写的《机能学实验教程》(2版),包含机能学常用仪器、动物实验技术、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模拟实验、探索性实验等内容。本书虽覆盖面广、内容多,但使用后发现,在部分综合性实验介绍中对“三理”内容融合的较少。比如“家兔呼吸运动调节”实验中,观察指标为增大无效腔、降低氧分压、增加H+浓度、刺激迷走神经等生理学指标,却没有适时观察一些药物对呼吸的抑制或兴奋作用。若注射一定剂量吗啡,观察家兔呼吸抑制、缩瞳作用,届时教师可以引导复习吗啡相关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吗啡药理机制的理解;也可以注射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观察家兔呼吸曲线的变化,并阐述该药在呼吸衰竭、麻醉药中毒急救等方面的用途。
此外,本教材内容与实验室现有设备存在不同步现象,比如教材介绍的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为 MedLab、PcLab、RM6240,而实际上80%以上的实验是采用BL-42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这使得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脱节,削弱了教材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因此,应根据课程具体实施情况,由相关人员对教材进行修正和调整,编写出一本适合我院机能实验学课程的教材,是当前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的任务。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1)阐述BL-420系统相关原理、使用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等;(2)项目编写应体现学科间的融合,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综合性;(3)为适应我院硕士点建设背景下科研要求的提高,除传统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对象外,增加实验设计、生物信号采集和处理、统计学分析、科技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方法介绍等内容。如此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课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使其科研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院师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能实验学任课教师由生理学与药理学教师兼任,没有专职教师。目前教学团队由副高级教师4人,中级教师2人,实验员2人组成。教师少、学生多,教学任务繁重,配套制度及政策缺乏,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教改进程和效果。
随着我校教学水平与办学层次的明显提升,建立一套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完善的师资管理制度,是当前教改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学校领导应对参与教学改革教师的业绩和水平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在政策制度上可以考虑给予适当倾斜,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机能实验室应对任课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定期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讲座,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也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活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再次,解决师资问题,确定是聘请相对固定的专职教师还是把教学任务分摊给各相关学科承担,对此我们可借鉴一些改革比较成功的兄弟院校经验,取长补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政策方针后[2],我们积极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求学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开始机能实验学课程学习。该阶段学生已完成多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学习并具备一定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力,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师生谈话等方式解决问题。根据该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开设设计性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设计性实验教学周期为5周,这期间要完成选题、购买耗材、实验、结题等任务,教师只能选择一些简单而短时的实验指导学生完成。而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同,仅依靠设计性实验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对科研活动的需求。
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应把一些品学兼优、对科研有兴趣且有考研意向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科研兴趣小组,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选择课题,一般3~4人一组。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询文献资料并学习科研实验设计、撰写科学论文,并让学生作为实验助手参与整个科研活动的准备、预试、实验、数据检测等。若学生论文论题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实验设计合理,教师指导修改后鼓励其发表。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增加了对整个科研活动过程的了解。这种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不仅对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有促进作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医学职业素养指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是医德医风、人道主义、专业水准3方面的总和[3]。其中医德医风是指医疗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人道主义包括尊重他人,具备同理心和同情心;专业水准是医师和医学生都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技能伦理修养及法律知识、沟通能力。
当今社会,公众对医疗从业者职业素养的期望越来越高,医学专业研究生将来除从事临床工作外,还有可能成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等,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因此,职业素养教育应该贯穿于医学本科教育的始终。以往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只兼顾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没有将职业素养培养很好地融入。今后,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职业素养培养。
4.1 实验动物伦理
机能实验学实验对象主要是实验动物,在教学中进行动物实验伦理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医学职业素养、人道主义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4]。医学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敬畏生命,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以挽救生命。
实验动物为人类医药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对实验动物应该怀有一颗悲悯、仁慈、感恩之心。教师应告知学生按照正规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动物处死、解剖、尸体回收等,切忌恶意嬉戏伤害动物。同时,要宣传国家对实验动物的管理条例或实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及“3R”原则,即采用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方法保证动物的福利。
4.2 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医疗队伍是一个整体,有分工与合作,工作中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医学理论教学往往以大班授课和个体自学方式进行,难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5]。而机能实验课是4~6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大型实验项目,实验成败关系到本次实验的成绩与本组的荣誉,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根据能力互补及男女生搭配原则分组,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分工,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对本次实验配合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以增强学生团队荣誉感。
考核作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学生学习信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院机能实验课以往没有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许多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不愿动手,实验报告有抄袭迹象,这不符合机能实验学教学目的。于是,建立一套公正客观的融知识、能力和素质测试于一体的考核体系迫在眉睫。
经过几年实践,我们摸索出一种分专业考核模式。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最终成绩为:平时考核(10分)+实验报告(40分)+实验操作技能考核(30分)+实验基本理论知识考核(20分)。其中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出勤率、上课态度;实验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形式多样,内容是实验课涉及的基本知识、原理、结果,实验过程中异常结果的分析及对突发状况的处理等;实验操作技能考核采取现场抽签方式,教师和学生一对一进行考核,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熟练度与准确度综合评分。以上4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基本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
而对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实验教学增加了28学时的设计性实验内容,最终成绩为:平时考核(10分)+实验报告(35分)+实验操作考核(20分)+设计性实验评价(35分)。其中设计性实验评价为学生自己提出选题,教师根据选题的可行性筛选出4~8个分组进行实验,最后根据选题完成情况、科学意义进行综合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为他们以后的临床工作或考研打下坚实基础,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一致认可。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把课程要求和考核方式告诉学生,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从行动上重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以上仅是针对我院机能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明显问题进行了的探讨,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收获改革成果的同时,也将发现一些新问题。总之,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促进机能实验学教学更快更好地发展,以满足新环境下医学教育的要求。
[1]李颖.对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5):728-729.
[2]夏定元,徐华中,李琦,等.构建基于问题研究的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8-9.
[3]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836.
[4]贺芳,孙小娅,董美蓉,等.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0):1210-1212.
[5]潘振宇,王红梅,汪旭明.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0):1013-1015.
G420
A
1671-1246(2014)19-0008-03
注:本文系湖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Y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