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应该“名”起来

2014-03-19 19:38严育洪
江苏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名师成员

严育洪

“名师工作室”的启动,标志着从班级授课制的教师培训,开始尝试以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手拉手式的教师培养,更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愿选择和自主活动。该如何建立好“名师工作室”呢?

一是“名师工作室”应该有名分。在地位上、制度上、经费上、评价上有政策的保证,有政府的支持,让“名师工作室”能够名正言顺地开展活动。

二是“名师工作室”应该有名称。它既是一种组织,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思想。它是团结一批有相同志向的骨干教师的合作组织,也是张扬和宣传以领衔人为核心的一批名师思想的阵地。所以,“名师工作室”应该以领衔人的名字命名或者以领衔人的思想命名。

三是“名师工作室”应该有名气。它是一个不寻常的学习共同体,其进步不仅体现在工作室成员取得了多少成绩,还在于工作室的成绩获得了多少人的认可,也就是工作室的知名度有多高。

四是“名师工作室”应该有名产。它应该有自己的主流思想,有自己的研究基地,还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些是“名师工作室”的名片,不同的“名师工作室”应该有不同的特长,于是也就应该有不同的特产。

五是“名师工作室”应该有名流。它不能流于普通,工作室所要的人不能是一些普通的人,应该吸收一些有智力、有能力、有耐力的同志,工作室所做的事不能是一些普通的事,应该研究一些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并能够最终产生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名家。所以,“名师工作室”不仅是“聚集名师的地方”,而且是“推出名师的地方”。

“名师工作室”属于一种高平台运行的教师培养机制,该怎样开展好“名师工作室”活动呢?

一是“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不仅会“教书”,而且会“读书”。名师应该是教学的能手,“名师工作室”首先应该基于课堂。因此,“名师工作室”活动应该多上课、多听课、多议课、多赛课,把名师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中体现出来。除此,名师不能只会教书,而且要会读书。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底蕴。要让读书成为名师成长的精神食粮。

二是“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不仅会“交流”,而且会“交锋”。因为“名师工作室”是一个组织,成员之间要多交流读书体会、教书经验、在教育教学中或外出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获得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贡献出来,与每一个“名师工作室”成员分享。除此,“名师工作室”成员还要会相互交锋,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在不同观点的争辩中迸发集体智慧的火花。

三是“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不仅会“创造”,而且会“创作”。只会上平常课的名师只能算是及格,优秀的名师还要会创造。一是敢于上别人不敢上的课,开创公开教学之先例;二是敢于上别人不这样上的课,开创课堂教学之新路。再进一步说,只会上课的名师只能算是良好,优秀的名师还要会创作,善于把自己的思考和思想写出来,不仅在自己的“名师工作室”里交流,还能在更大范围的研讨会上发言交流或者在报刊媒体上发表交流。

四是“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不仅会“演说”,而且会“立说”。“名师工作室”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招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是思想的实践者,也应该是思想的宣传者,还应该是思想的完善者。所以,每一个“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都应该是思想家,是演说家,为“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思想的推广而出谋划策和奔走相告,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更多教师的认同和支持。“名师工作室”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有一套丰富的活动资料,有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并能够著书立说,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学术影响力。

五是“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不仅会“分享”,而且会“共享”。“名师工作室”不应该只是工作室内几个名师的发展,还应该有辐射功能,通过名师与下一层次骨干教师的师徒结对,带动名师所在学校更多教师的共同发展。所以,“名师工作室”开展的活动可以邀请活动举办地的教师和工作室成员的徒弟积极参与。可以开展一些诸如“我眼中的名师”“我与名师同上一节课”“我与名师对话教学”等互动活动。

总之,“名师工作室”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的工程,也是一个需要花费财力的工程,说说简单,做起来却不简单。不管如何,作为一个名师,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样一件造福教师、造福教育、造福学生的大事。■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名师成员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两只挂钟
浅议"名师"
我家的新成员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课题组成员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