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晓丹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是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现在苏教版的思想品德课虽然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分为了“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还是思想品德课,对于班主任来说,能否利用好思想品德课这一主阵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少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朦胧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要让低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养成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讲究教学方法。
我认为要上好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寓教于乐,形象地讲清观点
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如通过活动、游戏、插图、参观等,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具体有这样一些做法:
1.精心创设认知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创设情景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多的是将教材表达加以改变,形式为只有事实情节而没有结论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以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2.精心设计问题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否保证学生对每一节课的道德观点认识到位,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依据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规律,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如果教师上课时,提问和小结都很随意,就会影响学生对道德观点的理解。我的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几个有层次的问题、几个有层次的小结。采取提问——小结——再提问——再小结的这种形式,使问题逐步加深,使认识逐步升华,加深理解。
3.精心选取最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实际对待
我们一贯提倡,思想品德教学务必求实。所谓求实就是我们的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符合学生思想、行为的实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学观点才能让学生所接受,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但是过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一味地说教,忽视学生实际现象比较普遍的存在,这也是造成学生课堂上谈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又是老一套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学“品德与生活”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如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如果要学生说一下今后在哪些方面要注意安全?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注意安全的方面要说一天也说不完,说了那么多有什么效果?倒不如选取普遍反映学生实际的一个例子让学生分析透彻。比如向学生提供个别同学上下楼梯不守秩序,不注意安全的情景,让他们分析其后果,分析这些同学这样做的原因,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会出问题吗?把这些分析透了,学生就懂得了注意安全的意义,我们的安全教育就是不怕一万就是怕万一,由此学生自然会辐射到其他方面也要注意安全。如果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取与学生的安全最密切的一件事,提醒全班学生应该怎样做,教育的实效性就会更大。
二、实施情感教育,促进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是道德认识的基础,是趣味性激发道德动机的桥梁,是道德行为的催化剂。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就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池塘;而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必须以情感作为促进学生个人行为的内驱力,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将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1.以情激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思想品德课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教师只有通过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2.以情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是具有感染性,也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感情可以相互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情绪体验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我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奠定基础。
三、加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重中之重。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低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课堂上教师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学生的评论虽幼稚简单,但通过这样一评,表扬了先进,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生明白了是与非。另外,根据低年级学生分辨能力低的特点,经常向他们讲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学校中的好人好事,让他们学有榜样,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能加强学生自我行为训练,达到了“品德与生活”课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
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只有真正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关系,做到明理、动情、导行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做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