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文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主题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显著成效,文章从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作用为出发点,对主题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 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59-01
1 主题式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以主题为中心,围绕着一定的教学内容而开展的,在学习的理论、系统的理论与教学的理论这三种理论的共同指导下,利用教学的主题为主要的纽带,在其中的各个要素间的联系、作用与协调下所进行的教学模式就是主题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与学生一定要双方面地进行发展与适应,这样才能够完善教学主体的心理结构。我们要在对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对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设计出灵活的主题形式,选择适当的主题方法与主题评价,同时还要选择开放的主题活动,这样才能够使片面的知识结构被彻底地打破,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建立一个动态的知识图景,进而才能够达到主题教学的目标。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主题模式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现今我国高中生的思维概括性很强,同时其逻辑思维、理性思维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高中生的这些特性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一种开放的、合作的与探究的环境中来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我国的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有限的教学设备。我国教育发展出现了区域不平衡的特点,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分布也不够平衡,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落后的地区,有限的教学资源是其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同时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安排也不够合理,对于其教学资源的管理也不够规范,这样就会造成我国教学资源的紧缺。
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使各个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有所缩小,同时还能够对教学资源与教学设备实行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
3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主题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3.1 要立体化地对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
完整而全面的教学主题包括横向与纵向两种形式。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其内在的运行机制需要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教学主题。我们要对教学的设计与教学的过程进行重点的关注。立体化的对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就是要在横向的主题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在纵向上合理开展的各个元素都进行关注,在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使横向上所运用的主题元素的要求有所体现。
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
3.2 选择新颖的主题
以主题为中心与纽带而开展的教学就是主题式的教学,在这其中教学的主题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灵魂。对于主题的选择我们所要注意的是其是否能够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它是否能够使学生学习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因此我们对于主题的选择主要在于其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选择主题时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近的的主题,要确保所选择的主题能够是学生们所了解并感兴趣的,同时还要确保学生对所选择的主题有一定的疑惑,这样就能够利用所选择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所提升。
教师要把所选择的主题应用到教学的情境之中,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兴趣与价值取向都得到充分的反应。
3.3 使学生能够沉浸在教学的过程之中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所选取的主题是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是当前的很多教师都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这样就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变得很乏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于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减弱,甚至厌倦了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用主题式的教学就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地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再通过主题式的教学模式来使学生融入到其模拟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都能够沉浸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之中。
使学生沉浸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就一定要教师转变其教学观念,同时还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建立,并且还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我国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以统和性的、全面性的、探究性的、联合性的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能够为高中生提供一个模拟的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之中转变其自身的学习方式,这样能够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
(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参考文献:
[1]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2]王洪席,郝德永.新课程背景下主题式课程模式开发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