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探析

2014-03-18 13:17:22马定松向泰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宗教信仰

马定松 向泰

摘 要:宗教信仰是人们在特定的宗教情境中产生的一种独特情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行为。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宗教作为一种心理需求满足了人们内心的需要,是信教徒的精神寄托。通过分析,探讨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

关键词:宗教信仰;心理功能;情感宣泄;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09-02

宗教信仰指个体对某种特定宗教和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提到宗教信仰人们不禁会将其与消极、逃避、虚幻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源于孤独、恐惧和无能为力之感,他认为宗教阻碍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宗教信仰者是逃避社会现实的心理不健全者[1]。然而荣格十分强调宗教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宗教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宗教不仅能治疗个体心灵的痛苦,而且能治疗心灵痛苦引起的肉体疾病,宗教是个体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1]。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阮冶等人研究发现一些宗教教义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身心健康[2]。宋兴川等人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精神信仰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作用[3]。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必定有其心理机制和功能。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进行分析。

一、情感宣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不断压抑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和精神压力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宗教作为一个安全、可靠的载体为个人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

首先,信教徒通过在神灵面前虔诚的朝拜、祈祷、许愿等人神对话的方式尽情地宣泄内心的情绪及愿望,使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得以释放,精神得以寄托,身心重新恢复平衡。其次,除日常的朝拜和诵经外,宗教活动和宗教节日也是信教徒皈依宗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宗教仪式上,通过在神灵面前尽情地哭泣和倾诉,将自己内心的痛苦、愤怒、委屈甚至过错、悔恨通过宣泄和忏悔等方式表达出来,因为他们深信神灵会理解、原谅、宽恕和帮助自己。现代研究表明,哭泣和倾诉能将不良情绪产生的化合物释放出去,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1]。再次,宗教节日中通过载歌载舞的狂欢,在娱乐神灵的同时,使其身心达到极度愉悦,节日中人们可以尽情地宣泄和释放来自然、神灵和社会的各种被压抑的情感,缓解其对生活的倦怠和压力[4]。

二、社会支持功能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的社交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其进行帮助的行为。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行为和精神上的安慰、理解、尊重等体验。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5]。宗教信仰的社会支持功能体现两方面,首先,宗教的社会支持源于宗教团体,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加强了信教徒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慈悲、正义、谦虚、善良等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此外宗教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和睦的相处,大家互敬互爱,相互鼓励和支持,处于温暖而美好的宗教氛围中,内心得到满足的同时,隔离感、孤独感、自卑感等消极情绪得以消除。其次,宗教的另一社会支持功能表现为心理慰籍。它是一种心灵的安慰,能排解宗教徒现实生活中的伤痛,它通过各种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在神灵的帮助下,唤起宗教徒内心积极的宗教体验和宗教情感,使其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从而摆脱现实的困扰。神灵的无条件接纳和陪伴满足了信教徒归属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和爱需要。此外,坚信神灵冥冥之中的保佑和庇护,以及对死亡和最终归宿的美好解释让信教徒能够超然地面对一切,内心获得宁静。

三、身心调节功能

宗教的心理调节作用,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宗教仪式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西方学者把这种心理的调节功能称之为信仰治疗[6]。通过虔诚的笃信神灵,并通过修道、修身、修心等形式进行人神对话,达到人神交融的境界。当个体心理失衡,深陷痛苦时通过寻找宗教今生和来世的福音获得内心的平衡。此时宗教成为个体超脱世俗,消除烦恼的精神支柱,它改善了人们的消极情绪,使其变得乐观豁达,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

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可通过修心达到修身,亦可通过修身进行修心。个体虔诚的笃信神灵,相信神灵定能助其排忧解难,甚至消除病痛,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可以通过个体的心理对躯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不断强化的积极自我暗示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影响到生理,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活力,可提高个体免疫力,并由此减轻甚至消除病痛之苦[7]。此外,虔诚的信仰宗教会减轻或消除个体的病痛,特别是宗教的修持佛法,通过清静养心,往往能把修持这的心态调节到非凡的极佳状态,能使人由修心达到修身强身的目的[6]。如“禅定”是佛教的一种修持佛法,其特点是“静心”,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静坐。初级的静心可以起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则伴随着注意和意识范围的缩小,可以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明的“涅磐境界”[8]。此外,佛教中的气功也是调养身心的重要方法。中医学认为气功可以通过调神来达到气机调畅,防治疾病的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气功是一种通过自我暗示来调整心身功能以防治疾病的自我锻炼方法。

总之,宗教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的思想,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式,它体现了个体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需求。宗教信仰满足了个体情感宣泄、社会支持的需要,使个体达到心身和谐,恬淡从容的境界。因此,從心理学的视角对宗教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方向,使其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董西彩.宗教信仰:一种心理的逃避还是超越[J].论坛,2004,(4):54.

[2] 阮冶等.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心理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19-21.

[3] 宋兴川,金盛华,李波.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

[4] 马定松,秦竹,等.傣族泼水节心理调适作用及其心理机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0).

[5] 楚更五,秦竹.医学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6] 张敬悬,翁正,刘桂花.宗教文化与心理卫生[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6,(1):14-16.

[7] 马定松,秦竹,陈平,张奇.傣族、汉族群众抑郁状况比较研究及原因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2).

[8] 刘俊明.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思想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7).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宗教信仰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武汉市养老机构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23:01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57:00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4:35:09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试论高职志愿者的职业指导及社会支持对策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0:16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48:50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环球时报(2015-12-10)2015-12-10 10:36:27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创意与设计(2015年6期)2015-02-27 07:55:58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