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玉梅,翁心华,瞿涤,张文宏
自2006年转型为学术性期刊以来,在主编、编委、外审专家、作者、读者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已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的A类(权威)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知网、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等收录。
面对日益出现的微生物与感染领域的多种新问题,2013年12月第二届编委会换届成立,由闻玉梅、翁心华担任主编,瞿涤、张文宏共同担任执行主编,在保留与发挥老编委作用的同时,吸纳了活跃在学术第一线的科研、临床、预防医学、疫苗学及人畜共患病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新的编委会将引领本刊在报道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及解决新问题上开创新的局面。
促进学科交叉,与多学科协作解决本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本刊的宗旨所在,因此本刊将继续关注人与动物的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预防医学以及药学间的学术交叉,秉承“一体化健康”的理念,宣传微生物学领域研究向临床转化的成果以及与感染发病机制相关的微生物基础研究进展。任何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如果缺乏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就会成为无本之木。2013年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就是一个从临床发现未明原因的重症感染后,我国科学家进一步以病毒学、免疫学、结构微生物学、疫苗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迅速查明病因、明确发病机制并制定合理防治对策的经典案例,表明了我国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生后10年来微生物与感染相关的多学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迅速探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因、病机、传播方式与途径,很快控制了疾病蔓延,在国际上获得了充分尊重和认可。
在新的一年里,本刊将坚持以学术为引导,提升质量,提高杂志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促进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关注微生物学与感染学的发展趋势,站在研究前沿,及时刊登微生物与感染相关领域的重要进展、热点与难点问题。结合学科研究前沿和社会关注热点,无论是常见的微生物学基础研究,还是与人感染性疾病、人畜共患病、动物感染等相关的病原学研究,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或者临床型的研究均可在本刊发表。
为了集中体现某些关键领域的研究进展,我们策划了相应的专题,邀请专家撰写特约专稿,并组织相关的学术活动。2014年将重点推介一些重要的微生物基础与临床相关的专题,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人畜共患病的研究、病毒与肿瘤的研究、细菌生物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专题。传统的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耐药细菌与病毒的研究、真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与临床密切相关感染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分析方面的进展等都将逐步刊登,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为了提升研究的水平和实用性,本刊将开设新仪器及新技术应用专栏,由具有使用经验的人撰写新仪器的使用体会,其形式为在介绍技术的同时讲解有关技术在应用中的注意点和优缺点等实际问题。此外,根据需求,我们将开设医学微生物学和感染学教学研究论文,以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本杂志将充分利用网站(http://jmi.fudan.edu.cn),发挥媒体功能,及时提供社会关注的严重突发传染病的专业知识,以扩大学术影响,为健康服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临床、预防医学、人医及兽医学科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向读者开放,网站上可免费下载本刊发表的有关论文。
在新的一年里,希望通过本刊全方位、一体化研究成果的宣传,提升我国在微生物与感染领域的研究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和深入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