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同声传译动态研究*
——“同声传译认知语用研究”解读

2014-03-18 12:54:16
外语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司徒译员语境

高 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翻译研究

开启同声传译动态研究*
——“同声传译认知语用研究”解读

高 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同声传译认知语用研究调解早期口译研究不同途径之间的矛盾,但其跨学科性和复杂性引起许多争议。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单一学科维度进行探讨,本文拟结合同时期认知科学的发展语境,分析代表学者司徒·罗斌的系列作品,阐明其语言与认知加工的理论观点,指出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对同声传译的研究带回到语言研究的层面,开启同声传译语言与认知共同发展的动态研究之路。

口译;口译研究;同声传译;认知语用研究

1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末,Robin Setton撰写了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acognitive-pragmaticanalysis一书,在西方引起震动,其跨学科性和复杂性也引起不少争议。为了深入认识和强化认知语用在同声传译研究中的作用,我们拟结合同时期认知科学的发展语境,解读司徒·罗斌的系列研究成果,探讨同声传译本体研究的发展轨迹。

语言和认知在早期的同声传译研究中各自独立,上世纪70年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将这两个途径进行融合:在研究同声传译认知过程时用语言作为测量标准。由于受到同时代语言学发展的影响,这种研究认知的语言工具主要限于词汇和语法结构内。80年代,在Sperber和Wilson的影响下,语言学界兴起关联研究热潮,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给认知科学打下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Sperber & Wilson 2001:F23)。他们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发展了格莱斯(H. P. Grice)70年代提出的合作原则,把认知与语言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与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的解码和编码过程相比,该理论增加语境明示-推理的中间动态过程。同声传译虽然并非讲话者与听话者面对面的交际行为,但译员却重建源语的交际效果,保留面对面交流中动态攫取语境的过程。由于同声传译的特殊交际形式使其比其它语言形式的运用能更明显地表现明示推理的过程,因而同声传译研究可以作为关联理论研究的理想对象(Setton 2006:376)。司徒·罗斌开创的同声传译认知语用研究途径借助关联理论彰显语境的动态作用,并与其框架语义学、心智模型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一起作为理论框架,建构同声传译认知-语用动态模型,开启语言与认知共同发展之路。

2 质疑静态研究 开启动态研究

尽管编码和解码是同声传译信息加工心理学途径的研究重点,但Moser-Mercer和Gile也涉及语境层次。Moser-Mercer的模型体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语境与信息加工的交互作用(Moser-Mercer 2002:152-153),Gile的顺序模型包含百科知识和实时知识两种语境类知识(Gile 1995:103)。对于该研究途径而言,语境仅是静态表现在加工模型中。多数信息加工心理学学者在研究同声传译时将解码和编码过程分解为若干子过程,并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受限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量化实验方式,许多分解后的过程及其与语境的交互作用难以得到验证。同声传译认知语用学者质疑这种研究方式,认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途径的研究对象选择不当,将同声传译过程分为若干子过程的研究方法不可取,因为口译过程中的许多程序相互联系,不便割裂。认知语用学者对直接借用心理学模型的方法也提出质疑,认为就此生成的同声传译模型过分简化,缺少语料证实。借用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同声传译的复杂过程。认知语用学者批驳通过比较语言表层单位研究同声传译同步性的方法,不赞成在缺少语境研究的情况下探讨同声传译认知过程。

释义理论的整体研究方式、语料研究方式以及对语境和语外知识的一些阐释得到司徒·罗斌的认同。但是他也发现,释义理论主张的纯理想化的研究忽略认知加工过程。他从发展的观点分析释义理论,指出其缺陷:缺少语境论证、建模和最新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充实等。此外,与释义理论不同,司徒·罗斌不是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而是为了研究同声传译中的语言和认知问题。他发现,许多早期研究出现误区的原因在于缺少研究与语言和认知加工的关系,尤其是忽视语境研究。

2.1 同声传译的认知中间表征

认知语用研究发现,认知科学证明话语加工的中间表征(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是必不可缺的程序,它存在于中心加工而不是输入和输出等外围系统中。司徒·罗斌意识到释义理论的脱离语言外壳现象与认知科学的中间表征过程具有相似性,便将研究的重点定位在中间表征的具体过程上。认知科学的中间表征只研究日常交际行为,而同声传译的交际行为具有一些特殊性(Setton 1999:68-69)。

在日常交际中,每位交际者都只具有一种交际身份,司徒·罗斌将其称为一级交际(primary communication)。有译员参与的交际属于次级交际(secondary communication),译员具有讲话者和听话者双重身份。同声传译的时间要求使译员在中间表征时只能依靠对命题表征的短期记忆和心智模型,译员只有通过解码、推理、译码等中间表征过程才能让次级交流的听话者得到与一级交际听话者相同的心理效果,这种中间心理过程即中间表征,是司徒·罗斌研究同声传译过程的重点。司徒·罗斌认为,同声传译的中间表征需要大量的动态语境信息,在他建构的认知语用视域里,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而不是广义社会语境。框架语义学把“框架”(frame)视为“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观念”,是“某个物体或事件的典型”,是“纯语言知识和概念知识之间的一个接合面”(朱永生 2005:130)。根据该理论,语篇可以自动唤起译者储存在记忆中的结构性概念,这种概念不再局限于句法语义本身,它包含整个相关的认知环境。司徒·罗斌依照框架语义学,用同声传译模型表现句式形成所需的信息和相关概念信息同时提取的过程。框架语义学与关联理论都强调理解、推理过程中语境的作用,认为使用与语篇相关度较小的语境所需的努力相对较大。他综合使用这两个理论描述同声传译听辨理解过程的原则和机制。

上世纪80年代,Johnson-laird提出心智模型理论,认为演绎推理是根据前提信息的语义特征建构心智模型来实现的,这一观点打破了心智逻辑理论(mental logic theory)的推理是在语法层面依靠推理图式和逻辑推理的观点。心智模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司徒·罗斌研究的同声传译问题非常类似,都是中间表征的形式问题。心智模型理论认为,中间表征以命题表征、心智模型和图像3种方式存在。其中,心智模型是最复杂的认知表征,它源自话语或其它概念的命题表征,旨在理解各种经验的知识结构,而命题表征是解码和语法分析的结果。心智模型存在于工作记忆中,在命题表征完成前就开始建构,并在与语境的互动过程中修正或重建。命题表征的抽象程度高于心理模型,但是由于心理模型是真实或想象中的事件状态的模拟表征,与被表征的事件有近似的状态,比命题表征较容易储存和传输。司徒·罗斌认为,心智模型理论能够更好解释释义理论的字面翻译和释义假说及同声传译的中间表征的省力诉求。心智模型属于“模拟”类型,能说明同传译员短时间段内对传译话语的迅速适应性和不拘泥于特定语言的特点,而直接用源语的表层结构形成的命题表征,在进行传输时属于“数字”类型,其效率远不及心智模型的模拟传输。心智模型遵循这种经济性原则能够对同声传译的中间表征快捷性和语义输出的简约性提供很好的解释。

2.2 同声传译的关联性:译员的累积性推理与再明示

同声传译交际活动主要依靠两个变量:语言刺激信号和认知语境。译员理解并模仿讲话者的信息意向性,形成另一套语言刺激信号,在译语听众中形成类似源语听众的认知效应。在这个过程中,信号和语境都发生变化,译员为取得既定的传译效果,一方面要服从并顺应语境变化,另一方面要掌控信号转换。作为听者,译员只能通过推理重建语境,通过在线加工的累积增量过程一步步建立并修正。这种增量式推理是司徒·罗斌在奥特曼和斯蒂曼的研究(Altman & Steedman 1988)基础上对同声传译推理的新阐释,它解决了句法不同的语言之间传译是否具有困难的问题。增量式推理说明译员在接收到相关的逻辑、主题和语用等信息意义时就已经开始加工,在出现语义表征后边听边理解,无需等到语句完成或者关键的动词出现后再传译。该观点支持释义理论的同声传译不受特定语言和句式结构约束的论点(Setton 2006:374-389)。

作为讲话者,译员不知译语听众将在何种语境中加工自己的传译和产出。所以,译员在传译时要预测听众可能使用的语境,使用关联理论建构刺激信号,引导听者准确、省力地理解讲话者的意向性。刺激信号可分为概念性和程序性两类。其中,程序性的联系语可操纵概念信息,对译员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不同语言的隐含和明示不同,不同语言的听众从解码和推理得出的信息也不同。为了达到明示与内容上的平衡,译员主要依靠语篇的逻辑提示了解讲话者信息的权重和他期望的表达方式(Setton 1999:11)。由于程序信息与句式、词语结构相互交织,在重塑成译语时必须从局部和整体上寻找合适的程序联系词,此过程与初级交际略有差别,司徒·罗斌称为再明示。对语境和刺激信号两个变量的控制属于译员的技能,因为译员须要快速大量启动特定的词汇和百科知识,在线协调听与说且排除源语对译语的干扰,还要对可能的语义、语境情况形成预测性表达(Setton 2006:385-386)。鉴于同声传译在时间和在线加工的特殊性,译员只能最大限度地从第一交际行为中推理,获取语境信息,并在认同该语境的情况下按照听者的总体情况重建话语。为了达到与源语相同的效果,译员主要采用联系词和韵律进行语用调配,而不采用初级交际中的句式顺序和词汇手段。另外,由于有些词特别是言外标记词专属某种语言,在传译时会造成语义流失,译员要利用再明示补偿由于语言转换造成的语义流失。有时,译员的语境会出现缺失,如在会议或发言刚开始或者收到的信息难以完全、清晰地实现语境化的时候,译员或者按照字面传译,或者采用近似词占位的原则,延迟、调整信息输出,等待更多语境信息输入,排除歧义干扰。与Gutt的发现不同,司徒·罗斌指出,同声传译的在线加工只能形成单一的认知语境,理解、表达语境皆用此语境,不能出现笔译离线加工中的理解、表达双重语境问题。

2.3 同声传译动态加工的展现

司徒·罗斌认为,仅仅借用某一种跨学科理论难以研究同声传译这种复杂现象,于是他取用当时颇为流行的几种认知语用理论的精华,组成同声传译模型,展现同声传译加工从输入到输出之间的动态过程。根据Foder的模块化理论,司徒·罗斌这样划分同声传译过程:外围系统,包括视、听等系统,主管感觉登记,其计算和占用的资源独立于中心加工程序;中心加工程序是非模块化的,它的运转要依靠分析输入。该模型的核心是由汇编器和执行中心组成的中心加工系统。比较而言,心理学和语言学对认知加工外围系统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在输入和输出等方面已经达成很多共识,司徒·罗斌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模型建构中。作为加工中心的汇编器,主要负责语法分析,借用关联理论、框架语义学的推理研究,与汇编器双向联接的工作记忆则使用心智模型和理解容量理论的研究成果。

由于语言学、心理学和交际理论没有一种能够解释同声传译的复杂过程,于是,司徒·罗斌整合一些经典理论中的部分语境互动研究成果,融入自己对同声传译的观察,细腻地展现同声传译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从词、句法开始一直到语境,他使用乔姆斯基“管约论”中的词、句法分析(Setton 1999:66-97)。词项在语义层面自动激活的是Fillmore的各种框架,包括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百科知识,这些框架组成Searle交际双方共享的交际背景。然后,在汇编器内用关联理论进行语法分析,话语信息以心智模型的形式储存在适应工作记忆(adaptive memory)中。模型将汇编器与心智模型相连,这是由于它们具有兼容的表征语言。心智模型中的知识源自知觉和概念,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可以视为带有某种态度的系列命题,而汇编器中加工的模版话语能够适应这些命题。司徒·罗斌模型执行中心的作用凸显同声传译听与说的独特性,执行中心除了具有人为的协调作用外,还有次级语用加工的作用,在理解中对于命题与讲话者意图进行有意识的比较,并推理判断。在司徒·罗斌的同声传译模型中,执行中心是唯一能够全面负责输入控制的程序,主要功能有次级语用汇编,以听者为导向加工,对讲话者意义在传译中受到的稀释进行补偿和输出速度、音量控制等。他认为,加工语境多来自译员的会前准备和临场积累,语境化是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无意识的原因是同声传译与一般类型的交际活动一样,都是从心智模型出发自动根据语境寻找关联性。有意识的语境化在于译员知道语境有助于命题形成,因此根据会前准备和前期发言实现语境化,语境的形成会推动译员的推理明示过程。

3 研究冲突的调解:语言与认知的共同发展之路

早期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途径曾经遭到释义理论的反驳,持信息加工和神经生理学观点的学者后来质疑释义理论的研究方法。此后的20年,两种研究途径陷入相互不交流的尴尬境地。认知语用研究分析和调解几种途径之间的矛盾,把同声传译研究带回到语言研究层面。但是,认知语用研究并没有停留在早期信息加工研究途径的语法和语义层面上,而是引入语境概念,强调语言与语境的交互作用。司徒·罗斌的最初研究问题(P1)源自于对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的思考(Setton 1999),而这个问题恰恰是释义学派理论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二(P2)。研究问题的重合反映出理论之间的承继关系和他对释义理论核心观点——脱离语言外壳和口译中介性观点的认同。弗德将思维语言与符号计算结合起来,认为表征形成一种类似语言加工。这给了司徒·罗斌许多启示(Setton 1998:191):在信息输入后,各种信息结合在一起表征成一种可不断追加的“通用语”,供表达使用。这种通用语具备语义、语用、概念、逻辑、态度等功能。个体语言能力也是中间语的指标之一,这种不依附于句式的中间语与释义理论的语言脱离外壳后的状态较为吻合,司徒·罗斌用语料分析这种状态,进行相关推理。此外,他还发展释义理论的口译中介性思想:将同声传译置于次级交际框架内,借助语言和语境互动,强调专属同声传译的推理和再明示过程;强调讲话者意向性和听者推理在交际中的作用。但是,他没有像释义理论那样否定语言结构因素;相反,在建模时考虑源语、译语语法结构的差异所带来的译员推理与初级交际的不对等问题。

认知语用学研究发现,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缺陷是模糊人、机界限。释意理论也曾提出这一观点,但是没有在理论层面论证。司徒·罗斌对此进行推进,在建构模型时取用认知与语用相结合的方法,从元表征和语言两个方面表明人机区别,语言中特殊现象的推理需要更高级别的元表征。同声传译表达讲话者的元表征,但是同声传译的难度在于元表征的高层次要求,译员可能会较早达到表征的饱和度,给继续传译造成困难。所以,同声传译研究中的研究路径是:研究任务的局部表征和语言带来的挑战(Setton 2002)。

研究方法上,认知语用同释义学派的观点一样:反对心理学式的实验研究方法,认为这种实验研究所用的刺激信号多与真实同声传译不同,属于脱离语境的缺乏启动信息,研究采用的刺激-反应实验多为视-说转换而不是听-说转换。受试多为非译员,与译员加工效率有所不同。此外,司徒·罗斌推荐语料库法,认为内省法不能反映译员非意识层面的处理方法。他认为应采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框架(语言语用或者心理学研究)分析语料库。语境是必需考虑的,因此,他反对用软件自动处理语料库的做法。译语表达开始于源语整个命题出现或完成之前,所以源语与译语词、句法的相似点较少。因此,语料分析应当从语用、逻辑和语义进行(Setton 2003:187),以保证同声传译研究的信度。

4 结束语

认知语用学者在同声传译研究中首次引入语境概念,指出同声传译认知的情景性,将同声传译过程视为认知表征与环境耦合的动态系统,揭示同声传译的具身、情景、并行、在线、协调甚至无意识的加工特点,体现当代的认知观。该途径质疑同声传译静态研究,引入动态语境研究,开启同声传译认知语用的先河。同时,该途径不仅没有抛弃表征研究,而且用模型表现出表征与语境间自下而上的反馈循环,并将表征计算与联结主义研究方法相结合,提出研究同声传译输入的刺激信号的具体方法:通过术语词汇研究认知启动和激活的规律。

司徒·罗斌根据Thagard的科学哲学(Thagard 1996)建构同声传译的新研究方式,用中间表征作为研究切入点,选择同声传译作为研究对象。从缜密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悉心选择所借用的理论。首先,这些理论需要具有语境化观念:要体现认知与语境的交互性。其次,这些理论必须承认认知具有中间表征过程。最后,这些理论之间要有兼容接口。由于司徒·罗斌的研究意图是描述同声传译过程中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所以这些理论分别被用来解释过程中的不同加工,几乎每种理论负责一种加工,鲜有出现几种理论共同解释某一种加工的情况。即使在中心加工系统中出现关联理论、框架理论、心智模型等理论共存的情况,他还是细化它们的功能,分管汇编器、执行中心和工作记忆等几种加工过程,每种功能以一种理论为主来描述。为将各种加工组装起来,司徒·罗斌运用弗德的模块化理论和关联理论对模块化的理解,把加工分成外围和中心两种系统,外围呈模块化,中心系统非模块化,嵌入并与整个过程产生互动,从而避免各种加工理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司徒·罗斌借用的理论与自己的模型融合在一起,对同声传译的认知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然而,受限于同声传译的整体研究水平,该研究仍旧停留在描述性层面上。虽然司徒·罗斌设计的语料转写方法非常全面,包含副语言因素,但是这种复杂性在无法借助软件统计解决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成为限制该研究快速发展的关键。通过语料库分析,他审慎地得出译员意义汇编时一些常出现的加工类型。但是,在缺少大量语料支持的情况下很难提出概括性较强的结论。根据波普尔的科学知识进化理论,经过排错,司徒·罗斌研究的P2仍停留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上。P1与P2的重合说明该研究论题的艰深,也说明大量后续研究推进的重要性。

朱永生. 语境动态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Altman, G. and M. Steedman. Interaction with Context du-ring Human Sentence Processing[J].Cognition, 1988(30).

Gile, D.BasicConceptsandModelsforInterpreterandTranslatorTraining[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Moser-Mercer, B. Process Model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A]. In F. Pöchhacker & M. Shlesinger(eds.).TheInterpretingStudiesReader[C].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2.

Setton, R. Meaning Assembly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J].Interpret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andPracticeinInterpreting, 1998(2).

Setton, R.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ACognitive-pragma-ticAnalysis[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9.

Setton, R. A Methodology for the Analysis of Interpretation Corpora [A]. In G. Garzone and M. Viezzi(eds.).Interpretinginthe21stCentury: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SelectedPapersfromthe1stForlìConferenceonInterpretingStudies[C].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2.

Setton, R. Words and Sense: Revisiting Lexical Processes in Interpreting[J]Forum, 2003(1).

Setton, R. So What is so Interesting about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J].Journal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ation, 2005(2).

Setton, R. Context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J].JournalofPragmatics, 2006(3).

Sperber, D. and D.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Thagard, P.Mind:IntroductiontoCognitiveScienc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6.

【责任编辑王松鹤】

OpeningDynamicStudiesonSimultaneousInterpreting— An Interpretation oftheCognitive-PragmaticApproach

Gao Bi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

The cognitive-pragmatic approach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SI) studies reconciles conflicting theoretical viewpoints in interpreting studies, but its multidisciplinary dimension and complexity have aroused controversial response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s, this paper adopts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o analyze Robin Setton’s publications agains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ognitive science development. By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views,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opening of dynamic studies a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SI studies.

interpret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cognitive-pragmatic approach

H0-05

A

1000-0100(2014)05-0072-5

2013-11-30

*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材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83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声传译能力发展研究”(12BYY021)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同声传译认知加工能力研究”(11YJCZH03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司徒译员语境
《少年冒险王:千年古蜀道的秘密》:救治司徒青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口译中的“陷阱”
英语学习(2017年3期)2017-04-10 23:21:37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外文研究(2016年3期)2016-03-17 12:41:05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天中学刊(2015年4期)2015-08-15 00:51:01
跟踪导练(三)2
"等离女"的春天
现代妇女(2014年2期)2014-11-22 23:59:13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