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4-03-18 09:46
中国扶贫 2014年3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差距救助

“土地改革事关重大,必须审慎稳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要守住底线、试点先行。不论怎么改革,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不能把耕地改少,不能把粮食产能改下去,不能把农民利益改掉。”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近日表示,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一块硬骨头,要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基础,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决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的所谓“逆城镇化”行为。

“去年我们的儿童大病救助资金还有2000万沉淀在账上,财政要收回,难道我们的钱多到用不完吗?事实上,有不少孩子还在等着救命钱,而有的县区却落实不下去!”

——2010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实施细则》,每年投入4000万省级专项救助资金。然而,2013年这笔救助金却只用了一半,为此,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在2014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中途脱稿“发火”。

“对进城农民而言,保留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十分必要。农民全家进城,涉及就业、住房、上学等很多问题,但他们参加城镇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险的时间较短,个人账户积累较少,能够享受到的保障水平低于城镇老居民,工资水平也低,保留这两项权利可以增加他们部分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社会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应让农民“带着集体资产进城”,而不是“净身出村”。

“不少人认为,社会保障最大的不公是公务员与普通企业职工之间的巨大差距。毫无疑问,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确实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但如果冷静客观地分析,我们或许忽略了更大的缺陷,那就是城乡社会保障的‘鸿沟。”

——对外经贸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李长安指出,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是我国当前城乡分割、社会阶层划分明显的主要诱因之一,也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主因之一。他强调,假如没有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不断缩小乃至最终并轨,那么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

“食品类在CPI所占比重过高,往往成为粮食价格被过分打压的一个重要理由,长此以往,对农民极为有害。”

——近年来,食品价格一直被认为是CPI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农产品价格不是通胀元凶,罪魁祸首应是过量的钞票发行。他提出应建立联动指数来调控粮价,而不应单纯为了保CPI而去人为压低粮价,这会损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一些地方对‘吃、拿、卡、要腐败行为无动于衷,让基层群众觉得‘大老虎离我们太远,眼前苍蝇每天扑脸。”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刊文“请您建言”,提出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和诉求表达渠道。之后几天,网站收集到数千条建言,当中不少网友认为惩治腐败的覆盖面应进一步加大。

“在养老服务方面,如果一味地市场化,会出现‘马太效应。因为民间资本瞄准的是中上等收入人群,大概只有20%-30%的老人能够得到服务,而大多数中低收入人口会被排除在外。”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表示,养老服务领域应创造非营利的社会服务的“准市场”,而这需要政府的投资和介入。他强调,在老龄化的前提下,要使中国老人的生活至少还过得去,首要的就是政府不能光想少花钱,而是要加大投入。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差距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水下救助抢险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