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友
2013年12月8日,贵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应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目标;健全对象识别和帮扶的“瞄准”机制,把扶贫资源瞄准真正需要帮助的帮扶人群。
这吹响了贵州瞄准贫困农户进行扶贫的进军号。事实上,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示范区,贵州省在进行大区域扶贫的同时,也一直创新瞄准机制,探索扶贫到户到人的精确扶贫模式,让贵州扶贫开发从“漫灌”向“滴灌”迈进,让广大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
深冬时节,浓雾笼罩着雷公山腹地的小山村——陡寨村。早上9点,村民杨光跃将鸡饲料倒进鸡槽后,开始“咯咯咯”的吆喝,林下养殖的400只鸡从不同方向跑来,争相抢食。杨光跃乐呵呵地说:“要是没有园园的帮助,我还在种田呢,你瞧,我现在养了这么多只鸡,不用下山种田了。”
杨光跃60多岁,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外出打工了,他和老伴带着3个孙子靠一亩田生活。每餐吃的是笋子煮白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导致小孩营养不良,上六年级了还只有1米高。
2013年3月,黔东南州扶贫办开始帮扶雷山县方祥乡,该办工作人员姜园园作为驻村干部来到了陡寨村,并把杨光跃定为了她的帮扶对象,帮助他抗旱、改造厨房、协调400只林下鸡养殖项目等。记者采访时正好遇上姜园园来养殖场,杨光跃不光热情地招呼,还非得把她拉到家里吃饭,他说:“现在日子比起去年好过多了,我不用到山上挖田干活,养鸡就有收入,园园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处处为我着想。”
目前,方祥乡雀鸟村和陡寨村已有 56户贫困户被纳入黔东南州扶贫办结对帮扶对象,扶贫办以产业帮扶、技术培训等为主,帮助农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给予他们致富的希望。
黔东南州扶贫办主任杨黎说:“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黔东南州农村面貌逐渐改变,但以前主要以面为主,真正贫困的农户没有找到致富路子。因此,我们完善扶贫工作台账,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贫困户识别机制,进行一对一帮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方式,让贫困群众有序脱贫。”
不止黔东南州,近些年,贵州各地都根据自身条件,采取部门帮村、干部帮户、企业参与等多种形式,以产业为抓手、以脱贫致富为目标,多管齐下,促使贫困农户稳定脱贫。比如,黔西南州望谟县在扶贫工作中,建立贫困农户台账,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让其参与到扶贫产业中来,通过劳动脱贫致富;没有劳动能力的,以扶贫产业入股的方式,与大户合作种养殖,产生效益后按比例分成。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还最大限度地带动了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通过产业致富。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这几年来,通过构建大扶贫格局让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效果明显。今后,我们将着力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省负总责、市州统筹、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扶贫攻坚管理体制。”
除此之外,贵州将在贫困县谋划结对帮扶干部到户到人、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到人、教育培训安排到户到人、农村危房改造到户到人、扶贫生态移民到户到人等多种扶贫方式互补的格局,并以全国扶贫攻坚示范区为抓手,全力总攻贫困,到2020年让923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开辟同步小康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