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扶贫不能等

2014-03-18 02:33杨菲李涛
中国扶贫 2014年3期
关键词:黄海老区贫困地区

杨菲+李涛

他,走出大山独自创业,出身寒门关注贫困。

他,将企业作为事业,也视扶贫为事业。

黄海,一个智慧而朴实的扶贫企业家,足迹遍布全国8个连片特困地区,18个省,憨厚的笑脸留在众多扶贫干部和贫困村民心中。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我有强烈的扶贫情结”

黄海1975年出生在位于秦巴山区的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当地经济发展严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他从小就渴望能走出大山,做出一番事业。但出身贫苦家庭的黄海,心里却一直有一种帮贫济困的情结。他对记者说:“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特别渴望能够受到政府的关注和帮扶,在没有接触到扶贫办之前,遇到自然灾害我都会主动捐助,捐钱捐物的工作做了不少,后来我意识到,应该理性地从事扶贫这项事业,就找到扶贫办这个平台,把我的扶贫情结理性地付诸实践。”

采访过程中,和记者谈起当年打破铁饭碗,一心创业的艰辛,黄海很是感慨:“离开农村后,我先是进入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工作,但是我发现体制内的工作并不适合我,于是决定出来创业,一出来就没有了退路。选择来北京发展,我不认为自己做了多么英明的选择,只是沿着一条路走下去。初来北京的时候,举目无亲,先是给人打工,后来和别人一起创业,到最后自己创业,这个过程很艰难。慢慢事业有了起色,我开始追求新的突破,到现在我看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用了很多精力和财力参与扶贫,这是顺其自然的过程。”

从农村出来的黄海对贫穷并不陌生,每次在贫困地区调研时,看到农村的贫困百姓,他都深有感触。有一次,黄海在一个村子见到了一位贫苦的老人。老人的老伴十年前做了肝脏手术,为筹手术费把房子卖掉了,只能住在村委会提供的一个破窑洞里,每天靠卖白菜生活,就这样供三个孩子上了研究生。看到这样的情景,黄海主动拿出钱包里全部的6000块钱给了老人,没想到老人当时就给他跪下了。这让黄海心里五味杂陈,自己也经历过穷日子,有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理所当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他更坚定了继续从事扶贫事业的决心。黄海说:“我不是现在大家常说的高富帅,我只是个农村小伙,我的经历说明:做企业,干扶贫,农村孩子一样可以。”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更加需要帮助的贫困地区去”

黄海自2006年创办北京索克赛思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就一直关注农村、关心贫困群体。黄海说:“在做公司的过程中,偶然接触到了扶贫行业,我开始意识到,如果能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用于更加需要帮助的贫困地区,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将会被充分放大。这就像是,如果一个人有20个馒头,其实他吃2个就饱了,如果能把这剩下的18个馒头分给急需充饥的穷人,就能帮助他们解决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2008年起,黄海走遍了全国18个省,40多个市,130多个贫困县。作为一位熟悉计算机专业的老板,他发现贫困地区除了计算机硬件设施落后外,软件系统也非常落后,“贫困地区的计算机办公条件和学校计算机教学设备严重制约了当地的信息化建设。这些年,扶贫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在跟随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扶贫系统的干部多数是从农口转过来的,专业相对单一,信息化建设意识比较落后。一些县扶贫办的电脑设备还停留在386和486的阶段,有的是几个人用1台电脑。比如陕西省黄陵县,当地有5万多贫困人口,县扶贫办5个人只有1台电脑,导致工作效率特别低。”黄海说,“我当时就想,如果他们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下用上先进的设备和应用系统,就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真正掌握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让贫困人口切实从国家政策中受益。”

了解到许多基层扶贫办资金相对紧缺和计算机人才不足,黄海决定,不仅要捐赠计算机设备,还要组织人力物力,尽快研发出适用于扶贫工作的软件系统,方便扶贫办人员办公使用。

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后盾,以及黄海和公司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索克赛思公司设计出了一系列针对扶贫工作的管理应用系统,包括贫困对象识别及动态管理、扶贫人才开发、扶贫基础管理、整村推进、移民搬迁、雨露计划、定点扶贫、行业扶贫、互助资金管理系统等,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黄海介绍,这些系统的设计理念先进,功能完善,使用简单,最重要的是前期费用便宜,软件免费使用,只收取使用中的维护费用即可。

五年来,黄海带领团队共研发出22个扶贫管理系统。用户包括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以及包括西藏、陕西在内的10个省级扶贫办,另捐款捐物共计2632.99万元,涉及13个省、15个市,还帮助贫困地区的扶贫部门解决了诸多难题。比如,广西河池扶贫办在屡次申请电脑经费未果的情况下,黄海向当地捐赠了一百多台电脑,解决了河池扶贫办办公条件差的大问题。

索克赛思对于扶贫事业的贡献生动地诠释了黄海提出的公司企业文化和愿景目标——“激情孵化梦想,创新成就未来,知识孕育财富,诚信缔造伟业”。黄海始终告诫自己,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企业和做人一样,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企业人要感谢党和国家”

在索克赛思公司会议室的墙上,铭刻着代表公司精神和文化的座右铭,其中有一句:“发展民族信息产业,推进管理的现代化。”

在黄海看来,计算机企业所肩负的振兴中华的使命,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西方国家的高精尖计算机人才中,很多都是华裔,这说明华人在计算机领域具备研发实力。但是目前国内的计算机软件中,核心技术还是要靠国外生产,国内的计算机公司大部分是做外围研究,目前的系统软件清一色是国外公司的产品。我想向华为学习,把索克赛思做大做强,振兴民族信息产业。”黄海说。

做企业这些年,黄海认为,企业对社会输出的产品有两方面,一个是有形的产品,另一个是社会责任。他把帮助客户开发应用系统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医生给病人看病的过程,医生的诊断水平肯定要超过患者,只有对自己服务的客户更加了解,才能研发出适合客户的产品。同时,他时刻告诫员工,如果公司研发的软件质量不过硬,那问题就像制药企业卖假药一样严重。他说:“如果我们研发出的扶贫工作管理应用系统不够好,使得本来应该能找到的贫困对象没有找到,就会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失去机会,甚至会影响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企业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黄海的社会责任感还体现在他对革命老区的支持上。和记者谈到革命老区时,他的情绪格外高昂。“我认为,一个人有机会能够做企业,一定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江西赣州,那么小的一个地方,当年为驻扎在当地的军队提供了非常大的后勤保障,企业应该懂得回报老区。”黄海说,“就像家中的长子,在父母去世之后,他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拿出自己积累的财富,用到大家庭中去。现在革命老区发展比较落后,我个人觉得,除了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企业也应该起到补充的作用,我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老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坚持在企业发展时期就投资扶贫”

在企业稳步发展两年后,黄海对于扶贫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即使企业还处在发展阶段,也要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做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参与扶贫事业这些年来,黄海最深的体会就是“扶贫不能等”。他形象地把扶贫和尽孝联系在一起,他说,如果一个人非要等到家财万贯才去孝顺父母,可能那时候父母已经老到无法体会子女的孝心了。扶贫也是这样,企业不是非要发展到成为世界500强,或者是能够捐出上亿资金的时候才能去做扶贫,而是应该时刻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有回报社会的意愿,比拿出多少钱来更重要”。

回望这些年的扶贫路,黄海感悟道,做企业也好,做扶贫也好,都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不能沽名钓誉,要真真切切地把实惠送到贫困户的手中。本着这样一个原则,能力强的企业多拿一点,能力弱的少拿一点,不以多寡来评断企业对扶贫的贡献。只要做的工作对贫困地区有意义,就是值得做的。

黄海做扶贫,是货真价实的。“作为企业家,在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可以有很多选择,而我在企业还在发展的时候,就开始投身扶贫,把真金白银真正送到有迫切需求的贫困地区,是点对点的捐赠,我们后续还会进行服务和监督。”

但是,这几年黄海的扶贫工作也受到过旁人的质疑,曾经有人问他,你捐钱捐物捐扶贫软件,究竟是为了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黄海一笑而过,他领悟到做扶贫慈善事业一定要有胸怀,并且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

猜你喜欢
黄海老区贫困地区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老区在努力奔跑
黄海简介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