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迁移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2014-03-16 07:51周回回傅钢善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献环境信息技术

周回回,傅钢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西安 710062

学习迁移是教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目的,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等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它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于新的学习的影响,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迁移的过程[1]。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确保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和认知迁移能力,实现有效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国内学者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做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是必要的,以便我们更好地进行以后的工作。

1 研究设计与思路

1.1 研究样本的选择

该文以国内最大的期刊数据库CNKI为研究范畴,时间跨度为2002年-2012年,分别以检索项“篇名”和检索词“信息技术”、“学习迁移”、“网络”、“教育游戏”、“迁移”,以“并是”关系检索匹配模式“模糊”。剔除无关样本,共获得文章样本39篇。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该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就是对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又系统地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2]。文献分析法是按照研究课题的需要,对教育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进而探索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3]。该文结合两种研究方法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迁移进行研究,以便使研究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可信。该研究采用了WPSExcel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制表。

1.3 研究的思路

该文主要从研究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研究主题方面分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两个方面,研究内容又分为基于四种不同技术的学习迁移,分别包括基于CSCL、多媒体、网络课程、教育游戏四个方面;研究目的又分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具体学科的学习迁移和信息技术环境下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其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总结。

2 研究统计分析

2.1 研究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分析

该文统计了从2002年到2012年的文献,从图1可见,从2002年到2005年研究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迁移以及一些相关理论研究。2006年到2012年的变化还是相当稳定的,曾小波浪式前进,分别在2006年2009年与2011年达到了三个小高峰。从2006年开始研究数量急剧上升,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进入21世纪开始实行信息化改革,它的一个主要思想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施素质教育,这也在客观上对学习迁移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尤其是2010年国家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研究主要是基于CSCL环境下学习迁移探究以及将网络环境与具体学科课程相结合的研究。其中,与具体课程结合的文献占总研究量的28.2%。从2008年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及教育游戏对学习迁移的研究,两者占总研究量的30%。从图1所显示的2006年到2012年的稳定发展的研究现状来看,未来的研究有可能放缓,但是热度不会减弱。

图1 研究文献年度变化趋势

2.2 研究方法分析

通过对研究方法的统计,从图2可以看出:有19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占研究总量的48.7%。有5篇运用了案例分析法,大多是基于教育游戏下的学习迁移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的有6篇文献,占总量的15.4%;单纯用调查法的文献仅占10.2%;运用案例研究法有5篇文献,占总量的12.8%。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的文章还是多采用文献分析法,不是用生动的教学实践来证明它的有效性,更缺乏实验应用模式的验证。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也逐渐意识到定量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这些方法的研究之和约为38.4%,虽然较文献研究比少,但从其数量上可见,国内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定量研究,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实证主义,区别于国内的思辨研究,比较重视知识的客观性。只有将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合理运用,我们的研究才更科学可信。

图2 研究文献中研究方法统计表

2.3 研究主题

该文对于研究主题的归纳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方面是对于研究内容的归纳分析,第二方面是对于研究目的的归纳分析。

2.3.1 研究内容的归纳分析 根据其应用技术的不同,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迁移研究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基于多媒体环境下学习迁移的研究

多媒体是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以龙应炼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为例来说明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动脑、动手,促进学生学习迁移[4]。随时间的推移,研究更加深入。以李雪英的《代理式多媒体对中学生知识记忆和迁移的影响》为例,探求互动多媒体环境下反省与指导方式的结合能否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与迁移。应使研究更加细化与具体,思考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与学,把握教的尺度与方法。

CSCL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以葛管库的《基于CSCL环境下的学习迁移探究》为例,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到了CSCL建设中,用CSCL构建适于迁移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CSCL资源,应用多种学习策略[5]。还应注重研究在人机与人际中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认知迁移,如何将其分解,研究更为微观、细致的一面,如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如何长时间维持、如何评价,等。

③基于网络课程下学习迁移的研究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近年来,网络课程的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构、模式、平台设计,但在微观教学策略设计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较大差距,网络课程的教学性尚有欠缺。以胡小勇的《促进认知迁移的在线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证研究》为例,构建一种促进认知迁移的在线学习框架,开发了在线课程“概念图教学应用”,并进行了实证测试[6]。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的网络课程中比较注重策略研究与课程设计,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对认知迁移的作用。

④基于教育游戏的学习迁移研究

教育游戏是指在当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将学习因素和电脑游戏因素有机结合的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计算机游戏软件[7]。近年来,教育游戏研究是一大热潮,它的出现为学习迁移难以实现的问题开辟了新的解决途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如空间定位、编织故事能力,等。然而,游戏如何结合中国的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相关的研究并不多。以《促进智力技能迁移的网络教育游戏设计》和《教育游戏“农场狂想曲2”中的学习迁移》为例,都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采用国外比较成功的教育游戏案例。当前利用教育游戏进行学习迁移的研究还在探索中,关于教育游戏的理论探索已较为成熟,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探索出适合于中国学生“玩中学”的教育游戏,如何结合课堂教学,从而进行实验研究与评价。

2.3.2 研究目的的归纳分析

①信息技术环境下具体学科中的学习迁移

通过对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有28.2%是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具体学科的学习迁移。可见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其中有36.4%研究的是英语方向的,虽然不乏对数学、生物等的研究,但研究相对比较集中。很多研究比较浅显,不够深入系统。也应注意到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局限性,恰当应用是关键,否则会造成学习负迁移。

②信息技术环境下迁移能力的培养

研究迁移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如孙众的《网络环境下扩展阅读对小学生阅读保持与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中为不同组别的小学生提供了不同内容的扩展阅读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分析,研究扩展阅读资源对小学生的阅读保持与迁移能力的影响[8]。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研究,以更加微观的方面探讨迁移能力的培养。尽管这样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其理论价值与研究意义很值得借鉴。从文献的研究方向来看,都是对认知、智力技能迁移能力的研究,而对于情感态度与技能方面的迁移能力研究很少。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实证主义研究理念

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和对研究方法的分析,定量研究的数量较少,国内哲学思辨范式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不是用生动的实践来证明它的有效性,更缺乏实验应用模式的验证,虽然有了初步的改善,但还较缺乏实证主义研究。

3.2 缺乏深入、持久的效果评价研究

虽然做了大量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对于学习迁移的研究,但是对于很重要的效果评价研究不够深入,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研究都缺乏长时间深入的后续效果评价与改进研究。没有评价研究,就没有相应的改进,就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研究的本身就不够完善,缺乏可信性。

3.3 具体学科迁移应用研究不够深入、系统

信息技术环境下具体学科迁移的研究相对较集中,对于英语的研究最多,但整体研究质量不高,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研究不仅仅是介绍学习中技术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生最恰当的使用点,做系统的设计,研究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迁移能力的培养。

3.4 教育游戏本土化问题

一般来说,每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有其各自的经济、文化、历史乃至自然背景,有着相应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限制,并不是每个场合都适合[9]。教育游戏的出现为学习迁移难以实现的问题开辟了新的解决途径,但是未能根据国人的思维特点做出自己的教育游戏,以及如何将教育游戏与中国式课堂相结合,大多数的教育游戏实例是借鉴国外的,所以将教育游戏本土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3.5 学习迁移的横纵研究问题

“横纵”是指研究对象的年龄划分。横是指研究对象的同一年龄,纵是指年龄的区间。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迁移研究,研究者很少去区分研究对象的不同年龄特征。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迁移概括能力,所以在具体研究中要具体分析研究对象的年龄。不仅要研究横向,还要研究纵向。

3.6 缺乏情感态度技能、负迁移、跨学科迁移的研究

通过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研究都是对认知、智力技能迁移能力的研究。而对于情感态度与技能方面的迁移研究几乎没有。迁移不仅仅包括知识与理解的迁移,还包括动作技能的迁移与习惯、态度和情感领域的学习迁移。从不同划分角度来讲,负迁移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的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准备状态,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负迁移与正迁移相对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1]。在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促进学习的迁移,既对正迁移的研究,忽视了对负迁移的研究。研究中涉及的科目范围也较局限,研究工作者要增大研究的创新精神,紧跟时代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脚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具体学科课程迁移以及跨学科迁移的研究。

4 思考与建议

4.1 注重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思辨研究在国内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已经有了初步改善。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实证主义,区别于国内的思辨研究,比较重视知识的客观性。只有将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合理运用,我们的研究才更科学可信。学者专家已经注意到了实证研究的重要意义,鉴于中国的国情文化,将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将是较好的研究方式。

4.2 注重持续的应用效果评价

通过分析发现,较多研究是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媒体运用,等,而对其应用效果的评价研究很少,或者就是短暂的评价研究。没有一个持续的过程评价,也就不能较好地找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改进,提出良好的方案。只有进行持续的效果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迁移的研究。

4.3 加强具体学科微观应用研究

针对具体学科迁移应用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的问题,应注重使研究更为微观细化,切实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运用了信息技术,要有系统化的观念,充分考虑到学生和课程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能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可运用叙事研究进行长时间深入的应用研究,这样的研究才会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

4.4 教育游戏的本土化

在对教育游戏的迁移研究中,大多数的教育游戏实例还是借鉴国外的,重复国外研究者的实验,所以将教育游戏本土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依据国人思维的特点,挖掘本土资源,开发出适合于中国人自己的教育游戏,研究将教育游戏如何更好地与中国课堂相结合,促进有效的学习迁移,对我国学生迁移能力培养做出最恰当的解释。

4.5 适当加强纵向研究

国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迁移的研究多是比较短暂与零散的,加强学习迁移的纵向研究很重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各年龄阶段的学生迁移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持续跟进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

4.6 加强情感态度、跨学科的迁移研究与正负迁移研究的均衡化

智力技能迁移研究固然重要,但情感态度的迁移研究也不容忽视。尤其在当今社会,更应注重从人文的视角,关注信息技术对学生情感态度、人文素养的影响以及情感态度技能迁移能力培养。比如信息环境下的自主权,归属感、感染力,等。

信息技术有其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不能只注重技术促进学习迁移。技术是把双刃剑,其局限性与不足也不容忽视,如网络迷航,外来不良文化侵蚀,情感缺失,等,这些对学生都会产生负迁移。所以,防止和减少负迁移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应将正、负迁移的研究均衡化。

跨学科的迁移研究也是极其缺乏的,这都是我们今后需要关注的重点。应多尝试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去研究学习迁移,如体育学科是否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迁移的研究,等。

[1]陈琦,刘儒德.教育技术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107

[2]李克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8-229

[3]张文兰,牟智佳.悦趣化学习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6):32-38

[4]龙应炼.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学习[J].教育导刊,2001,(24):47-48

[5]葛管库,李建军.基于 CSCL环境下的学习迁移探究[A].武汉: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5

[6]胡小勇,林晓凡.促进认知迁移的在线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7):78-83

[7]王卫国.教育游戏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主动性学习中的应用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5-6

[8]孙众.网络环境下扩展阅读对小学生阅读保持与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72-75

[9]何敏,刘电芝.近年来国内学习迁移研究的成果、问题与建议[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2):116-119

猜你喜欢
文献环境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