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娥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专业建设是任何一所学校教育教学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定位、性质、功能和特色的体现,谈到开放大学的专业建设,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才能建设彰显开放大学特色的专业。
1.开放大学为什么产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规模达到35000万人次。要实现这一目标,单纯依靠普通高等教育难以实现,必须扩大开放办学,加强公共服务,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于是,开放大学应运而生,并义不容辞的承担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支柱任务。
2.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开放大学
面对社会成员多样性的学习需求,同时又要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开放大学将需突破传统大学模式,强调开放教育,强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向所有有意愿、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
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开放大学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专业建设指标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要素(见下图)。
其中专业建设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培养目标,包含课程体系、师资团队、课程资源和教学实施模式等;保障体系主要指专业建设经费和专业的组织管理等;评价体系包括自主评估和外部评估,专业运行后,还有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等。各要素之间和要素内部之间既具有层次性,又具有相关性、整体性和动态性,但都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只有运用系统思维从全局、全方位、多维度着手专业建设才能寻求系统的最优化,达到专业建设最大的综合效益。相反,如果只片面强调部分要素的作用,忽视其他要素的作用,就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所建专业将无法彰显开放大学特色。
开放大学专业建设要以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导向,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秉承开放办学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核心价值,彰显开放大学特色。在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及专业教学实施模式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运用系统思维有效推进彰显开放大学特色的专业建设。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按照适应需要、专业积累、错位发展、适合远教的原则确定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开放大学的专业设置应慎之又慎,切不听信部分人的只言片语,要注意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的区别,必须深入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社会需求与生源的充分论证,确保专业定位及专业名称准确。通过深入分析严密论证确保所建专业必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校自身具有开办新专业的基本师资条件、开设专业与课程的历史与专业教学经验积累;同时开设的新专业需与其他开放大学业已申报的专业不重复、区别于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适合于采用远程手段组织教学。
第二,在开放、共享的理念指导下,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设计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方案是专业建设依据的根本性文本,是进行专业申报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开放大学专业建设方案要在开放、共享的理念指导下综合分析专业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整体设计专业定位以及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建设模式、教学实施模式与条件保障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一个设计科学、体系完整、内在逻辑严密的建设方案。
第三,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培养层次上,开放大学目前建设专科与本科两个层次的专业。一般,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知识的必需与够用,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好;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在培养类型上,开放大学应当定位于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或者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或者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在培养规格上,定位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术,适应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岗位的工作需要。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术、适应的行业与岗位等。
第四,围绕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按照“名师名课”原则建设课程。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开放大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参与的理念,坚持能力本位的导向,体现培养层次与培养规格要求,突出知识的适用性,适合在职成人自主学习,适合于远程教学实施。将实践教学融入课程教学体系,除设置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外,还要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实践性强的课程。根据专业特点在课程体系中要融入培养职业能力(技能)的课程或教学内容,凸显“课证融通”特色。
关于课程建设,开放大学要善于借助社会优质资源,聘请国内或省内知名教授与行家主编教科书、主讲视频课。按照网络课程标准建设,确保在开放大学教学平台上运行。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可采用自建、合作建设、整合、引进等多条途径开展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合理组建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传统远程教育的师资队伍质量与数量一直是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开放大学的专业建设要围绕专业建设需要,组建一支有知名专家指导和实际参与,学历、职称、年龄、学科和专业特长符合课程需求、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国内或省内有影响的学者、名师主要担任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建设指导与专业建设方案审定,并担任课程建设任务。
第六,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模式。教学实施模式是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上,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构建的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具有开放性的动态结构和可操作系的特点。开放大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学导结合。推行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线上辅导与线下辅导相结合、集中面授与导师制辅导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个别化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行适合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空间教学、移动学习服务与微课程教学。推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实践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微学习等学习模式。根据专业自身特点构建有利于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第七,加强管理,完善专业建设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组织领导与支持。一要保证经费投入及使用到位。学校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及激励机制,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二要按照专业建设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专业申报、建设、管理、评价制度,切实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三要成立专业建设自主评估小组和外部评估小组,建立内外结合的专业建设评价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和评估,提升专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四要建立社会力量支持与参与机制,每个专业选择一所高校、一个行业、若干大型骨干企业成立学科专业建设支持联盟。
整体性是系统思维的核心概念,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系统功能的大小,取决于各要素联结的优劣和结构的有序程度。开放大学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整体筹划,各要素要协调配合,实现整体优化,才能真正建设一批服务于终身教育的特色专业。
[1]侯光明.系统科学与方法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范咀华,张绍学,杨明享.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3]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7).
[4]吴韶华.对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蔡文伯,高芳.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2).
[6]汤勇.试论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6).
[7]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试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