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彬,吴立新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目前,各高校均开发了一些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基本是为了学生管理中的某一特定职能而开发的,比如学生的学习管理、公寓管理、评奖评优管理等等[4]。这些系统之间缺乏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因此经常会出现同一学生的信息(如学籍状态)在不同系统里不一致这样的信息系统不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影响了工作进展。
系统的设计主要为了满足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未考虑学生使用的便捷。[5-6]当学生需要办理业务或查询信息时,需要登录不同的管理系统。尽管部分高校使用了统一门户,但也只解决了单点登录的问题,各系统由于未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功能设计,学生使用起来仍然很不方便。
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整理、统计和分析工作,现有系统仅能满足简单的信息管理、查询统计功能,不能进行智能的数据整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决策支持和效率提升功效不显著。[7-8]
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可以使消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工具,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缺少相关平台和制度的保障[9-10]。
智能化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如图1所示)由上而下共分为四层——用户层、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整个架构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自适应性,既从整体上对学生管理信息化进行了设计,又在结构功能上体现出“智能”的特点。各层介绍如下:
用户层对整个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平台的用户和访问终端类型进行了分类,由于访问终端形式多样,用户访问的界面也将有所不同。
表现层通过综合门户为用户提供服务,并通过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门户基础支撑功能。门户基础支撑功能主要为特定的用户、特定的客户端生成不同的展示界面。同时,将用户的操作反馈给相应组件(模块)进行处理。门户应用服务主要包含信息发布、网上办事、互动交流、在线教学和信息管理等服务。
图1 “智能化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架构设计图
应用层重点实现师生服务、师生交流、教育管理、网络教学、安全防范和决策分析等信息服务。四大平台面向不同领域,在功能上相对独立,但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
学生综合管理平台:提供学生各项业务的网上办理,学生可以在个人门户里选择需要申办的业务,老师在后台按照标准流程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相关业务数据可以汇总到业务数据库里。
平安校园管理平台:包括进出校门管理、学生公寓门禁管理、教室安全门禁管理和校园安全管理等功能,可以对学生从进入校门后在学校的主要场所活动记录进行搜集汇总。
智能“一卡通“管理平台:学生手持一张卡,可以完成借书、就餐、超市购物、考勤签到、进出宿舍和教室等功能。通过该平台可以采集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数据,并汇总到业务数据库。
智能分析平台:根据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专题数据挖掘,并生成对决策有支撑作用的分析结果,供领导在制订各项制度时参考,从而体现“智能性”。有些分析结果可以提供给学生自己,方便学生自我调整。
数据层包括基础信息库、主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以及通过数据挖掘形成的发现型知识数据仓库、智能型业务管理数据仓库五部分。通过数据采集、交换和共享从各个应用平台获取数据,形成逻辑上相对集中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应用层各平台无须了解数据存放的形式,只需通过规范的数据接口调用数据,在数据架构上体现智能性。基础信息库提供学校主要实体的统一信息,业务数据库为业务提供数据存储支撑,主题数据库可依据应用需求从业务数据库和基础信息库抽取数据,为各项专题统计和数据汇总提供支撑。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教学和业务管理提供智能发现、分析和决策支持,体现数据应用的智能性。
大部分高校学术管理系统采用系统间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数据共享,这样虽然可以使异构系统实现互联,但也容易导致数据不一,不利于数据挖掘,阻碍智能化管理。信息集中、数据来源唯一、可共享的学生基础信息库建设势在必行。参照《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设计学生基础信息库,既可以满足数据集中共享的需求,又可以为与上级教育管理系统对接做好准备。可以在学生基础信息库上建立公共数据服务平台,为学生管理者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解决数据不能共享、不一致的问题。
要实现智能化学生管理,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比如为了解决学生公寓管理难的问题,可以在宿舍门口装上基于RFID技术的无障碍通道。当学生带着贴有RFID标签的“一卡通”卡片进出无障碍通道时,可以记录下学生进出宿舍的时间。学生晚归、未归只需要查询记录便可以统计出来。外来人员如不登记,则会发出声光报警,有效保护学生安全。
现有的采集学生数据方法是让学生主动在网上填写,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却受到学生填写数据情绪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数据的有效。因此,必须从业务办理过程中采集数据,才能保证数据是有效的。例如,让学生主动填写手机号码,很难保重有效性,如果利用勤工助学业务申请的网络申请方式,学生填写的号码可以被认为有效,即使下次办理其他业务时换了号码,但可以利用自动更新的功能保证数据准确和时效。理论上,网上办事业务越丰富,采集到的数据就越有效。
目前很多业务系统是以职能部门为中心进行设计的,如学工系统、教务系统、人事系统……。这样的设计模式不是以用户为中心,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极为不便,体验感较差。应打造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工领导等角色为主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将原先在各业务系统中处理的业务流程,通过重新梳理集中到服务平台上,为用户提供类似办事大厅的一站式服务。
数据的采集和积累归根结底是要使用的。应对各类数据作专题统计分析,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生成对决策有支撑作用的分析结果。如利用学生公寓门禁采集到的学生进出宿舍时间数据,可以自动生成经常晚归或不归的学生名单,进而通过跟踪关注其综合其日常消费、早锻炼、借书等信息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再比如,还可以针对QQ群、微信、微博等软件开发信息搜集工具,及时汇总学生的意见和言论,为学生管理提供一手信息。应用“智能学生管理”还可以及时推送信息给相关领导,为更好地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应用“智能学生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将平常采集的数据再加工利用,使数据“增值”,从而为学校领导、学生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借助信息化推动学生工作,构建“智能学生管理”工作体系,要求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在政策、经费、人员配置方面予以支持。此外,必须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信息化队伍,要求参与学生管理的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借助信息化解决学生管理过程中问题的意识。最后还应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包括使用制度、评价制度和信息安全制度,以此保障“智能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 田枫.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整合研究[J].科技导刊,2013(13):146.
[2] 刘剑锋.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8):7031-7032.
[3] 徐丽,封红旗.基于SNMP协议的网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55-58.
[4] 王凯全,封红旗.数字化校园建设认识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44.
[5] 吴延水.基于基础数据平台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10(05):75-77.
[6] 蒋东兴,宓詠,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29-32.
[7] 李丽,王倩宜,欧阳荣彬,刘云峰,李润娥.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主题数据库的规划设计[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