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首都的拥堵难题

2014-03-13 09:40于帅帅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主干道莫桑比克大街

于帅帅

恩里是《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来到马普托后认识的第一名黑人司机,他载我们办事的那两天,是本刊记者印象中在当地唯一没有受到交通拥堵影响的日子。

40岁的恩里17年前从北部家乡德尔加杜角省(Carbo Delgado)彭巴市(Pemba)来到马普托打工,2000年开始当起了司机。五年前,在换了几家老板后他最终选择了一家中国企业,而他的踏实和忠诚也赢得了这家企业的赏识,恩里渐渐成为了这附近出名的老司机。

恩里记忆力好,开车懂得变通。尽管马普托几横几纵的城市主干道堵成了一锅粥,他也能随时改变车辆行驶路线,从这些纵横交叉形成的主干道“格子间”中寻找到合适的小路。坐恩里的车,本刊记者很难感受到马普托的交通问题原来如此严重。

全天候的堵车

马普托是非洲东南部国家莫桑比克的首都。这座保留有许多葡萄牙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的城市,向东面朝大海,素有东南非洲地区“印度洋珍珠”的美誉,不过近年来其交通状况却成为令马普托乃至周边城市头痛的一大问题。

马普托不大,城市面积346平方公里,比北京海淀区还要小上一圈。但就在这样一片弹丸之地,目前的道路交通却远没有其海边风景那般怡人。

被问及马普托市内哪些道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时,恩里指着眼前的城市地图,将几乎所有主干道的名字点了个遍。

马普托主城区内,道路沿海岸线呈纵横排列,东西向主干道自南向北依次是925大街、724大街、蒙德拉内大街、毛泽东大街和希萨诺大街;南北向主干道自东向西、自海岸向内陆依次是滨海路、尼雷尔大街、列宁大街,直至西部连接莫桑比克南北部的1号公路。

其中,列宁大街、希萨诺大街、尼雷尔大街、蒙德拉内大街和西部连接马普托市和马托拉市的奥瓦路和劳动路,是恩里眼中马普托城市交通的“老大难”。

而且,这些路段的交通拥堵不存在所谓的时段问题。恩里向本刊记者介绍,这些道路的堵车问题是全天候的,所谓的早晚高峰之说,只能用来形容拥堵情况的轻重程度而已。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马普托的堵车方向是固定的。早高峰时段,马普托北部、西部进城方向属于较为无解的状态。晚高峰时段则刚好相反。沿马普托市滨海路向北有较多当地白人和外国人居住,市区向西则通往当地人居住最为密集的地方。

农村劳动力的迁入

据恩里介绍,马普托的堵车大概是从2005年开始变得严重起来。那时,经历过17年内战(1975年~1992年)创伤的莫桑比克刚从战后重建中走出来没多久,经济开始走上发展的轨道,因战争而损毁的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基本完善,民众购买力逐步增强,道路上车辆越来越多。

此外,重新起步的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多,逐步开启了马普托城市化的序幕。

从整个莫桑比克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向集中在三大城市,即南部的马普托、中部的贝拉和北部的楠普拉。在这三者当中,首都马普托因产业发展最完备、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对农村人口吸引力最大,全国各个省份都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马普托寻找工作机会。

莫桑比克排名第一的公立大学蒙德拉内大学几年前发表过一份调查,认为大量劳动力的迁入是马普托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逐步恢复的马普托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他们涌入首都寻找各色各样的工作机会,除了要填饱肚子养好家,还要为自己的健康寻求各种医疗帮助,为自己的孩子寻找不错的学校。

据马普托市政府2013年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马普托城市人口统计数字为119万,但如果把流动人口数量计算在内,加之统计误差或漏洞,整个马普托市所容纳的人口数量恐怕远超这个数字。

更何况,很多在马普托工作的人都选择居住在距离首都仅12公里的马普托省省会城市马托拉。实际人口只有几十万的马托拉,据说容纳了绝大部分在首都买不起房但又想拥有自己的家的“马漂”们。

这种类似卫星城似的城市布局虽然从城市规划上来讲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马普托这一个案中,它带来的结果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些灾难性的意味。

在马普托生活的人都明白,周一至周五这段时间,尽量少开车走通往马托拉的几条必经之路。少则堵上个半小时,多则几小时都是可能的。这些道路的长宽和路况并不尽如人意,既无多车道,也非沥青路,所以哪怕只有几公里的堵车,加上炎热的天气、满街的柴油车尾气,都让行车成为痛苦的过程。

原因很简单,马普托的道路交通系统过于单薄,回马托拉能走的就那么几条主路,可选择的余地很小,所以司机们能做的,只有慢慢挪回家。

还有更多人买不起房,而首都城内的房租对他们来说委实太高,解决办法只有一个,租在更便宜的郊区角落。

恩里说,很多打工者都租住在沿1号公路向北方向的一片平房建筑聚集区,距离城区边缘近20公里。

本刊记者曾经在下午3点过后沿1号公路进城方向返回马普托,一路上便见到道路右侧出城方向车流如注,最拥堵地段的车辆移动速度不超过10公里每小时,而这只是当天晚高峰的开始。

小巴成为公共交通运输的生力军

公共交通的压力更大。在早高峰即早上7点至9点、晚高峰即下午4点至7点,许多当地人都要排上近一个小时的队才能挤上送他们回家的Chapa(葡萄牙语,即“小巴”)。甚至有一次在晚上9点后,本刊记者看到市内某个公交站点旁,等待坐小巴回家的人排了足有二十多米的长队。

在莫桑比克,街上跑的80%以上都是日本丰田车,其中绝大部分是进口二手车,极为常见的Chapa多为丰田HIACE面包车,基本属于私人运营。

在马普托街头,本刊记者经常遇到很多车屁股冒着滚滚黑烟、行车非常莽撞、车门忘记关闭或干脆不关、超载两倍甚至更多的Chapa。这些车辆与循规蹈矩的普通私家车的驾驶风格截然相反,它们永远是见缝插针的典型代表,加速和停车都相当富有特技效果,加上超载严重导致车身或多或少出现的倾斜现象,总使得周边车辆惊恐避之。endprint

刚来莫桑比克的外国人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警告:珍爱生命,远离Chapa。

但这些Chapa在莫桑比克的存在有法可依,并非非法运营。1987年,政府为解决公共交通车辆短缺问题,出台一项法案,授权个人可参与公共交通运输。这项授权于1989年生效。

尽管Chapa存在车况差、路线多变、安全性差、严重超载且违规更改车辆内部、乘坐不舒服等各种问题,它的意义却不可小觑,是沟通马普托城区和郊区的重要桥梁,也是组成莫桑比克贯通全国的公共交通运输的生力军。

据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一项调查显示,Chapa这种私营公共交通方式受到很多当地人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大大弥补了脆弱的公营公共交通在运力和路线方面的缺位。

交通设施不完备、道路规划单薄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马普托市政交通的维护和改善一直处于饱受民众诟病的状态。交通设施的不完备、道路规划的单薄,给当地居民尤其是居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外来务工人员带来时间上和精力上的双重消耗。

然而,抱怨归抱怨,交通还是如浆糊般脆弱地存在。无限挤压现有交通基础设施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道路质量越来越差,交通越来越拥堵,而人们等待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漫长。

2014年1月底,莫桑比克独立电视台STV播出了一则新闻,针对目前马普托市滨海路布满大坑小坑的恶劣路况随机采访了一些司机,发现民怨漫天、声讨不断。有司机说,这条破路上的无数个破坑躲都躲不过,非常影响车速,使得本就较为拥挤的滨海路在高峰时段堵车愈发严重,还加剧了车辆损耗。“这条路一直在施工,从未修好过。”司机对着镜头愤愤不平道。

更有意思的是,不久前跑滨海路线路的Chapa个体运营户集体搞了一次罢工,对滨海路恶劣的道路质量表示极度不满,原因是按照每天50至100趟的跑法,他们的小巴车破损很快,根本无法通过年检。

据本刊记者前几个月的观察,滨海路这些大大小小的坑曾被人用黄土填充过,但由于莫桑比克时值雨季,往往填了没几天,一场大雨过后坑洼便重见天日,如此循环往复,而坑们却大有越冲越深之势。在1月那条新闻播出后的半个月,滨海路上终于出现了开始用沥青修补路面的施工迹象,虽然修补得不甚美观,但终究是不怕风吹雨淋了。

大部分司机自觉遵守交通规范

马普托的交通尽管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悲剧,但绝大多数司机会自觉遵守交通规范。

除Chapa外,多数当地司机的开车风格较为谨慎。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环外让环内、辅路让主路这两条行驶规则的严格遵守。

马普托市内交通有多处环岛设计,虽然主干道就那么几纵几横,但大大小小的环岛至少有5处,环岛行驶是每个马普托司机的必修课。

在每处环岛路口,都能看到环外司机耐心停在路边,等待环内车辆出现足够长的时间空隙才驶入,以免影响环内车辆顺畅行驶。

另外,马普托错综复杂的小路小巷较多,与城市主干道一起构成整个马普托市的交通脉络。这些小路多与主干道相连接,路口处一般都设有停车标志,提醒司机在路口先减速直至停车,观察前方路口车况后再向前行驶。辅路上行驶的马普托司机此时都会停车,待主路上车况允许后再进入主路行驶。

也不排除个别心急或不守规则的司机和满街的Chapa出现不管不顾直冲入环或入主路的情况,但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赶不上城镇化的脚步、政府缺乏对城市交通的有效支持和维护的情况下,这些遵守规则、相互谦让的驾驶行为的出现,显得越发珍贵。

当地人对首都的前途乐观

本刊记者了解到,马普托交通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现有城市道路太少且路况较差。

这种仅靠几条主干道维持交通运行的单薄城市交通体系大部分传承自葡萄牙殖民时期,在当前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背景下开始显得苍白无力。市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中遭遇棘手的拆迁问题,而基建能力较差又使得当地人在面对道路维护问题上反应迟钝,于是,交通便在马普托这个海滨城市变成了问题。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便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到非洲帮助建设基础设施,直到现在,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角色依然重要。在莫桑比克也是如此。比如,近期正在修建的马普托环城路项目就由某中国企业承建,其中一段将发挥连通马托拉和马普托市区的作用,这也为将来有效缓解首都与郊区及周边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实际上,马普托的交通堵塞对于曾经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这座城市不大,拥堵的道路长度远远短于北京,但对于人口密度不足30人每平方公里的莫桑比克人来说,首都道路的拥堵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生活在马普托的当地人乐观地相信,他们的首都前途是光明的。对于交通能否改善的前景,恩里很认真地告诉本刊记者,“如果这个国家所有人都希望它变好,那就一定会变好,这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一个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干道莫桑比克大街
风云变幻的莫桑比克海峡
河南大学生用勤工俭学的钱修村中主干道:村民感动,村委反思
致命山洪
基于山地城市主干道交通流特性分析
贵阳市小河经济开发区主干道绿化景观综合分析
大街上捡来的爆笑图
大街上捡来的爆笑趣图
在大街上抓拍到的爆笑雷图
大街上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