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情境教学是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体验、感悟和应用,形成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场景或氛围,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再将课文的此情此境变为我情我境,让中职语文课堂发光生色。
【关键词】中职语文;情境教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是指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中职语文课堂往往枯燥、无趣,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应用和活动中理解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创设情境是开展情境教学的前提。情境教学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中职语文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的途径有:
一、创设场景或氛围,进行情感体验
(一)利用生活
一切文字都来源于生活,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善于让一切文字再归于生活。在实施情境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譬如,在学习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课前要求学生反复的去阅读这篇散文,学生读到“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时,会想托尔斯泰的坟墓是这样的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生活中你们参观了很多的伟人的故居或纪念馆,它们是什么样的呢?”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原来托尔斯泰的坟墓是多么的“朴素”。
当然,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我们结合这一要求,可把学生带到课文涉及的生活场景,用最直观的情境告诉学生无法用语言讲述的知识内涵。
(二)巧用图片
文与图是相通的,因此,巧用图片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片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图片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片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
比如在教授《黄鹂》这篇散文时,学生要感受课文中“一切事物都有极致,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一主旨,我选择了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等图片让学生感受老虎在深山中的威严,鱼儿在潭底的自由,骆驼在大漠中的从容以及大雁在长空的整齐,这样学生不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篇散文的主旨所在。
(三)善用音乐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生动的意象,优美的意境,不仅要通过语言表述和图片再现,还可通过音乐的渲染让学生沉浸其中,我播放了优美的配乐朗诵和黄磊的一首《再别康桥》,用它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四)运用实物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学生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
如在教授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在课堂上展示了荔枝这一实物,让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逐步阐明它的特征,这样,不仅豐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将课文的此情此境变为我情我境
(一)栩栩如生的表演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让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譬如,在教授《荷花淀》第一个片段时,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水生和水生嫂。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细节来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效果非常好。再比如讲授小说《项链》时,抓住马蒂尔德“借、失、赔、识”项链的四个情节,让学生演示,学生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认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悲剧命运。
(二)声情并茂的朗读
在读中使“我情我景”与文章的“彼情彼景”逐步达到合而为一。唯有情,才能进入角色,理解文章的语脉和精神实质;唯有情,才能沿作者的感情脉络读下去,体会其中的韵味;唯有情,才能入境,才能与文章亲近,才能最终呈现学生情与文章情“两情相许”。
总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创设不同的语文情境教学,努力营造不同的课堂环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学中也应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等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根据实际适当地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全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更开放、更生动、更具魅力,切切实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雅娟.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及其基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3).
[2]卓丽红.关于中职语文情境教学的探讨[J].文学教育(上),2013(2).
[3]马莉莉.谈中职语文的情境教学[J].职业技术,2012(2).
[4]王冬梅.中职学校语文情境教学探讨[J].大观周刊,2012(4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