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阳,孙丽,彭芳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我国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寻阳,孙丽,彭芳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本研究旨在编制我国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量表以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文献综述并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形成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理论结构模型,经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修正并检验了具有良好信度(Cronbach α=.920)和效度(KMO=.828)的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量表。量表由职业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个人身份认同和处境身份认同四维度和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英语教学信念、英语语言水平、工作投入、职业行为倾向、组织支持感和外语教学改革八因子构成。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结构;因子分析
教师身份认同主要是教师对“我是谁”“我何以属于教师这个群体”等问题的理解和确认,是个体自我、专业自我与教师角色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的、动态的平衡过程(Volkmann&Anderson,1998)。外语教师身份认同①(EFL teacher identity)指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Richards,2008)。它影响着外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专业发展和对教育改革的态度(Tsui,2007),也是保障外语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要素(Richards,2008)。20世纪末,Casanave&Schecter(1997)在外语教师研究“社会转向”(Johnson,2009)的影响下,率先发起了关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探讨。21世纪初,为了应对非本族语英语教师身份受到威胁、外语教学职业边缘化和外语教学专业化地位受到质疑等问题,外语界迎来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迅速发展(寻阳、郑新民,2014: 118)。
笔者通过查阅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EBSCO、LLBA和CNKI),共收集到97篇期刊论文、11本图书和3篇博士论文。研读后发现这些研究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试图揭示主流文化背景下,非本族语外语教师对自我、教学环境、社会地位和专业发展的态度与期待,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受个人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自身英语语言水平(Richards,2008)、教学信念和态度(Farrell,2011)、职业价值观(Phan,2007)以及个人经历(Trent,2012)等。社会因素涉及外语教学改革(Smit et al.,2010;许悦婷,2011)、工作环境(Tsui,2007;窦文娜,2011)和课程设置(Ilieva,2010)等。例如:Tsui(2007)曾指出教师在社会上的主动性会受到要求一致的政策或组织机构的影响。第二,由于基于访谈和课堂观察的个案研究或叙事研究具有走进教师心灵且便于操作的优势,此类质化研究受到青睐(Gu,2011;Phan,2007;郝彩虹,2010;许悦婷,2011),而定量研究严重不足,适用于我国外语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量表甚是少见。第三,虽然国内外对EFL教师身份认同结构的研究一致认为,教师身份认同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系统,但对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具体包含哪些维度,一直没有定论。
可以看到,对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所涵盖的内容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而且影响因素研究不够系统。另外,针对研究方法单一的缺弊,在发扬原有质化研究优势的同时,应适当开展大样本的定量研究,以增强研究发现的客观性和代表性。目前造成定量研究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信度和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因此,有效测量工具的研发是当务之急。为此,本研究从外语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角度出发,结合社会文化理论、教师身份认同理论、英语教师知识的相关研究,来确定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论结构,编制量表,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其信度和效度。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是一种隐含的心理反应,根据现代心理测量学的相关理论(Rust&Golombok,2008),本研究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编制量表:理论结构的构建、题项设计、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整个编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初始问卷的编制和正式问卷的检验。在构建理论结构时,笔者依据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身份认同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起着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作用(Johnson,2009)。因此,在探讨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结构时,我们充分考虑了教师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2.1 受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山东省普通高中英语教师,涉及17所中学的502人,包括60后、70后和80后三代中学英语教师,被确定为4个独立样本。样本一包括12人,参与先导测试;样本二涉及4所中学的104位教师,参与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三包括10所中学的283人,参与一次验证性因子分析;样本四由来自3所中学的103位教师组成,参与修正后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之所以选择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高中英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过渡阶段,处于高考“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在传统考试导向与现代外语教学理念的矛盾斗争中,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更能体现身份认同斗争、矛盾和变化的特点。
2.2 研究过程
2.2.1 理论结构的构建
根据国内外普通教育学对教师身份认同结构的相关研究(Day&Kington,2008;魏淑华,2008)以及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相关研究(Almond,2012;Varghese et al.,2005;吴一安,2008),我们认为EFL教师的身份认同应包括四个维度:职业身份认同(career identiy)、专业身份认同(major identity)、个人身份认同(personal identity)和处境身份认同(situated identity)。
(1)职业身份认同主要反映教师对优秀教师标准和教育理念的社会和政策期待的认可,包含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Phan,2007;吴一安,2008)。职业价值观指热爱英语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关心、爱护、尊重学生。职业归属感是一种强烈的持续和连通感,是外语教师意识到自己属于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并经常有与教师职业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
(2)专业身份认同指外语教师对英语及英语教学的理解和认同,涉及教师的英语教学信念和对英语语言水平的自我评价(Tsui,2007)。英语教学信念指英语教师对英语、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的认识和观念。英语语言水平指任何情况下,运用英语时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本研究意指英语教师对听、读、说、写等能力的自我评价。
(3)个人身份认同主要关注教师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和职业行为的评价,包括工作投入和职业行为倾向(Varghese et al.,2005)。工作投入指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热情、奉献、专注程度和幸福感(Schaufeli&Bakker,2003;张轶文、甘怡群,2005)。职业行为倾向是英语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承担教师角色中表现出有益于提高职业工作效能的行为倾向(Almond,2012)。
(4)处境身份认同反映学校环境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反映处境身份认同的因素当数组织支持感,它指教师知觉到的学校组织对他们工作上的支持,对他们利益的关心和对他们价值的认同(凌文辁等,2006)。
这样,我们认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结构由职业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个人身份认同和处境身份认同四维度构成,受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英语教学信念、英语语言水平、工作投入、职业行为倾向、组织支持感七个因子的影响(见图1)。
图1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论结构图
2.2.2 题项设计
根据前面确定的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理论结构,我们采用自陈量表法来设计题项,用封闭性的问题来呈现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初始量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出生年代、教龄、学历和职称。第二部分为Likert五级量表。初始量表依据四个维度的七个因子,共编制了45个题项。受试对每个项目的回应程度分为: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五个等级,按1、2、3、4、5计分,分数越高说明教师的身份认同水平越高。
在大样本调查之前,我们请到12位高中英语教师对量表进行初步的先导测试,在分析测试结果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其中三项措辞不清、一项带有文化偏见、两项重复的题目进行了修正和删减,修订为包含39个项目的《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初始问卷》。
2.2.3 数据收集
采用任意抽样的方法,笔者首先找到在某高校学习的12位在职教育硕士作为调查对象并充当联系人,同时请他们找其所在学校的高中英语教师来完成量表,直到找到足够的人数。问卷调查的发放和回收历时一个月。
2.2.4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项目分析、效度检验和信度检验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之后,利用Amos17.0完成了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并对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做出模型拟合度评价。
3.1 初始问卷的编制
项目分析(item analysis)是排除不适当问卷题项的必要步骤(秦晓晴,2011)。我们用SPSS19.0来完成项目分析,如果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α<0.05),就说明该项目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的受试,可以考虑将其删除。本研究结果显示,初始问卷39个项目中有36项的t值达到显著性水平(α<0.05),其中32个项目的t值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α<0.01),只有涉及文化冲突的变量题项12的t值大于0.05,我们决定将其删除。在保留的38个项目中,均值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不包括0,说明问卷中保留的38个项目都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项目分析之后,需要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reliability)是指同一被试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我们主要考察量表的内在信度。一般认为,Cronbach α系数应介于0.00和1.00之间,系数越高,说明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越强。本研究检测结果显示,初始量表各因子的信度估计值在.721-.900之间,量表总体的Cronbach α系数为.902,说明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效度(validity)指测量工具对测量对象的测量能力,本研究主要检测量表的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内容效度涉及量表项目的关联性和量表的覆盖范围。我们请了两位专家,一位心理学的专家和一位从事英语教师教育的专家进行审核,两位专家均认为项目内容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内容效度良好。
结构效度能够测量到假设性理论结构对观测现象的整个方差的贡献,结构解释的方差越大,说明量表的效度越高。用来检验结构效度的方法有因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等,为了找出影响观测变量的因子个数并验证前面对因子结构的假设,我们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来完成因子分析。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显示,KMO值达到0.803,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水平为0.000,表明变量之间有显著的关系,适用于因子分析。在提取因子之前,我们对相关矩阵进行检验,以判断大部分相关系数是否大于0.3。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满足条件的共有九个因子,但由于第九个因子只包含题项18和题项19两个有关文化冲突的项目,考虑到项目数较少,决定将其删除。探索性因子分析后量表题项数从38项修正为36项(因篇幅所限,省略数据)。
本研究利用Amos17.0,对样本三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来检验事前定义因子的模型拟合实际数据的能力,检验观测变量的因子个数和因子载荷是否与基于预先建立的理论预期一致。经过分析模型的修正指数,发现题项3和35、17和36之间的修正指数较大,表达上也存在重复,参考它们与其它题项之间的修正指数,决定将3和36删除。首次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问卷的项目数为34项。
3.2 正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我们对修正后的34个项目进行了重新编码,再次的信度检验显示,量表总体的 Cronbach α系数为.920,KMO值达到0.828,比初始问卷的统计值有明显改善,显示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最终确定的由八个因子构成的量表中,各因子的负荷值和共同度见表1。总的解释方差显示了旋转前后因子提取的特征值,第一个成分(10.708)、第二个成分(4.276)、第三个成分(1.939)、第四个成分(1.892)、第五个成分(1.643)、第六个成分(1.532)、第七个成分(1.424)和第八个成分(1.125)。旋转前后的特征值不变,最后的累计方差百分比是69.270%,所有项目的共同度介于0.688—0.829之间。
表1 因子矩阵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参照理论构想和因子的负荷值,我们对抽取出的八个因子进行了如下命名:第一个因子为工作投入;第二个因子为组织支持感;第三个因子为英语教学信念;第四个因子为职业价值观;第五个因子为职业行为倾向;第六个因子为职业归属感;第七个因子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影响,指外语教师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态度及改革对其在教学方法、教师角色等方面的影响。在理论结构中该因子包含在英语教学信念因子中,后将该因子独立命名为英语教学改革;第八个因子为英语语言水平自我评价(简称为英语语言水平)。从而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初始问卷》的七因子理论构想结构,修正为八因子的结构。
最后,采用样本四对模型进行的再次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的一阶结构模型检验结果的关键指数(CFI=0.97;RMSEA=0.057)达到了拟合优度模型的水平,二阶结构模型拟合指数见表2。
表2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
一般认为,x2/df应小于5,拟和指数GFI、NFI、IFI和CFI需大于0.900(越大越好),RMSEA应小于0.08(越小越好)。本次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x2/ df为4.52,GFI、NFI、IFI、CFI均大于0.900,RMSEA为0.057。修正后的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量表模型路径见图2。
图2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模型
验证性因子分析也说明本量表的关键指数均达到了拟合优度模型的水平,模型的设置、构想是合理的,即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是由四维度八因子组成的多维结构(寻阳,2012)(见图3)。
图3 外语语教师身份认同结构
为使本研究的理论结构更具合理性,在遵循心理量表编制程序的前提下,我们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包括普通教育学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各题项的表达以及所反映的测量内容进行认真评估,保证了量表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确定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理论结构,涉及职业、专业、个人和处境多个层面,充分反映出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是社会规约、机构规范和个体要求的多元综合体现,证明社会文化理论对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这一结构模型不仅充分证明了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是一多维结构(Day&Kington,2008;Trent,2012;Varghese et al.,2005),而且指出了它所涉及的具体要素。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之所以将教师身份认同确定为四个维度八个因子的结构,一是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剖析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二是为了揭示身份认同的内在结构。但根据身份认同整体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各维度和各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且相互交叉,并非独立存在、互不相连的独立因素。
本量表显示了影响我国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其中,“工作投入”和“组织支持感”的负荷值较高,反映出外语教师个体能动性位于首要地位,而学校组织对教师的关心能够促进积极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Tsui,2007;窦文娜,2011)。“外语教学改革”因子的增加显示出我国目前开展的外语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有显著影响(张凤娟、刘永兵,2012),外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以及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都会对教师的身份认同产生影响。“英语语言水平”因子说明保持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有益于外语教师形成积极的身份认同。
另外,从删除的题项“英语国家文化对我的价值取向影响大”、“我的思维方式受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很大”和“英语及其国家文化对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很大”来看,它们都涉及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师思维和价值观方面的影响。三个题项的删除,说明英语国家文化对我国外语教师思维虽有一定影响,但反映并不明显。这说明英语国家的文化对本土培养的英语教师影响不明显,我国外语教师主要还是本土文化的代表。
本研究对外语教师教育和教学管理有一定启示。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要转变教师的角色,就应转变领导者的角色,应重视教师的贡献,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可能地改善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防止教师感到沮丧并有被忽视的感觉。在教师教育方面,除了重视提升外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以外,应不断保持和提高外语教师的外语水平。Richards(2008)曾指出,在许多英语为二语或外语的教师教育中,人们对如何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的问题重视不够。由于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语言损耗的问题,在我国缺乏英语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应创设外语语言学习的条件,满足外语教师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开设教师所需要的课程。
本文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形成了EFL教师身份认同理论结构模型。通过对502位高中英语教师的实证检验,经项目设计、信效度检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手段,形成了由34个题项构成的《外语教师身份认同量表》。本量表的项目之间区分度较好,KMO为0.828,Cronbach α系数为0.920,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均达到了拟合优度模型的水平。这说明该模型的设置、构想是合理的,即外语教师职业认同是由四维度八因子组成的多维模型,可用于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大样本实证调查。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调查对象只选择了山东省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师,没有涉及到我国其它省份不同层次学校的外语教师,这或导致数据和研究结论带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尽力加以避免和弥补。
注释:
①目前,英语是包括我国在内的非英语国家的主要外语,习惯上,我们把英语教师称作外语教师,即EFL teachers。
参考文献
[1]Almond,M.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dentity[OL].http://www.scribd. com/English-Language-Teacher-Id,2012.[2013-05-08]
[2]Casanave,C.P.&S.R.Schecter(eds.).On Becoming a Language Educator:Personal Essays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7.
[3]Day,C.&A.Kington.Identity,well-being and effectiveness:The emotional contexts of teaching[J].Pedagogy,Culture and Society,2008,16 (1):7-23.
[4]Farrell,T.Exploring the professional role identities of experienced ESL teachers through reflective practice[J].System,2011,(39):54-62.
[5]Gu,M.M.Cross-border pre-service teachers in Hong Kong:“To be or not to be integrated,that is the problem”[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edagogy,2011,37(2):139-154.
[6]Ilieva,R.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negotiations of program discourses in their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within a TESOL program[J].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10,66(3):343-369.
[7]Johnson,K.E.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M].London: Routledge,2009.
[8]Phan,L.H.Australian-trained vietnamese teachers of English:Culture and identity formation[J].Journal of Language,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7,20(1):20-35.
[9]Richards,J.C.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today[J].RELC Journal,2008,(39):158-177.
[10]Rust,J.&S.Golombok.Modern Psychometrics:The Science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M].Routledge,2008.
[11]Schaufeli,W.B.&A.B.Bakker.UWES—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Test Manual[Z].Department of Psychology,Utrecht University,2003.
[12]Smit,B.,E.Fritz&V.Mabalane.A conversation of teachers:In search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J].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0,37(2):93-106.
[13]Trent,J.Becoming a teacher: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of beginn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Hong Kong[J].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2,39(3):363-383.
[14]Tsui,A.Complexities of identity formation:A narrative inquiry of an EFL teacher[J].TESOL,2007,41(4):657-680.
[15]Varghese,M.,B.Morgan,B.Johnston&K.A.Johnson.Theorizing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y:Three perspectives and beyond[J].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2005,4 (1):21-44.
[16]Volkmann,M.J.&M.A.Anderson.Crea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Dilemmas and metaphors of a first-year chemistry teacher[J].Science Education,1998,15(3):293-310.
[17]窦文娜.新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从学校环境的视角出发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8):15-21.
[18]郝彩虹.大学英语教师职后学历学习与专业认同变化研究[J].外语界,2010,(4):83-90.
[19]凌文辁,杨海军,方俐洛.企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J].心理学报,2006,(2):281-287.
[20]秦晓晴.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22]吴一安.英语教师研究:成果与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32-39.
[23]许悦婷.大学英语教师在评估改革中身份转变的叙事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0.
[24]寻阳.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2.
[25]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14,(1):118-126.
[26]张凤娟,刘永兵.外语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信念取向及差异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3):64-68.
[27]张轶文,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3):268-281.
Formu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Teacher Identity Inventory for EFL Teachers
XUN Yang,SUN Li,PENG 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273165,China)
The study is intended to formulate the Teacher Identity Inventory for EFL Teachers,so as to promote EFL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the model is formulated and tested through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analysi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ventory is foumulated with fine reliability(Cronbach α=.920)and validity(KMO=.828).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teacher identity is modified into four dimensions and eight factors.Four dimensions include career identity,major identity,personal identity and situated identity,and eight factors are professional values,the sense of belonging,English teaching beliefs,language proficiency,job engagement,professional behavior inclination,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EFL teacher identity;identity structure;factor analysis
H319
A
1002-2643(2014)05-0061-07
2013-11-21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PA10502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综合英语'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1CWZJ53)和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0GG011)的阶段性成果。
寻阳(1966-),女,汉族,山东曲阜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师教育。
孙丽(1956-),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彭芳(1968-),女,汉族,山东兖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