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三字经》作为我国传统启蒙教材,位居于“三、百、千”之首。相传最早的《三字经》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著。《三字经》全文虽然仅有1722个字,但正是因为它的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使得它流传千年,家喻户晓。千余字的《三字经》在内容上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典故等,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在语言上,此书之所以称作《三字经》是因为它三字一段,句句押韵,琅琅上口。
《三字经》以孟子的性善论开篇。接下来讲尊师之礼,孝亲之道。第三部分介绍三纲五常、人物掌故、三才四方、四时五行、五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第四部分介绍文化典籍,讲读书为学从训诂句读小学始,次熟读四书、《孝经》,继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循序渐进,并概况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第五部分讲述了孔子、苏秦、苏洵、蔡文姬、谢道韫等历史名人立志勤学,勉励学生刻苦读书的故事。
《三字经》产生于封建社会,受儒家思想的侵润,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在所难免,所以,教师应当让《三字经》有选择性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识字是教学的基础,识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但识字过程却是枯燥的。怎样使识字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无味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学习。怎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识字的能力呢?最为重要的是识字教材具有趣味儿性、故事性,而《三字经》正是富有趣味儿性的识字教材的代表。
张志公先生认为,“三百千”给我们的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是集中识字。《三字经》作为传统启蒙教材,被大多数人作为识字教材使用。全书千余字,作为识字教材,学生能够集中识字,效率高。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先识字,由于写字难度较大,先集中识字,《三字经》的千余汉字覆盖了普通读物的百分之七十,学生有了识字的基础就可以进入阅读阶段了。如此先认后写,就使得小学生识字写字的难度降低了。
《三字经》的语言,三字一段,句句押韵,整齐的韵语,便于学生朗诵,能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美与声音美。小学生从小就受到语言美与声音美的熏陶,能够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字经》在便于朗诵的同时,也便于记忆。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13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15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退化。根据这一规律,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应以记忆为主,而不是以理解为主![1]所以,在小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在他们的心灵还是一片净土的时候,应当让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之作《三字经》来滋养他们,为他们未来修身打下基础。
每个孩子都是坠落人间的天使,都有一颗纯洁的心。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本没有好与坏之分。但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昔孟母,择邻处”正是告诫学生学习要有良好的环境,如果不小心沾染恶习,长大就不好改正了。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宠爱有加,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所以他们却很少有感恩之心,认为父母对他们的爱都是理所应当的,丝毫体会不到父母付出的艰辛。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三字经》中讲述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这对小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都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学生能从中学到历史的兴衰、更替的道理。历来文史是一家,只有学好历史,才能准确地理解文。学生学好历史,能以史为鉴,更好地做人做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字经》采用较长的篇幅系统地叙述了“自羲农”到“清祚终”的历史事件。从传说的羲农黄帝始到本朝立,虞夏商汤,武王伐纣,平王东迁,春秋战国,五霸七雄……以朝代发展更迭为主线索,也略涉时代特征、帝业功勋、年限长短等,历历道数,完整有序。如东周后时代特征“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东汉“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唐朝“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皆言光武、高祖之开国功勋与传承终止、年限短,学生能在读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学习到这一篇章时,教师可向学生讲一讲夏朝的开国之君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商的开国贤主——汤革命的故事,周朝的开国圣君文王、武王的故事,体会他们因为德才兼备、勤政爱民,所以后代的人尊称他们为“三王”。
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有选择地利益中华民族的传统教材——《三字经》,有利于学生德、智、美等全面发展。因此,让《三字经》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孙双金.13岁以前的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J].人民教育,2009(21).
[2]张志公.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