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调查

2014-08-04 01:24李洋洋赵丹周晴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型学历留学生

○ 李洋洋 赵丹 周晴

(江苏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本研究为江苏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调查。在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之上,根据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尝试从宏观的层面上考查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相关教学安排及其措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尽管本研究只是个别高校的个案调查研究,但鉴于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教学模式在国内部分高校中的普遍性,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直接供相关单位参考,有助于他们全面了解当下类似院校的汉语教学现状,以便改正可能的不足之处,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本研究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入手,调查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教学方面的安排。第二部分多角度调查江苏大学留学生的真实汉语学习现状。第三部分分析上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再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相关研究及其不足之处

通过查阅期刊网(如CNKI等)和相关著述,我们发现,关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的研究,国内学者一般是针对于某一地区,如中亚留学生、欧美留学生或日韩留学生对比等进行调查(如张文洁(2006)、马一丹(2012)、王晓美(2012)等相关文献)。这些研究探讨了留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出现的偏误,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等。根据我们的调查,当下国内高校留学生来源地一般都达到几十个以上,例如,江苏大学留学生的生源地就达30多个国家。笼统地以某广阔区域为范围,或者以某单一国家为范围,来进行相关调查研究自有其价值。但我们认为,这种研究与上述高校的汉语教学现状相脱节,高校的汉语教学班一般都是混合编制,并不区分留学生的生源地。有鉴于此,对照当下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本文另辟蹊径,以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全体留学生为对象,从多角度开展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调查,尝试发现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和相关教学制度安排之间的因果关联,以期提出具有广泛参考价值的相关建议。

二、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相关设计说明

本研究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制度角度入手,调查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教学方面的安排。第二部分多角度调查江苏大学留学生的真实汉语学习现状。第三部分分析上述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再提出相关的建议。

首先是关于教学制度安排,调查内容分为下述七个方面:第一,关于学生来源及其基本资料规整制度。理由如下:由于江苏大学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于第三世界国家,且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居多,相对完善的资料对于学生的管理、教学、考查以及后期的辅导提高等非常重要(可参阅周子立(2010)等文献)。第二,等级分班制度。理由如下:由于留学生专业不同,对汉语的要求也不同;同时,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起点也不相同。故需要有一个分班分级的制度,这样才能使各类留学生各得其所,从而做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第三,教师配备制度。理由如下:对于一个专司汉语教学的学院来说,根据何种标准分配教师,同时,各位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因素都对教学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第四,学分课时分配制度。理由如下:任何课程都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任何课程的学习也都有各自的学时和学分的设置。观察留学生汉语学习所占学分的多少、每学期学时如何安排等,可以看出汉语教学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第五,授课课型及其使用教材情况。理由如下:在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应齐头并进。相应地,有口语、听力、精读、泛读、写作、翻译等多种课型及相关教材。通过调查课型设置和教材的使用情况,可以分析相关安排的合理性。第六,阶段考试与水平测试方面的调查。理由如下:就目前的汉语学习来说,考试还是最主要的考察学生学习情况和真实水平的途径。通过各种考试或水平测试,有助于教师和学院了解留学生汉语学习进展情况,同时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第七,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安排。理由如下: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或实践,可以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进一步得到锻炼,以弥补课堂上因为时间有限而导致的实践不足等问题。

其次是江苏大学留学生的真实汉语学习现状方面,调查项目主要分为:江苏大学留学生历年汉语成绩及通过HSK考试的情况、真实的汉语使用情况、留学生的自我感觉以及汉语教师的评价。抽样调查的留学生主要分为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共14名。其中,4名初级、5名中级和5名高级。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留学生的历年成绩。江苏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迄今已有6年时间。学生学习汉语的效果究竟如何?首先可以从其汉语课考试成绩上反映出来。同时,也反映在学生HSK考试的通过率上。第二,留学生真实的汉语使用情况。考查留学生能否做到学以致用也非常重要。理由如下:如果留学生纯粹为了通过各类考试而学习汉语,平时不怎么使用汉语,这既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也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还可能造成生活上的不便等。第三,留学生的自我感觉和来自汉语教师的评价。通过调查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自我感觉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进一步了解学院相关制度安排设计的成效。

我们认为,上述两个方面密切相关。教学制度安排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必然体现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现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解读,基于其结论所提的建议必然对进一步改进教学制度安排有所裨益。

三、各项调查结果及其解读

对照上述研究思路,我们通过实际调查,收集了所有相关资料。现将调查结果依次叙述。首先,制度方面。第一,学生的来源及其资料规整制度。根据所抽取几个班级来看,学生绝大部分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少数来自欧美和日韩等国(初级均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中级除一位之外母语都是英语,高级中除一位法国学生外,其他均为来自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可以看出,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占绝大多数。中级学生在入学之前绝大部分并未接触过汉语,高级学生都学过汉语和英语,并且时间较长。然而,资料规整方面,学院并未对留学生的资料进行提前统计和整合。这既有主观原因,例如,学校的招生工作不完善,语言生报名即可入学等。还有其他客观原因,例如,部分学历生由于申请其他学校失败才临时决定来江苏大学就读。总体上讲,这方面的工作很不理想。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分班困难;教师对学生了解过少,教学难度增加,教学进度减慢;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影响教学预期效果,甚至拖慢教学进度。第二,分班标准。学院在分排班之前进行一次水平测试,试卷由学院教师自行命题。主要参考汉语水平考试,将1234级题目混于一张试卷,每个级别大概10道题,以此来大致区分学生的汉语水平。在入学一个星期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汉语水平再进行调班。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后若考试不过关,就必须补考或重修,但仍然在同一个教学班。总的来说,目前的分班标准是摸底考试和按教材评定水平的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分班工作相对粗略,总有部分学生学习较差,汉语课程并未通过,但他们依然跟着原来的班级进入下一个水平班。这样,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跟不上,学习困难加剧。班级内部的两级分化也越来越严重,对教和学两个方面都不利。然而,目前学院也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补救。第三,教师配备制度。海院目前仅有一名专职教师,其余教师皆来自外院。在教师的素养上,对其教学基本功、普通话有所要求,外语要求并不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分为博士和硕士两种。语言生与专业生的教师并没有区分。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的选用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教师变动相对频繁,同时要求也较低(例如,很多老师并不具有二语习得方面的知识)。目前,上述局面似乎没有改善的迹象。第四,学分课时的分配制度。语言生与学历生在课时分配上有区别:语言生一星期20个学时,一学期300~320个学时。以前,初高级学生一起上课。2012年起,开始分等级上课。按学院来看,医学与医药科学学院(简称医学院)的基础汉语课,汉语I有18个学分,汉语II有10个学分,汉语III有10个学分学。其中本科阶段目前开课最多的为临床医学专业,每学期150个学时。从2012年起,每学期90个学时(共4学期),另加30次辅导。(2011年新的教学计划出台后,学历生的学分有修改,而语言生学分没有改动。)参照新HSK四级考试大纲,按每周2~3课时进度学习汉语四个学期(两学年),掌握1200个常用词语(按每学期20周的上课时间算,共需要320~480个学时)。而按照学校的学时分配来看,四个学期下来,医学院的总学时数为360个学时和120次辅导。再看其他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四个学期的总学时数为240个学时和120次辅导;药物制剂学院四个学期总学时数为320个学时和120次辅导。总体上看,留学生教学的课时分配比较合理。第五,课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分析。语言生的初级、中级有口语、听力、精读课,高级加上阅读和文化课。技能教学的侧重点根据不同的要求和课型而定。学历生入校时以初级生为主,开设汉语精读课。之后随着等级的提升,安排有听力课和口语课。目前的问题:初、中级学生的训练比较单一,能力培养不协调。另外,教材方面。目前学历生初级教材一律使用北语出版社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目前,使用统一教材有利于课程衔接和教师之间的教学探讨。第六,阶段考试、水平测试和教学评估情况。目前,期末试卷由任课老师个人出题、个人评分,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学院并不要求中级及以下的学生书写汉字,上机考试只要求可以输入汉字即可。存在的问题:留学生的汉语课程考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其成绩并不总是显示他们的真实水平(具体的成绩分析,详见第二部分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方面的分析)。同时,对汉字识写要求太低。另外,迄今学院并没有教学方面的系统评估。第七,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安排。海院在节日期间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邀请志愿者参加,以便增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学院每年都会在4、5月份举办“汉语桥”比赛,以增加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我们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其次,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方面。第一,留学生历年成绩考察。我们随机抽取若干名学历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初级、中级、高级学生分别为四名。初级学历生抽样统计见表1;中级学历生的成绩抽样统计见表2;高级学历生的成绩抽样统计见表3。

表1:初级学历生成绩抽样调查

表2:中级学历生成绩抽样调查

表3:高级学历生成绩抽样统计

根据从表1,初级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根据表2,首先打分制度不合理(出现了满分);其次,学生在接触到汉语II之后成绩普遍较之前的有所下降,而且分化也已出现:听力和阅读的分数差距较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跟班”学习制度的缺陷。根据表3,高级学生的汉语成绩相对稳定一些,从分数也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存在,且各种课型的不平衡问题仍然如故。另一方面是汉语水平测试成绩。下面有一组对比,一是部分学生在学习了四个学期之后参加学校的汉语水平测试,成绩情况请看表4;二是学生参加HSK的情况。

表4:学校汉语水平测试分数

与此同时,参加HSK水平测试的成绩并不理想(由于目前在校学生流动量过大,再者有外校学生考级,精确的各等级通过率无法计算,仅有今年的数据可供参考)。每年学足课时的学生大约有70~90人,今年大约有80~90人,但参加HSK四级测试的只有14人,其中3名未通过测试。将这个结果与表4中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学院对于学生的汉语水平估计过高(分数与实际水平不符)。今年的报考及通过情况反映了真实问题:整体上讲,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未到达HSK四级的要求。

第二,留学生真实的汉语使用情况。在每个等级,我们各随机选择5名学生,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等多个方面,内容请看表5:

表5:留学生汉语使用情况综合调查

根据表5,学生平时使用都会使用汉语,但是频率、范围等差距较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估千差万别,但总体上普遍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略低,并未到达老师或者自己的理想状态。有些学生直接说“No”。在交流方面,调查显示:有些学生,尤其是水平稍好且有志愿者互帮的学生,平时使用汉语的次数比较多,也相对更愿意用汉语与人交流。而另一些学生(学历生占多数),除了必要的场合,比如外出购物、问路等,要用中文交流外,平时仍然以英语交流为主。根据对老师的调查,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汉语的情况明显好于平时,且课后交流的时候,水平越高的学生,汉语使用的频率越高。综合所有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觉得汉语很难,认为自己的水平偏低(比例大约为2:3);而且,高级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汉语所需的时间比较多。

第三,是来自汉语教师的评价。调查的教师包括初级1位、中级两位(其中一位也教过高级)、高级1位。梳理对教师的采访结果,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语言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要比学历生的高,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达不到教师的预期。各个等级的学历生差距较大,且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基础层次不一,班级内部两级分化明显(汉语水平差距过大),同一族群的学生相互之间影响大,学习兴趣和学习进度难以协调一致。相关调查总结如下:

表6:教师对学生的相关评价

四、总结及相关建议

江大海院成立六年来,学院在稳步成长,去年成立了汉语推广中心,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留学生,目前有近400名留学生。但根据上述调查,目前学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关照二者的之间的必然关系,可以看出:由于资料规整制度而导致学生资料无法完整反馈给教师;由于分班制度的不合理而导致班级整体水平的两极分化和学生个人难以跟上进度;由于教师配备制度未到达专业化水平而导致的师生间流动性相对过大,从而在教学难以建立长期互动;由于课型设置的不完善而导致的学生能力不不协调;由于阶段考试、水平测试和教学评估的标准不统一,增加了学生考试的随意性且某种程度上难以反映真实水平;由于不要求汉字识写而导致学生认读、书写的脱节等等问题。那么,基于对上述调查结果的解读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理论,我们提出下述几点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成立自己的教务系统,这是根据学生资料规整制度不完善而提出的建议。当学生确定入学时,在教务系统中填写本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国籍、母语、是否接触过汉语、是否来自汉字文化圈等相关的详细资料。这样既便于对学生的分班——学历生选择合适的班级,也便于教师在教学前掌握足够资料,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展开教学。第二,优化分班制度。建议取消目前的“跟班走”班级标准,而应该全方面地实施按“水平”分班的制度。具体的方法是按照学生的真实水平安排班级,如果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水平并未达到进入下一个水平班的要求,则继续停留在原等级的班中。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的水平与班级整体脱节,也能有效改善留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的现状。第三,大力发展自身的师资力量。主要是多招收语言学专业,尤其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授课前,要统一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组织教师定期交流教学经验、探讨如何解决相关问题,共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依据教学的进行情况,还可以开设教学小组和教学观察员,一从不同的教学课型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二从教学监督、教学反馈角度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第四,课时、课型与汉语学习水平匹配制度。学院应建立详细地课时分配与课型匹配制度。因为随着汉语等级的提高,各种课型要随之配套和精细化:精读课、泛读课、口语课、听力课、写作课、文化课等等都要相应第开设。比如初级班的学生可以开精读课、口语课、听力课;中级班的学生可以加开写作课和文化课;高级班的学生则要开设所有课型。并且要注意同一个水平班不同课型要在难度、教师、教材上进行配套,即不同的老师在授课内容上进行协调。在这一点上,可以和第三条建议中提出的教学小组互相结合。第五,使用针对性的教材。不一定每个等级都使用同一套教材。比如说,初、中级可以使用《汉语教程》,高级可根据达到的水平状况,增加其他教材的部分内容。同时,语言生和学历生所使用的教材一定要有层次上的差异,并且语言生最好从初级就开始接触简单的文化常识,以免到了中级之后突然接触文化课而不知所措。第六,建立完善的阶段考试、水平测试和教学评估体系。在第四部分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析了目前学院在此方面做的不太完善,对学生的真实水平难以达到一个相对准确的估测。而一套完善的体系必须至少包含期中、期末考试等阶段考试、与HSK考试大纲相符的水平测试和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的教学评估与预测。另外,对于阶段考试和水平测试的标准、要求及相应的试卷内容、难度、范围等都需要任课老师与教学观察员等一同商讨制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相对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以便针对其学习汉语的现状来决定学生的下一个水平班。第七,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首先,学院对于初中高级都应加大汉字的重视力度,要求汉字的认读与书写(应循序渐进地展开,毕竟学生的抵触心理仍是现存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可以开设强化班把某些方面有弱项的学生集中起来针对性教学,也可定向培养一些学生的中华才艺等。

【参考文献】

[1]于晓日.高校对外汉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 江苏高教,2013(1).

[2]韩蕾.比较日本与欧美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9).

[3]牛晨琳.差别化对外汉语教育初探——根据日韩与欧美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进行对比[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6).

[4]黄莺.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汉语现状与教学探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5]王晓美.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现状与对外汉语学习前瞻[J].现代商贸工业,2010(9).

[6]韩菡.谈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6).

猜你喜欢
课型学历留学生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英语读写课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