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顺 陈征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下擂战术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下擂技术在不同级别运动员比赛中是否能够取得优异成绩起到关键作用,不同级别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下擂技术有差异性存在。
关键词:武术散打 比赛 下擂技术 成绩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67—03
引言
武术散打比赛下擂方法,是散打擂台技术之一。随着散打运动技能的不断完善,散打比赛的竞争更加紧张激烈,各种技战术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下擂方法的运用得当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的有利条件,并能给对手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双方运动员除了要运用拳打、脚踢、快摔等技法得分外,还要善于利用场地,把握时机,采取有效的方法迫使对方下擂。在下擂方法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应根据对手和本人的位置,在适宜范围内实施,要正确判断对手在边角的意图防止反被牵引下擂,使用下擂方法意图要隐蔽攻击要迅速,发力要迅猛,才有可能成功。散打下擂方法运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得分,为自己获得比赛胜利奠定心理优势。因此,巧妙地运用下擂战术已成为运动员获胜的一项重要手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05—2009年辽宁省武术散打冠军赛录像中随机抽取大、中、小三个级别(48kg、52kg、56kg级为小级别;60kg、65kg、70kg为中级别;75kg、80kg、85kg为大级别)各20场共60场比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收集近几年与本文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观察法
对从2005—2009年辽宁省武术散打冠军赛录像中随机抽取的印场比赛进行观察对比,从而进行分析研究。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观察到的数据用Excel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处理。
1.2.4 对比分析法
对研究的内容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做出相应的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2005—2009年辽宁省武术散打冠军赛下擂战术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运动员在这60场比赛中共运用下擂战术227次,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的下擂战术的次数是不同的,大级别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的下擂战术多达89次,而中、小级别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下擂战术的次数就相对较少了,分别为73次、65次。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级别越高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下擂战术的次数也就越多。同时,还可以发现运动员在不同局数的比赛中运用下擂战术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运动员在第一、二、三局比赛中分别运用下擂战术74、73、80次。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下擂战术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固定的。
2.2 运动员技术手段、技术类型分析
2.2.1 使用技术手段的情况分析
在迫使对手下台的实战中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拳、腿、摔技术都是下擂战术的技术手段,它可以是一个单个技术动作,也可以是一个组合的拳、腿、摔技术。在使用技术让对手下擂时,有些是只使用了拳、腿、摔中的一种技法,在使用了多种技法才迫使对手下擂的时候,哪一种技法在促使对手下擂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或最有威胁,就判定该技法为此次下擂战术的手段。
从表2中得出,双方运动员运用下擂战术时,共使用220次技术动作,使用摔法的比较多,大、中、小级别用的次数几乎都没有区别,同时运动员在局别之间用的次数也并不因为体力的消耗而减少对摔法的使用,运动员在使用腿法方面,大级别的运动员在三局比赛中共用了20次,用的次数是使用摔法次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说明在比赛中运动员运用腿法技术还不是很熟练,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加强对腿法的训练。在使用拳法方面也很少,在60场比赛中只在大级别的比赛中出现了一次,并且没有成功地迫使对手下擂。究其原因是因为拳法技术击打对手时,向前冲的力量不如腿法和摔法。根据表中反映的数据,在辽宁省武术散打冠军赛上,运用摔法技术迫使对方下擂占整个下擂战术使用的85.5%。从技术的角度上说,使用拳、腿技术让对手下擂,如果没有重击对手,致使对手昏厥,对手的防下擂意识和技术总会牵制自己的动作,而摔法是破坏人的平衡使对手倒地,人在失去平衡的瞬间,是没有防下擂意识的。
2.2.2 使用技术类型的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运动员在使用下擂战术的技术类型上,相对而言,使用逼打类型的下擂战术消耗的体力大,使用牵引类型的下擂战术体力消耗少;但在比赛中,运动员大多运用逼打类型,而运用牵引类型的比较少,可以说在比赛中,逼打类型的下擂次数是牵引类型下擂次数的20倍。
2.3 下擂战术的运用与运动员的级别、体力所在擂台的位置相关性分析
2.3.1 下擂战术的运用与体力分配
从表4可以看出,从不同局数使用下擂战术的成功率对比表面上看,比赛越是进行到最后,对方运动员的体力越差,使用下擂战术越容易成功。实际上,比赛越是到了后面两局,双方运动员适应了彼此的打法特点,加之自己体力也有所下降,反而不容易成功。在我们统计的60场比赛中,第一局使用下擂战术的成功率为19.2%,而第2、3局成功率分别为15%、14.9%,低于第1局比赛使用下擂战术成功率4—5个百分点。
2.3.2 运用下擂战术的级别差异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运用下擂战术次数与成功率是不同的,大级别的运动员使用下擂战术的成功率相对较高,达到18%,而中、小级别的运动员使用下擂战术的成功率相当就较低一些了,分别是16.4%、13.8%。从上可以得出:随着体重的增加,大级别运动员步法相对没有中、小级别那么灵活,技术风格也不如中、小级别那么全面和细腻。根据这一现象,散打的很多技术在比赛运用中都有级别差异,下擂战术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得很明显。endprint
2.3.3 运动员在擂台的不同位置使用下擂战术情况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使用同一种下擂战术时,最适宜的擂台位置也不同。以擂台上的警戒线为标志,小级别、个子矮的运动员在警戒线内侧使用下擂战术的成功率只有8%,而在警戒线外侧的成功率为20.7%。大级别个子高的运动员恰恰相反,在警戒线外侧的成功率为5.6%,而在警戒线内侧的成功率则高达25.6%。可以看出:小级别、个子矮的运动员到警戒线上或外侧使用方法为宜;而大级别、个子高的在警戒线内侧使用技术动作为佳。这要求在下擂战术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的级别和擂台位置有针对性的培养运动员技术手段和视觉、距离判断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下擂战术次数不同,体重级别越大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下擂战术的成功率就越高,局数越多成功率也越高。
(2)下擂战术类型一般采用牵引下擂和逼打下擂,但逼打下擂明显多于牵引下擂。
(3)运动员在不同的局数中运用的下擂成功率也不同,第二局高于第一、三局。
(4)从运动员运动下擂手段来看:有拳、腿、摔三种手段,其中在比赛中摔法运用明显多于腿、拳法。
3.2 建议
(1)增强擂台观念,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加强对下擂战术的训练,尤其是低级别的运动员。
(2)在比赛中,运动员要抓好时机,利用其它战术手段或诱或逼,诱使对方向台边移动,为实施下擂战术创造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则立即出击。
(3)为了在比赛中提高使用下擂战术的成功率,需要运动员判断准确,动作突然、巧妙,所以运动员在平时也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提高其判断双方位置的能力,并要善于借助擂台的警戒线来判断双方的位置,同时注意动作方法的巧妙性。
参考文献:
[1]陈升.散手比赛中下擂战术的运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7(1):54-55.
[2]刘鹏.下擂台战术的运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1):43
[3]罗亮.武术散打实战下擂方法与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04(1):96-97.
[4]张勇,文善恬.全国散打锦标赛下台技战术运用的统计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67-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