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东岳
摘 要:在技校课程中把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虽降低了升学压力,但教学难度却提高了。因此技校语文教师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面临着“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作为一名技校的语文教师,在此谈谈技校语文现状,并从实践角度就“如何教”提几点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兴趣 积累 欣赏 参与
在技校,语文的地位与高中截然不同,因为是文化基础课,不如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那样受重视。我们一直提倡全面发展,所以作为技校语文教师,更要另辟蹊径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法,贯彻因材施教的办学宗旨,发展有技校特色的语文教学。
一、技校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最逆反
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是技校学生的共同点,不善于沟通,“自卑”“放纵”“任性”“调皮”,这些词基本上可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在学习态度上“不积极,不配合”。对于一些需要去品读的文章,需要反复叮咛,他们才会利用课堂的时间勉强地读一两遍。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不好才想学技术的,他们是语文课堂的“支柱”,调动着老师们的热情,活跃着课堂的气氛。
2.学生最反感
学生坐在语文教室里说的第一句话常是:“我们来技校就为学习技术,要是让我上语文还不如不念呢!”这样的话让笔者很震惊,作为母语的语文怎么被学生淡化成了这样?于是,笔者常说:“我们设置语文课是因为文字不仅能提高你的专业技能,还能体现你的个人修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更要多学习,做有文化、有技术的技能型人才……”
3.内容最枯燥
专业课练习题的答案能通过书本找到,而语文主观性强,答案丰富,需要通过阅读归纳总结。课文《员工守则》是中石化规章的节选,是作为一名企业职员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这对于技校学生来说很重要,但他们却最感觉枯燥,不感兴趣。
4.基础最薄弱
笔者常和新生谈目标、写理想,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同时了解学生的基础。而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却多是让人哭笑不得的错字,有的居然把“职业”的“职”写成了“耳业”,批改一次作业就能挑出很多语病和错字。
二、语文课堂设计和创新
基于以上四宗“最”,笔者对课堂教学做了如下的设计和创新。
1.重视知识积累,务实不贪多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加识字量。笔者培养学生运用联想法识字,由一个字想到多个字,用基础好的学生调动课堂的积极性,带动基础差的学生踊跃回答。如讲《信客》时,用生字“赃”提问学生知道“贝”旁的字,再以“贝为古时货币,故有‘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有关”来加深学生印象。
其次,在学习时要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比较学习上,如讲“比喻”修辞的时候,笔者采用了先渗透再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先了解判定比喻句的条件,再分析构成比喻句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比喻的三种类型。在掌握了比喻句的判断方法后,再对“借喻”和“借代”两种本体不出现的修辞进行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印象。
再次,掌握应用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笔者认为“便条”“条据”以及“求职信”的学习都非常必要,求职找工作,掌握这些也是他们能力的体现。
2.学会欣赏文字,求精不求多
(1)正确对待语文课,将理论课变成实践课。虽然将《项链》和《欧也妮·葛朗台》这样的经典小说选入课本,仍然有学生对此毫无兴趣,于是笔者尝试将电影引入课堂,来替代枯燥的课文阅读。此举调动了学生的热情,通过先看电影再谈人物的方法,学生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容易多了。
(2)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选取情节简单但情感丰富的文章,让学生自导自演编成话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表现力。例如《一碗清汤荞麦面》中仅用了5个演员和1张桌子,台词简短,便于学生控制,比起一味地说教更有积极意义。再如在讲过《借条》之后,给学生观看普法栏目剧《一张借条引发的血案》,告诫学生即便一张小小的借条也来不得马虎,进而普及法律常识,避免上当和犯罪。
(3)培养写作兴趣,让写作回归生活。首先,教会学生正确的写信格式,然后,用感恩教育视频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最后让学生用一封信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脑海中便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父母关爱自己的画面,以及对自己曾经的调皮和叛逆深深的自责,对父母感激的话语就会喷涌而出了。在讲到求职信的时候,笔者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正确地认识这些学生,找出适合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懂得做人道理,为未来的人生铺好路,这就是老师最真诚的愿望。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技师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