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少平
技工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着眼于实用知识和技术的训练,为学习者从事未来的实际工作做准备。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技工教育才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对百姓而言是富民教育、就业教育;对企业而言是技能人才的摇篮;对社会而言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然而在数千年“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和当下学生家长价值取向被误导的情况下,技工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是:文凭至上与高校扩招推波助澜;体制内外工作人员工作和退休后经济待遇相差很大又不见改善;职业教育所谓的“立交桥”又让应成为蓝领的中职生穿上大学生的“马夹”,再一次提供了脱离产业工人的机会。技工教育被排挤在国民教育系列外等因素不断挤压技工院校的发展空间,不断拉走本应成为未来蓝领的生源。“群众基础”渐趋薄弱,“阵地”逐渐萎缩,技工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但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强化技能培训 赢得百姓支持
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按岗位要求开设课程;二是以一体化教学为核心,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三是专业设置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专业对接产业;四是针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社会最需要职业的技能培训,使培训和就业无缝对接。
拓展服务领域 赢得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应开门办学。目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充分研究运用政策,占领政策性培训主阵地,把就业困难大学生培训、退役士兵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在手中。二是拓展培训内容,把与技能就业相关的创业培训、企业职工培训融合起来,把学生培训成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有技能又有职业素养的劳动者。三是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把学院办成企业、行业的培训中心。四是办好公共实训基地,在为各企业、培训机构提供实训服务的同时,与高校相融共生错位发展。
深化各项改革 谋求更大发展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技能人才既然被列入六大人才,就应在相关政策上予以体现,特别是打破客观存在的文凭限制。二是抓好政策落地。部57号文让大家感到技工院校的春天来了,但各地落实情况不一样,“冬天还没有过去”,既要督促各地抓落实,更要鼓励各地多闯多试,部组织总结推广。三是以教学效果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四是改革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让技能人才感到有价值。高端技能人才政策这几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数以千万计的技能人才评价是根本,应从严考证,落实待遇,体现证书含金量,增强吸引力。
(题图:2014年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班开学,360多名新生报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