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菲菲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ICU是集中医疗护理技术力量与先进仪器设备,对急、危、重症集中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监护和治疗的特殊护理单元[1]。ICU主要收治病情危重以及存在潜在危险的患者,由于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生活不能自理,要求ICU护士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目前ICU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培训及提高ICU护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患者的护理效果[2]。笔者于2013年5—7月在加拿大多伦多汉博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及多伦多总医院(Toronto General Hospital,TGH)学习,对多伦多ICU护士培训及继续教育模式有一定了解,并由此对我国ICU护理继续教育进行了思考,报道如下。
1.1 教育理念 加拿大对专科护士培训有完善的培训机制,护士必需参加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后,再参加专科护士课程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专科护士工作。其继续教育理念和美国相似,该理念指出,继续教育的发展中心应有所转变,即从如何搞好继续教育的过程逐渐转向如何使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效果,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人类健康,如何使人们充分感知继续教育的作用[3]。他们认为,接受正式教育的护士在毕业后30~40年的护理工作中,仍需不断学习和完善才能胜任工作。因此,开展护士继续教育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护士的继续教育通过政府终身学习项目支持开展,这为加拿大护理继续教育做了重要保障。
1.2 继续教育的师资 在加拿大,护理继续教育的教师要求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教学经历。其中部分老师是来自多伦多总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渊博的临床护士,在课程设置时能根据护理学的特性和临床护理岗位特点,仔细分析临床工作对护理人员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
1.3 课程体系的特点 包括3方面:(1)教学内容上突出以护理为中心,以人体各个系统为主线,教学课程的总门数少。(2)教学采用情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互动教学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临床案例并与学员讨论,调动学员积极思考。(3)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循环次数多,实践会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即教完理论课后学员立即进入临床实践,部分课程内容直接安排在教学医院完成。临床上每名ICU护士带教1名学员,真正做到了即学即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4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ICU护士的继续教育称为“重症护理培训”(critical care nursing),其主要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临床实践3个方面。课程的内容、具体安排、进程以及考核评价方式都由老师事先通报给学员,并在学员所使用的自学工具-BlackBoard(汉博学院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展示。“critical care nursing”培训总时间为3个月,培训进度严格按照安排进行。教师会把学习资料提早发布在BlackBoard上,学员可下载资料进行预习和复习,教学内容和安排见表1。培训采用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多媒体、互动与实验学习、案例研究分析、分组讨论等。工作坊(workshop)是一种常用的轻松的互动教学方法。学员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和问题,相互交流、共同思考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汉博学院与当地4家大型医院共同承担了多伦多每年3期的ICU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培训提供全面的专科理论学习和系统的临床实践。理论学习通常为20~30 d,临床实践时间为6~8周,学员需到指定的具有专科带教资质及能力的医院ICU学习,通过各项考核后,获得ICU护理的专业资格。
表1 多伦多汉博学院ICU护士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1.5 考核评价 对整个学习的评价,和我国传统的通过期末理论考试相比,他们采用分阶段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通过对学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科研能力、临床实践等进行综合考评。具体考核评价方式见表2。
表2 多伦多汉博学院ICU护士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考核情况表
目前我国ICU护士在校未接受系统的重症护理教育。1991年由卫生部重点支持11所部属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危重病医学专业,并在4家大型教学医院建立了危重病医学培训基地。但各院校并无统一的教材和考核标准,ICU护士也无统一的资格认定。中华护理学会2002年与香港危重病学协会协办了第1届全国性的 “危重症护理与文凭课程班”,为期3个月,至今已举办2届,对127名ICU护士进行了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并颁发文凭,为ICU专科护士资格认定奠定了基础[4]。但是,我国内地ICU护士继续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1)我国继续教育起步较晚,层次低,体制不健全。据相关数据资料,截止2010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注册仅为1.52人,大多数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至少5人,我国该数据在世界193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10[5]。且长期以来以中专为主的护理教育体制造成临床护理素质偏低。至2010年,注册护士中专学历占50.1%,大专学历占41.7%,本科学历8.1%,硕、博士仅占0.1%[5],这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差甚远。(2)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认为继续教育是工作之外的负担,没有真正理解继续教育是扩展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由于工作与学习时间的矛盾突出,很多护士为了工作,放弃了继续教育学习。(3)继续教育多采用各种类型进修班、学术讲座会议、讲习班、专题讨论会等传统形式[6],培训内容陈旧,重症监护专科化特色不突出,不同层次间的内容重复多,使继续教育的模式多流于形式。(4)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目前,我国尚无代表ICU专业水准的统一认定标准,对办学质量没有明确和权威的评价评估指标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管理。
4.1 更新继续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前提。继续教育的内涵是基于学习教育基础上的教育活动,既不脱离个人文化程度这一根基,又十分重视教育培训的方法和创新意识培养,注重个性化的培养[7]。ICU护士的继续教育应该有别于学校教育,是引导将从事ICU工作的护士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型教育。在教育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终身学习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
4.2 改进IC U护士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据Gill Furze提出的继续教育需求原理[8],课程培训的内容一定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来确定。ICU护士继续教育的内容应同时满足他们通过工作经历意识到某些内容的重要性及对该内容的教育需求、危急重症患者身心整体护理的需求以及专业护士发展、医院及国家的需求。因此,应以重症护理为核心,着眼培养ICU应用型护理人才。可以借鉴国外较成熟的模式和经验,设置合理、标准的ICU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确定合适的理论和实践比例,编制培训教材。同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解决教师与学员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问题,灵活运用小组讨论、互动学习、案例分析、工作坊、学生网络学习测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员主动学习、分析思考、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建立较科学、规范及健全的培训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和高校对ICU护士继续教育的评价标准及考核方法有很大差别。汉博学院对学员继续教育后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是值得借鉴的:培训的考核评价非常严格,分次进行,有小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以及临床实践过程的考核评价以及小组汇报和论文撰写等方式(见表2)。教师同时借助BlackBoard平台与学员进行交流,及时反馈学员学习中的问题和成绩,规范、动态的评价方式不仅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员的学习情况,也促进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我国目前只在上海、北京、天津等高等院校开始应用OSCE进行临床、护理考核,应将其考虑用于护理继续教育领域。在我国急需建立规范及健全的评价体系,对培训基地及培训学院进行资格认证,使ICU专科护士的培训规范化,推动我国ICU专科护理水平和国际接轨[9]。
4.4 探索与实施“分层教育”的培训方法 可以根据不同层次(职称、年限、学历)护理人员的实际需要,将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为不同层次和阶段:第1阶段以巩固ICU专业知识,规范基本护理操作,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为主;第2阶段在学习ICU专科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第3阶段培养学员的科研、教学及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分层分阶段教育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受教育的需求,避免教学内容选择上的重复,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继续教育条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挖掘护士的潜能,提高ICU护士的专业水平[10]。
实施护理专业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我国继续教育体系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差距,需要持续改进。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针对学员对ICU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规范培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建立较科学、规范和健全的评价体系,不断拓展重症监护医学及护理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实现能力型培养和终身学习养成的继续教育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危、急、重症救护及医疗日益增长的需求。
[1]蓝惠兰,黄惠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29-1131.
[2]任国琴,俞 萍,苏纯音.国内外ICU护士培训现状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7,7(7):17-18.
[3]Desilets L D.Looking Back on 25 Year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J].J Contin Educ Nurs,2004,35(1):12-13.
[4]专科护士培训专题.ICU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52-953.
[5]曹海娟,姜安丽.从人才结构理论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类型及定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8):1476-1478.
[6]陈军华,何克芝,徐 蓉,等.护士继续教育中问题解决型培训的效果及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37-39.
[7]杨德生,赵春林,梁 炜.国外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3(5):61-64.
[8]Gill Furze.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A Review of Literatur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9,29(2):355-366.
[9]张 琳,李亚洁.灾难护理学教育现状及其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探讨[J].护理学报,2011,18(6B):8-11.
[10]程云霞,赵玲玲.采用多种形式对ICU护士进行分层培训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0,7(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