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中和谐教育的启示*

2014-03-12 16:44:32彭海燕秦卫民
关键词:歧路师生关系儿子

彭海燕,秦卫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 中文系,广东 高州 52520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的强国,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中的统一。和谐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况。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教育能产生最佳氛围,产生最佳效应。在实施教育时,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可以让受教育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主动而愉快地接受教育。

和谐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要处理好社会本位和人本位的和谐。愉快的情绪,丰富的情感,活泼开朗的性格,正常的人际交往,坚强的意志,坚韧的耐挫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健康心理品质是和谐的“社会人”的主要指标。一个个和谐的个体才能构建全社会的和谐。在清代教育小说《歧路灯》中,谭绍闻先后拜了四位老师,按师才师德的高低可以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娄潜斋、智周万为代表的良师;另一类是以侯冠玉、惠养民为代表的庸师。两类教师由于自身修养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同,对作品主人公谭绍闻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各异,所以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教育效果也相差甚远。谭绍闻之父谭孝移悉心教子,临终前留下“用心读书,亲近正人”的遗言。父亲死后,谭绍闻在母亲王氏的娇惯纵容、塾师侯冠玉的不学无术、帮闲夏逢若及妓女红玉的引诱下,玩画眉、狎妓女、下赌场、惹官司,以致家产败尽。走投无路之时,方才悔悟。在众人的帮助下悔过自新,中副车、立军功、蒙天子召见,选为知县,家道复兴。

从《歧路灯》我们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方法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而长远的意义。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它对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等功能。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教育特点是在于平等、民主,活跃的和朝气蓬勃的,它不是靠压制、奴役学生的个性而实施教育。这就要求为人师者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职业素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一个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任的师者,做一个对学生成人成才有益的师者。

《歧路灯》中,娄潜斋是执教谭绍闻的第一任教师,他具备良师的许多特征:师德高、业务强、有思想、不迂腐。他是作者李绿园认为的理想教师,“端方正直博雅,尽足做幼学楷模”,“品性虽甚端方,性情却不迂腐”,为人治学,训蒙居官,均堪为楷模。他非常重视基础教学,教书从《五经》讲起,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急功近利。这在八股文取士的科举时代,具有反世俗的精神。在其教导下,谭绍闻不仅“一日所读之书,加倍平素三日”,且性格活泼,发展正常。没几年时间,就已经是《五经》精熟,背诵《五经》能随提随接,毫无艰涩之态。当时的考官非常惊讶,夸奖谭绍闻是玉堂人物,将来是阁部名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反之亦然。《歧路灯》中有一位不称职的老师侯冠玉。他可以把学生放在书斋,自己溜到外面去聊天、闲逛、喝酒、赌博;谭绍闻上学十次就有九次见不到他的人影。在正经人面前,他可以装腔作势、慷慨激昂地高谈义理,但侯冠玉自己并不信奉在学校学过的这些义理。相反他的言行时时处处与理学背道而驰。他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自相矛盾。不仅如此,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他还特别喜欢给人看相、算命、看风水,说他不务正业似乎再恰当不过了。为了混一碗饭吃,坐稳老师这一位置,他可以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讨好并欺骗家长,做尽有失教师身份的事。这对一个涉世不深、正处于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的青少年而言,等于扼杀了孩子读书的热情和兴趣。正是因为侯冠玉师德不高,表里不一,教育思想和教育动机不纯,所以表现在谭绍闻身上的教育效果自然不好。在侯冠玉执教的三、四年里,谭绍闻的学问没有什么长进,反而学会了东游西荡、招风惹草,喜欢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把以前读过的书,也忘得差不多了。谭绍闻的习惯和道德品质也一落千丈。

谭绍闻的第三任教师惠养民同样也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他绰号“惠圣人”,学问不精,却自我感觉很好,似乎自己便是品学兼优的古圣人。他虽然张口闭口都讲一些诚意正心的大道理,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故弄玄虚、装腔作势、表里不一的迂腐先生。例如,他进城当了谭绍闻的老师后,经济条件刚有改善,他的妻子滑氏为了自己的利益,逼他与亲大哥分家。他一方面觉得这种行为违背了平日他常放在嘴边,讲给学生听的理学义理,怕别人背后指责;另一方面,他又不敢拒绝滑氏提出的分家建议。到最后,当滑氏又哭又闹时,他又在乎自己的名声来,不得不选择屈服,同自己善良本分的大哥大嫂分了家。这种言行不一,不能坚持自己信念的老师,怎么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呢?他在学生眼里还会有什么威信可言呢?于是,他再不好意思面对学生和学问圈里的那些熟人,最终生了病,辞了师爷之职,回了家。正是因为惠养民的学问不精,言行不一,所以在他执教期间谭绍闻的学问也没有多大长进,只是把谭绍闻系在了碧草轩,暂时断绝了谭绍闻与他那帮不三不四的狐朋狗友的联系。在今天的教师队伍里,也有惠养民一样的老师。他们只做样子,没什么真才实学;只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没有以身示范,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老师肯定不会被学生认可,更谈不上尊重和喜欢了,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也不会有什么帮助。

正如斯宾塞所说:“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由此看来,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一个学生而言很重要。教师的学识、人品,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能指引学生向成人成才的方面发展,他们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有用人才。教师崇高的师德、良好的威信以及长远的育人眼光都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和谐亲子关系的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及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具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就会很顺利。作为我国古代一部蕴含着浓郁传统教育理念的小说,在亲子关系的问题上,《歧路灯》宛如一面镜子,映照我们今天依然面临的棘手问题。当今,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正困扰着诸多父母。如何避免独生子女受到过度教育与过度溺爱,从而健康成长,依旧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庭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歧路灯》中的家庭教育理念仍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谭绍闻的父亲谭孝移,是位“品卓行方”的纯儒,他望子成龙心切,深怕儿子败家,管束极严,“恨不得把儿子锁在箱子里,有一点缝隙还想用纸条糊一糊”(第三回)。这种封闭式的教育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孩子对复杂社会的应变能力,致使其走向社会之后一再受骗上当,任人愚弄,稀里糊涂上了贼船。

谭绍闻的母亲王氏则是个不明事理,不懂教育,一味溺爱孩子的家长典型。儿子小时,丈夫管教孩子,她替孩子求情、辩解;儿子不愿学习,她就任其玩耍,只图不生病不生灾;为孩子择师,她不管人品学问,只图不管饭省心;儿子赌博,她不坚决制止,输了钱还说:“那值什么?”赢了钱就眉开眼笑;儿子招烂戏班子、玩娈童、入赌场、寓土娼,她陪着说笑;儿子已经走上堕落道路她毫无觉察,反而把关心儿子成长、敢于劝谏儿子,拼上老命与坏人作斗争的忠仆王忠撵出家门,结果使谭绍闻陷入匪人的包围之中。

在《歧路灯》的字里行间,作者李绿园一再埋怨王氏糊涂、愚昧,实则是对错误家教的批判。他认为这样的家教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进行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孩子几乎是每个父母与生俱来就拥有的一种天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懂得正确表达对孩子爱的父母却并不多见。往往父母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孩子却并不领情。更有甚者,不懂得真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爱得越深,伤得也越大。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真正地爱孩子。只有让孩子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真爱,他们才会从内心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父母要想学会真正地爱孩子,首先要多想想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又为孩子做了些什么?如果父母的所作所为都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那么就算父母为孩子做出再多的努力,或者付出再多的爱,那也是白搭、徒劳。当然也别指望从孩子那里得到什么回报。

我们不妨以《歧路灯》为例简单加以分析。父亲谭孝移的严爱,母亲王氏的溺爱,对儿子谭绍闻来讲都不是真正的爱。因为他们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在谭绍闻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他恰当的爱。比如,谭孝移在儿子的童年记忆中,他是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没有父亲的同意,他不能随随便便出去玩耍,也不能随便走亲访友。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父母的视野和管教。做父亲的总担心儿子被匪人引诱变坏,而加以过度保护。可是站在儿子谭绍闻的角度想一想,他需要这种过度的保护吗?他内心愿意接受父亲因为担心自己而不让他外出玩耍的好意吗?他不愿意。因为对孩子而言在外面与同伴游戏、玩耍才是他最需要的东西,就像呼吸需要空气一样重要。可是父亲去没有考虑他的需要,所以他不会认为父亲是真正地爱自己。同理,母亲王氏对儿子百依百顺的溺爱,也不是真正的爱。因为这种爱对谭绍闻的成长和成才都不利。儿子结交不好的朋友,王氏没有坚持原则予以反对;儿子在学堂不好好读书,她没有及时批评指正,也没有督促老师严格管教儿子。当时儿子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快活,但让谭绍闻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同时也浪费了学习的黄金时间。儿子赌博、作风不正,在这种大是大非,关系到一个人名声和人品的大事面前,王氏也没有抓住机会对谭绍闻进行批评教育。眼睁睁看这儿子一步步误入歧途、逐步堕落。等到儿子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境地时,一切后悔都晚了。所以母亲王氏对谭绍闻的溺爱,到头来反而害了儿子。这种饮鸠止渴的溺爱当然不是真正的爱。

立足现在的家庭教育,我们每位家长都应该学会真正地爱子女。父母对子女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们。不要一味地拿别人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真爱需要父母有耐心和爱心。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有时犯一些错误是难免的,而且犯这些错误往往并不是他们的本意。因此,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需要家长冷静对待。孩子改错也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做为父母要鼓励和帮助他们,而不是指责和不停地说教。

一个人生长在这个世界上,信心非常重要。小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建立,日常的表现是否得到家长、老师、长辈、同学等的肯定与赏识,对他们而言也十分重要。“每天尝试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写下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表达。坚持下去,一定会有长期的收获”。因为通过家长的正面评价,可以使孩子增强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从而以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去面对今后的生活。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肯定孩子、多鼓励孩子、多赏识孩子,对他们的成长而言也十分重要。加强正面评价孩子非常必要。正面评价孩子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他们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他们学习的心境保持愉快,从而使他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渴望。生命的最终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家长的正面评价刚好能帮助孩子们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阻碍。

要家长正面评价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犯了错误、有了问题,也不能批评。孩子犯了错,家长当然应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否则那是家长的失职,也是对孩子的溺爱与放纵。但批评应该是短暂的。许多家长喜欢揪住孩子的某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多人次,不分时间地点的批评,效果往往不好,而且会使得孩子反感。批评应该是对事不对人。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某一行为表示不满和愤怒,但应该是针对具体的行为和情况本身,然而我们多数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总是以总体上否定的方式表达,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此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要客观,不能让孩子去追求他们能力不能达到的一些目标,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很有压力,并且心里长期有一种不能达到目标的失败感。总之,家长应多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问题,多想想孩子内心的需要和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真爱要做到严而有度,爱而不溺。

三、和谐教育方法的重要

《歧路灯》中,主人公谭绍闻的第四任教师智周万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效果值得肯定。谭绍闻大约三十岁左右拜智周万为师,在此之前,他玩画眉、狎妓女、下赌场、惹官司,以致家产败尽;不学无术的侯冠玉与迂腐无能的惠养民对他已经无能为力。然而,博古通今、年逾五旬、满腹经纶的智周万却凭借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谭绍闻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智周万已听过孔云轩说的谭绍闻病痛,师弟相对过了十日,智周万只淡淡如水……谭绍闻执书请教,随问就随答,语亦未尝旁及。这也无非令其沉静收心之意”。先冷静相对,使谭绍闻收心改过,然后又为其出题作文,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既有鼓励表扬,又有基于感情基础的批评,把谭绍闻感动得泣不成声,对老师发誓改过。这个老师,不愧是个高明的教育家,正如勾引谭绍闻的五毒俱全的夏逢若所言:“这个先生,不惟能管住他的身,竟是能改变他的心。”从之后的教育效果来看,智周万的教育方法成功有效,谭绍闻开始沉心读书,边公考试童生,取了第三名,这也良师智周万的善教分不开。

娄潜斋是执教谭绍闻的第一任教师。他对待学生既有严格的一面,又有个性化的一面。譬如一次谭绍闻的父母纠结于该不该让孩子到吹台大会玩耍时,娄潜斋的一番话让谭孝移豁然开朗:“教幼学之法,慢不得,急不得,松不得,紧不得。”他批评谭孝移所遵守的“教子之法,莫叫离父”之说“所见太拘”,语重心长地说:“莫一定要把学生圈在屋里,每日讲正心诚意的话头,那资性鲁钝的,将来弄成个泥塑木雕;那资性聪明些的,将来出了书屋,丢了书本,把平日理学话放到东洋大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闭教育的弊端,认为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接触社会,正常成长。娄潜斋的这种开明教育方法,今天依旧非常珍贵。

由此可见,和谐的教育方法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今天的教育要求把“学习”的主体交给学生,学生与教师、孩子与父母享有平等人格,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如此才能“教学相长”。和谐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实现和谐教育的目的。

《歧路灯》“反映的是古代教育状况,能多少给我们以感情真切的认识”。作为中国唯一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古典小说,《歧路灯》中有许多值得当代教师和父母学习、借鉴的内容。和谐教育的每一个过程都充满着人情味;和谐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和谐教育正是让教育者以“清明的心境”作为“无形之手”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受教育者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着轻捷的足、合乎自然的节律跳着舞蹈的快乐生命”(尼采语)。

猜你喜欢
歧路师生关系儿子
歧路亡①羊
打儿子
故事大王(2020年11期)2020-12-10 06:48:46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无题(5)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夜路吟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儿子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