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4-03-12 00:24解筱杉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解筱杉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远程教育中心,安徽 合肥 230022)

新时期的大学道德教育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中的制高点,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大责任,尤其是在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重塑道德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效能的使命感就显得尤为紧迫,而衡量其道德教育的成效就在于采取的教育路径是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1]。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当前各高校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撞人后竟然杀死对方,完全突破了道德底线;2012年12月20日,因为一场感情纠纷,安徽医科大学2008级学生胡某在图书馆手持利斧砍死该校09级学生谈某,造成震惊省城合肥的“安医大图书馆血案”。事实上,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发生的恶性事件远远不止这两起,这些触目惊心的恶性事件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密切相关,这些现象正是他们生命意识与生命责任感缺失的外在反应,值得进一步反思。

一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指高校为了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基本公民道德素质的公民,对大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多元的道德教育活动。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抽样调查安徽省合肥市、马鞍山市和淮北市六所高校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共发出问卷1020份,回收有效问卷9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同时结合对他们日常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召开座谈会、与学生个别谈话、查阅有关资料等途径,从大学生公共生活的道德现状、道德价值取向、理想人格追求等几个道德层次,对调查的几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大学生们对自身品德的整体水平评价是客观的:认为比较好的占54.7%;认为很好和极好的共占66.8%;认为表现一般的占21.4%;认为较差、很差、极差的仅占11.8%。这种对自我评价的趋中性,显示了大学生对自身品德发展整体水平的评价具有客观性。但在个人品德发展水平的评价上,则有偏高的倾向(认为比较好的占41.7%,很好的占42%):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品德是比较好或很好,而认为自己极好的只占4.5%。值得注意的是,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品德比较差或很差。

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总体水平较好,对社会热点的道德问题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但也同时存在激进的一面,道德教育方面也存在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一)时代感明显增强,但责任意识较弱。大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他们的道德观念会受到多种价值观念和利益的冲击,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和新思想,再加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价值取向多元化成为不容忽视的紧迫问题。新时期大学生具有明显的求新意识和愿望,他们渴望创新,希望充分展示自我和实现自我,在他们身上焕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如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竞赛、喜欢标新立异等)。大学生价值受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较强的个人功利主义倾向,一些仅把学习目标定位在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以此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缺乏更高的精神追求;一些怕去艰苦地方或基层去工作,“以自我为中心”的痕迹十分明显,重视个人享乐、幸福和荣誉,缺乏社会责任意识[2]。

(二)参与意识较强,但辨别能力较弱。在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市场经济效益已成为道德主体追求的目标,独立、自主、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富有创造力,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征。他们是一个思想特别活跃的群体,他们积极向往自由,渴望民主,积极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具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要求,主动融入社会,体会到差异,寻找到共性,接受到教育,收获到能力,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对民主管理和民主作风表现出强烈的追求和向往,但由于涉世较浅,缺乏实践锻炼和社会经验,对许多复杂现象难以发现其本质所在(如对一些社会政治问题和一些不良思想缺乏是非辨别能力,易受一些貌似激进的错误思想的影响)。

(三)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较弱。20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道德理论方面水平比较高,但他们较少去实践,知与行常常是脱节的,特别是在大学生诚信这一道德教育问题上,知与行脱节现象极为明显。在2013年的调查中发现,89%的学生认为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但对自我诚信践行评价很强的只有12.1%,“一般”、“较弱”和“很弱”的占53.8%。特别是近几年来,考试作弊明显增多,文章抄袭剽窃,就业材料、证书造假,学生人党、选拔干部中的不实现象,个人申请贷款还款中的无视信用原则等问题,都反映出大学生道德诚信问题的严峻以及道德实践中知与行的严重脱节。当前,高校德育课程体系不缺乏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诸如校内文化实践活动、校外研修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但是这些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总具有一种形式化、考核化、机械化的外在实践特征,不是基于学生生活实践和自我价值认同的内在实践。

二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现状充分说明了道德教育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认识偏差。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道德教育应该是一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行为的统一。”[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教育主体意识需加强。“无视主体的自主理性和精神需要、没有充分唤起主体的自觉的道德教育是无效的教育”[4]应试教育促使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强化知识的灌输,倚重单一的评价方式——“考试分数”,忽视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客观上忽视了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应试教育也使家庭教育忽视了对子女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教育者在评价学生时,常单纯以学业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致使本应该在中小学就完成的道德教育基础知识,延续到大学来完成[5]。同时,又由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过于抽象、高标准,道德教育形式过于简单化、强制化,造成一些本应在中小学阶段就熟知的道德知识和行为没有形成,出现了到大学阶段还要反复强调较低级的道德督导。因此,道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立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道德教育投资意识需增强。道德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投入意识常被忽略。道德教育也要注重投入,这种活动投入不仅包括精神上的,也应包括物质上的。但是这两种投入都远远不够:如在教师的配备上出现重教学科研,轻道德教育等现象。其实,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职工的全员参与,若仅靠德育工作部门为数不多几个人去努力,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道德教育不仅是德育工作部门自身的“小循环”,更是学校、社会全员都参与的“大循环”。

(三)道德教育实践性需强化。实践以活动本身之善为目的,这种善是内在的。人间的至善在于实践,具体地说,人的德性就在于生活得好。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关乎人的行为和感受的,需要终身践行,因而,“人似乎是行为、实践的始点”[6]。因此,完善人的行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鲜明特点。当前,一些高校在设置德育课程时,只强调道德理论知识的输入,忽视道德知识的实际应用,脱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缺少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学生会感到道德教育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毫无关系,会感到道德教育说教空洞而乏味。因此,德育教学过程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又要重视与人的非理性欲念相对应的实践活动的开展,诸如培养学术研究能力的专题调研实践、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缅怀历史实践、锻炼讲解言说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资助老少边穷地区的义务支教实践等。

三 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提升的对策

(一)构建和谐道德教育环境。研究证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道德教育有着一定的直接影响,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道德教育实效的提升。高校德育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指学校内部的社会环境,诸如校风学风、校园特色文化、课程、班级、同辈群体、师生关系等;外环境指学校外部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社区、大众传媒以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从内环境来看,既要重视和加强显性的道德课程,培养学生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又要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潜在道德教育作用;既要重视校风学风的内涵建设,又要重视校园各种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既要重视学校各种专业课程教育的德育功能,又要搞好各类实践课程,加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既要重视班级对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又要做好同辈群体的道德认同工作;从外环境来看,既要强调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家庭和社会环境的道德教育功能,充分体现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社会参与性。

(二)充实道德教育内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满足大学生道德修养需要,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要创新教育内容。道德教育要善于做好大学生的需求分析,能够满足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需要,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修养有利于营造生存发展的环境,有利于个体更好地生存发展,积极主动地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履行道德行为。学校要注重构建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和学校精神文化研究中的隐性课程,发挥以物质方式存在的并对学生心理品质产生潜在影响的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的自然景观、结构布局、课室设计等作为学校教育导向,激发学生进步成长。同时,要优化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借助道德教育环境中的文化氛围、集体舆论、校训、校徽、校风、学风、班风等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净化和熏陶学生心灵。

(三)建立开放性道德教育渠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适应这个大背景,一个开放性的道德教育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锻炼、接受教育。如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工作,为不幸的人(如残疾、孤老、贫困者)献爱心等。二是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并将其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各国都注意相互借鉴,特别是道德认知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在各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公共环境进行引导和教育。

(四)实现道德教育理论多学科融合。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教育载体都要发挥作用,目标指向一致,充分体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正如美国道德教育学者约翰·埃利亚斯(John LElias)所言:“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7]。“虽然现代知识是相互分离的、孤立化的、被肢解的,但是社会现实或道德问题却愈益呈现出多维度、总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要依靠多学科性、横向延伸的综合性知识才能应对”[8]。所以,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必须进行多维度、跨学科的理论融合,以适应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改革需要。具体来说,一方面需要将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的理论运用于高校道德教育领域,增强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综合性、时代性、针对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如人类学、现象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新兴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而完善和发展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同时,应树立系统德育的理念,建立与完善大中小学道德教育一体化建设,并在全面推进大中小学道德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共同作用,并注意协调与沟通。同时也调动大众传媒、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工作单位等共同参加、承担任务,形成人人、时时、事事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大环境。

结语

道德教育是以人的灵魂为对象,以价值引导和伦理垂范为任务的复杂教育领域,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强烈的主体意识、扎实的学风,直面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不断加强道德教育建设,推动我国道德教育重大、现实而紧迫问题的解决。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渐健全、网络社会的全面到来,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这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和关切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理念,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为国.共生视角下的道德教育新路径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12(5):59.

[2] 王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J].思想教育研究,2012(5):64.

[3] 冯芸.道德教育和谐发展——道德教育功能实现的理想途径[J].理论学刊, 2011(7):85-86.

[4] 章迪薇,朱旭梅.主体性道德教育: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9(3):96—97.

[5]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9.

[6]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7]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47.

[8] 张建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 [J].思想教育研究,2011(1):66.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