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情态的人际意义
——以顺应论为视角

2014-03-12 00:24孙启耀樊红梅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顺应性情态使用者

孙启耀,樊红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关于新闻报道中的情态,很多学者作了相关研究。如高明强(2004年)认为,情态隐喻可以体现语篇中复杂的语义内涵,社会认知因素对情态隐喻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新闻报道体裁的特殊性使其情态隐喻的体现系统更为复杂。李曙光(2006年)指出,情态是实现新闻语篇对话性的重要资源。朱惠华(2010年)从情态角度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的新闻评论语篇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二者均采用情态动词及情态附加语,隐性地表达意见,对所表达的意见该负的责任比较谨慎,由情态折射出语篇的人际意义。关于情态的顺应性,仅有少数学者进行了探讨。如汤敬安(2008年)对情态动词语义的语用蕴涵、语境顺应性和情态动词间接言语行为和情态动词隐含的言语行为类别进行分析,阐明了情态动词的语用实质和语用综观性。宋改荣和孙淑芹(2013年)分析了情态动词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的使用倾向,揭示了情态动词的使用在促使学术语言的表达更含蓄、委婉的情形下,是作者运用适度推测、缓和语气满足科技语篇客观性、准确性的要求,最终达到与读者互动的语用目的。而关于新闻报道中情态的顺应性研究还鲜有出现。

一 相关理论

(一)情态。情态(modality)最初作为一种对现实性、必须性和可能性的判断被语言学借用。语言学家从传统语法、语义学、转换生成语法、符号学、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情态进行了研究,使情态的概念界定、语义划分、语用价值和运作机制越来越清晰全面。在莱昂斯看来,情态表达了说话人对语句或语句描述情景的看法和态度,情态不仅局限于情态动词,像词语frankly、fortunately、possibly、wisely 等都具有情态意义,情态的理解与语言的主观性关系重大。[1]类似的,帕尔默认为情态是说话人主观态度和看法的语法化。[2]16语用学从含义和预设的角度对情态进行了阐释,并提到了级差(scale)的概念,认为在级差阶上位置较低的成为较高位置的含义子项,或是从高的项可以推出较低的子项。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情态是人际功能的重要部分,表示语言使用者本人对事物认识的估量和不确定性。[3]24韩礼德认为,情态与归一度有关,它表示介于“是”与“否”之间的不确定概念,根据其不确定程度的高低,韩礼德赋予其“高”、“中”、“低”三种不同的量值(value),并将情态划分为情态(modality)和意态(modulation)。情态意义的表达还可以通过情态隐喻实现。根据语言使用者交换的是信息还是物品或服务,前者可以细分为概率和频率,后者可以细分为义务和意愿。这与普通语义学将情态划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和道义情态(deontic)异曲同工。认知语言学认为,情态是真实世界领域对理性世界领域和言语行为领域的投射,当外部的演变冲力(volutionary momentum)足够大的时候,那些可能性很大的“潜在现实”就被投射出来,形成“投射现实”。

(二)顺应理论。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2000年)中提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a perspective on language)观点,并提出顺应论(theory of adaptation),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语用学进行了诠释。顺应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顺应(adaptation)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顺应论强调语言“必须始终不断地顺应不同的交际意图和使用环境”[4]39-50,其核心概念包括语言的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来完成;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此外,对语言的顺应还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分析维度,即语境关系(contextual correlates)、语言结构(structural objects)、动态过程(dynamics)和意识程度(salience)。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包括交际双方、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后者包括篇内衔接(cohesion)、篇际制约(intertextuality)和线性序列(sequencing)。语言结构的顺应指从语言选择、语码、语体、话语构建成分等多方面对语言进行选择。动态顺应指“语言过程在时间维度上发生、展开、结束”。[4]39-50意识程度指在不同的社会和心理认知因素的影响下,语言的选择与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密切相关,语言使用者的意识程度越低,信息的理解就越困难。

二 新闻报道中情态的顺应性分析

(一)新闻报道中情态的语用特征

1.事件真相的模糊性

由于其本身的“不确定性”本质,在对事件的真实性具有严格要求的新闻报道中,情态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为其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1)President Barack Obama later confirmed the death of Bin Laden, but did not directly mention the involvement of Navy SEALs, saying only that a “small team” of Americans undertook the operation to bring down Bin Laden.

例(1)中not directly和only均为具有情态意义的副词,反映了奥巴马不愿透漏本次突击行动的细节,但又不能完全回避,故采用迂回战术,委婉地作出回应。通过only这一排他性很强的频度副词,反映了奥巴马谨小慎微的行事作风。a “small team”中低量值small一词的使用与本次突击行动的影响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如此,不论媒体还是普通民众,谁也不会小觑这一“小”分队。通过Americans这一极度泛化的人称指示语的使用,一方面暗示了此次行动是代表美国人民利益的正义的爱国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也较好地将这一小分队的实际身份掩饰了起来。以上情态词的使用,使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让人难免对这一小分队的人员组成、作战能力和突击经过产生极大的好奇心,既完成了新闻事实的报道,又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引导读者继续了解更多的细节报道。

2.责任归属的商讨性

例(1)中,a “small team” of Americans 的使用巧妙地将本次突击行动的责任转移到美国民众身上。虽然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将本拉登定性为全球恐怖主义的罪魁祸首,对此,别的国家也鲜有异见,但毕竟这种世界警察似的“专制”行为在道义上多少有点站不住脚。因此,奥巴马代表美国政府宣布此次突击行动,肯定不能以个人名义享受本次成功消灭恐怖大亨的“功劳”,也不能以政府的名义这样做。Americans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称指示语。将本次突击行动的责任归于美国人民,暗示了本次行动是顺应民意、民心所向的。用“small team”修饰Americans,既从侧面肯定了美国军队的超强战斗力,又考虑到本次突击行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其他国家的道德谴责、反美势力的武装袭击等),万一矛盾冲突激化到难以化解的程度,可以将这一责任推卸到这一小部分“缺乏大局意识的普通民众”身上而不是由美国政府来承担。而对于亲美势力而言,这一突击行动的功劳无疑要归于美国政府,因为同样作为统治者,他们不会将自己的既得利益拱手相让。因此,这一富含情态意义的词组的使用,既有利于美国军事机密的严密保守,也有利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游刃有余,时刻占有发言先机。

3.情态的顺应性模式

语言的顺应性涉及到语境因素、结构对象、动态过程和意识程度四个方面,下面就以摘自TheWashingtonPost的题为WhatwereallyneedtofearaboutChina的一段评论为例,对其中涉及到的情态进行顺应性分析。

(2)China’s real advantage lies in its next generation — the students who graduate from its top colleges and become entrepreneurs. These kids are very similar to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West. They are smart, motivated, and ambitious. Whereas the 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who now work in government research labs and lead the State enterprises that dominate industry learned not to challenge authority and to play strictly by government rules, the new generation knows no bounds. They are not even aware of the atrocities of the previous era. They don’t hesitate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to take risks, or to have ambition. Unlike their parents, this new generation can innovate.

(二)语言选择的现实基础:语境因素

whatwereallyneedtofearaboutchina的评论发表于2011年9月27日,作者为Vivek Wadhwa,是哈佛大学劳动与职业项目的高级研究助理,他帮助学生如何适应现实世界,进行课堂讲座,领导完成了很多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研究项目。基于语言使用者的现实背景,他本人对中西方青年一代都较为了解。当美国决策者对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数量大幅增加感到担心的时候,Vivek Wadhwa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中国的学术论文多是无关痛痒或剽窃之作。它们除了提升国家自豪感之外并无裨益。国家资助的研究所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创新。同时,中国的专利数量并非创新的指标,只不过是为了向到中国的外国公司课税的收费站而已。”基于此种社会因素,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例(2)中,作者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释。将中西方青年学生对比时,用了similar一词,后用smart、 motivatedand ambitious修饰。作者一方面对自己国家的青年学生具有的优秀品质表示了肯定和赞扬,另一方面虽然很欣赏中国新一代青年学生的这一品质,但只是similar而非same,因此作者进行了第二项对比分析:中国青年一代与文革一代。whereas这一转折词的使用,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明显的情感逆转信号。用the 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指称文革一代,用atrocities指称文革,children结合后面的learn和play的使用,暗示了作者对这代人的成熟度的质疑和对文革对当代人的影响之深远的肯定;atrocities 明确了作者对文革的否定态度。正是由于中国新一代青年人能够打破传统的枷锁(box)束缚,才能拥有与西方青年人相似的品质。相似而非相同,与中西方历史发展、文化价值观、国家体制、教育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差异是紧密相连的。

由上可知,受语言使用者本人的社会地位和知识文化背景的影响,对存在于物理世界中的人和事,语言使用者就会作出符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评论高度和深度,表现出符合自己文化背景的心理认知和态度倾向,从而通过具体的语言形式将这一态度倾向和情感认知呈现出来,这一过程即为语言使用者在进行语言选择时对语境的顺应过程。

(三)语言选择的顺应层次:对象凸显

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性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次,不同选择表现出的意识程度是不同的。

例(2)属于新闻评论,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其正式程度较政治、经济类报道略低。但是,相同场合下话题的选择也会影响语体的选择。例(2)是对中西方文化的评论,作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而且其中牵涉到对中国人而言较为敏感的历史事件和当代政府官员的评论,这一言语事件就决定了其语体选择的正式性。另外,该评论属于独白类语篇,这决定了其论述观点的鲜明性和论据的充分性,在语篇宏观布局上必须严谨,如选段中通过两项对比论证了中国新一代青年人的积极进取和勃勃生机。在句法和词汇层面,例(2)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态,反映了对现实的客观描述和立足现在对历史的总结与评介;对具有鲜明情态意义的指称名词(如kids、children、atrocities等)、情态形容词(如next、top、new等)和副词(如strictly、even等)、转折连词(如whereas)等的使用,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现实判断和情感倾向。

例(2)中,作者在作不同的语言选择时其意识的凸显程度还是有所区别的。由于作者与中国当代青年人接触较多,因此当作者对其进行评论时,处于一种积极赞扬的较为平静愉悦的心理状态,其褒奖之词便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意识程度较低。当谈到中国的文革一代时,作者一面要努力回顾当年的历史,一面要根据历史作出相应的评论。尤其是那段历史对知识分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作者不免义愤填膺,这种心理认知反映到语言选择上,就有了具有强调作用大写的Cultural Revolution和具有鲜明否定色彩的atrocities的使用。其意识程度相对较高。

(四)语言选择的变化维度:动态过程

动态过程的顺应性与时间具有密切联系,由于语言使用者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受记忆力的限制,所以为了突出语言的核心概念或思想,语言使用者通常选择将最重要的信息内容尽量前置。这一方面通过设置中心句避免了“跑题”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读者的心理认知的时间动态性(即常说的“先入为主”),让读者在无其他“杂念”的影响下“纯粹”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例(2)中,作者想要强调中国新一代青年人的优秀品质,就把这一信息内容放在了段首。

动态过程的顺应性也与语言结构紧密相连。语言结构本身的线性特征,虽然并不能决定语言的最终表现形式,但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a.Unlike their parents, this new generation can innovate.

b.This new generation can innovate, unlike their parents.

(2)a、(2)b在语义上没有任何区别,但其语用效果差别很大。人们接受语言的过程就是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因此语言的线性特征决定了信息理解的顺应层次。(2)a中,首先是对文革一代的否定,然后指出新一代青年的创新精神。从历时角度来看,这符合人们以史为鉴、吐故纳新、不断超越的历史发展规律,给人一种社会日益发展、欣欣向荣的催人振奋之感。(2)b中,先褒后贬,首先将核心思想呈现出来,虽然简洁明了,但这与全段的先贬后褒的对比手法的序列安排不协调,将unlike their parents放在句末,有“画蛇添足”之感。

三 新闻报道中情态的人际功能

(一)寻求报道中的主客观平衡。多里斯·格拉博尔认为,新闻所包含的信息更多是适时的,经常是煽动的和人们所熟悉的。信息中的倾向性掩盖了日常事件发生的真实背景,从而使新闻无法为公众提供指南[5]51。但是,“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要求决定了新闻叙述者在叙事中着力规避自我,不发表评论,以营造客观记录事件的假象,营造新闻的客观真实感”。因此,为了寻求新闻报道中主观倾向性与客观真实性的平衡,新闻报道者不得不采用一定的语用策略,情态的使用即为其中之一。例如,认知情态中通过对频率副词occasionally、sometimes、often、always等和概率副词possibly、probably、surly等的使用,责任情态中通过对意愿副词willingly、reluctantly、barely等和义务副词should、 shall等的使用,都在“是”与“否”之间的“灰色地带”找到了栖息之地。

(二)建构语篇层面的多声协商。李战子从多声(heteroglossic)角度把言语看成是“必然引起承认、回应、期待、修正或挑战一系列或多或少不同的立场或观点”。[6]因此,包含有情态动词、情态副词等具有情态意义的表达就是由于语言使用者“对事物或观点的不确信或者故意避免一种绝对表达”[7]61构建了具有多声协商功能的话语空间。Hoey (2001)认为,任何一个语篇都是对话性的,都可以看成是问题与回答的模式。因此,新闻报道中的情态可以理解为作者与潜在读者之间对话的一种语用策略。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力图用较为客观的表述论述自己的观点,并时刻刺探着读者可能产生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回应,并实时对自己的语言选择进行调整和商讨,以赢得读者最大程度的共鸣与认可和最小程度的反对与挑战,实现语言选择的顺应。

(三)顺应文化规约的心理认知。新闻报道作为较为正式的书面语篇,无法脱离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这一点在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中可以找到依据。例如,“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被称为“西藏起义”,否定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称中国“入侵”( invade)西藏,中国军队“镇压”(crackdown)、“控制”(control)、“恐吓”(terrorize),西藏人民“反抗”(protest)等。[8]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恶意塑造,一方面,受其全球化战略利益的驱使——近年来中国的日渐强大让他们感到了恐慌与不安,于是“中国威胁论”在西方流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历了“天朝上国”到“山河破碎”的历史转变,给不少西方“文化精英”留下了中华民族“懦弱”、“野蛮”、“残忍”的负面印象,因此这一举动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识形态根源。中国的媒体在涉外报道中也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如天灾、枪杀、暴乱、抢劫之类的涉外报道在中央新闻联播中并不少见,这也与中华民族特有的“自我保护主义”文化息息相关。

结语

新闻报道中情态的选择过程与语言顺应理论的选择、商讨并顺应的过程相符,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主观报道中的客观性要求、构建可供多声协商的话语空间和顺应文化意识形态的心理认知。此外,对情态的顺应性探讨还不够深入,新闻报道中不同情态类型的选择又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以怎样的模式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认知和社会大脑中进行选择的?不同类型的语篇对情态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是否仍然可以用顺应理论来解释?以上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莱昂斯.语义学引论:第2卷[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77.

[2] 帕尔默.语气与情态[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6.

[3] 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张艳君,毛延生.语言变异的语用顺应论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5] 班纳特.新闻:政治的幻觉[M].杨晓红,王家全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6] 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3-358.

[7] 刘立华.评价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8] 刘瑞生.涉藏报道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6):17-21.

猜你喜欢
顺应性情态使用者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抓拍神器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