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艳
一、课标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西北地区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说明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合西北地区自然特征,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目标拟定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和景观图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降水和地表景观等自然特征,进而深入分析其气候特征的成因;明确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当地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理解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其成因;了解西北地区的牧区及其主要代表动物;了解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及其水源类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地图的阅读明确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其主要自然特征,着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对比西北地区贺兰山东部和西部草场类型差异以及灌溉农业区的主要分布地,明确不同牧区和农业区水源的不同来源;通过对不同景观图的感知和不同类型地图的查阅,使学生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及其对本区植被、河湖和自然景观递变规律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强化他们对探究地理学科“理”性的兴趣和爱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地图查找地理规律,联系地理现象寻找因果关系。利用分析地理环境中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人地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发展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教育,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深刻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小树立开发边疆、保护生态、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三、教材分析
新旧对比:2013年该教材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旧版教材相比,在章节安排上有很大变化。旧版教材先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自然特征和农业类型等内容采用对比方法集中在一章,然后再把不同级别和尺度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独立成章;而新版教材最大亮点就在于把四大地理区域合成一章,且分别融入各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省级区域或地理单元。如旧版教材在省级区域这一章节中特意安排“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一我国面积最大省区为学习案例,而该教材第八章第二节则仅仅选取地处新疆南部、颇具开发潜能的“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一地理小单元为专题,来认识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有,该教材更注重“地图”这一地理学习工具的实际应用,图幅量大大增加。“西北地区”这一章节教材页码总数为12页,地理图片就多达21幅。尤其是“景观图片”的配备最为明显。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还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和知识量。
内容简析:本章共分“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两节。二者先总后分,由粗到细。第一节综述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二节则以“塔里木盆地”这一特殊地理单元为特例,详尽说明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以及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等方面的影响;再结合西气东输工程,让学生了解到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而认识到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分为“草原和荒漠”、“牧区和灌溉农业区”两大框题。第一框题首先穿插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图”和“草原景观图”,通过视觉感知来吸引眼球,然后再利用“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来引导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等自然特征。接着引入“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究西北地区地表景观变化规律及其原因这一章节难点。第二框题“牧区和灌溉农业区”重在成因分析和特色农牧业介绍。配备的活动题主旨在于通过“俯视图”和“剖面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坎儿井这一古老饮水工程的结构、设计原理及其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进而深刻体味古代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感知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另外,在“牧区”知识的学习环节,一改旧版教材直接用文字阐述牧场三大种类和各牧区主要代表动物的思路,转而采用对比方法,以贺兰山为分界,说明其东部和西部分别为草原草场和高山草场,并把各牧区代表动物融合在地图中加以显示。减少“温带草原牧场”、“高寒牧场”、“山地牧场”等专业术语的出现频率,降低理解难度。“灌溉农业区”知识介绍中,不仅结合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点明发展“灌溉”农业的成因,介绍当地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资源优势,而且还利用四幅地理图片,对比西北地区内部不同地域不同的特色农业和灌溉水源。让学生明白: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部,仍会存在差异。
第二节分为“沙漠和戈壁广布”、“油气资源的开发”两大框题。第一框题沿用第一节的设计模式,首先用两幅图片“塔里木盆地的油井”和“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景观”开门见山地让学生直接感知,然后利用“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来引导学生认识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地形和水源类型;接着运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以达到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之目的。第二框题中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比例数字,变旧版教材中的22%为增加后的1/4左右;沙漠公路由旧版教材中显示的一条更新为两条,并配有对应的“阅读材料”;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也由原来的一条变更为两条且图文并茂。新旧版本共同关注并引导学生分析: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四、活动建议
第八章“西北地区”知识结构与前文第六章“北方地区”和第七章“南方地区”基本类似,学习方法也大同小异。所以本章学习可以充分借鉴学生前期已经掌握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结合其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足、乐于接受趣味生活常识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按“图”索骥,重点突破。整个学习过程可采用分组合作交流—集中讨论共享的思路,加强读图—识图—析图—记图意识的培养,结合从地图上查阅、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对比分析地理区域差异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本章节课堂知识学习的实效性。本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设计了两道活动题;第二节内容“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也安排了两道活动题。上述四道活动题具体教学活动实施建议如下。
活动一: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第1小题活动要求简单且有趣味性,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完成;第2小题则需要教师稍加引导,注意提示观察地图中甲、乙、丙三地降水量分布情况,然后再将对应地点和图片连线;第3小题则是本活动题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也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地理思维观养成的训练。通过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和地表植被、自然景观之间的相互影响,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在今后地理学习过程中关注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对立统一的自然属性。
活动二: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1小题需要学生通过图片直观感知、想象和推测,难度较小;第2小题则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坎儿井剖面示意图”,从中发现坎儿井多修建在山麓地带地下水的富集区,且最高处几个竖井深度要低于地下潜水面等结构特色。至于“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较容易开凿的明渠”这一话题,可采用分组讨论—个人交流—答案共享—教师总结的方式,触发学生兴奋点,积极探究和分析,提升综合思考能力和交流讨论的实效;第3小题重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培养积极向上、努力开拓、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活动三: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1小题可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完成;第2小题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主,重在强调自然环境对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以及对水源和绿洲分布的巨大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第3小题可让学生通过想象与推测来明确交通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先行官”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四: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第1小题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其答案显而易见,学生可从资料中直接获知;第2小题通过两则资料的阅读,首先让学生知道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举措,然后引导其进行深入探讨:在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真正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最后,推而广之,形成科学的地理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