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宁, 原 源, 原一川
(1.云南昆明百事威国际教育,2.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3.云南师范大学 校长办公室,云南 昆明650092)
“认同(identity)”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924)定义,他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p.434-436]。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从模仿到逐步学会运用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头脑中储存大量信息[2]。语言对置身于异国文化和思想环境中并与之沟通交流的留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交流的工具,更是目的语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语言,学习者能够不断地接触目的语文化,从而产生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甚至对目的语文化产生认同。因为文化认同的范畴非常广,是可以跨越民族的(郑晓云,1992)[3]。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对待目的语文化的态度,以及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适应和接纳程度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习者,我们把在二语习得中产生的对目的语文化接纳、认可甚至不排斥的态度称为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属于广义的范畴,显现出对文化所持有的开放的态度。还有一种比较狭义的文化认同,指的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身源文化的认同。
本研究着眼于二语习得中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因此所研究的是在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下所提及的与文化认同有关的部分。
认同一直被认为是多维度的结构(Phinney,1989)[4][p.34-39],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维度,其中最出名的研究就是Phinney,她提出了认同的四个维度[5][p.299-312]:自我认同、认同的实现、行为和归属感,而且根据这四个维度编制的量表也有较好的信效度。后来Richard M.Lee 和(Hyung Chol,2004[6][p.263-269])使用了Phinney的 MEIM 量表(1992)[7][p.156-176]对亚裔的大学生进行测量,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三个维度,认知分类、情感自豪和行为承诺,基本上验证了Phinney(1992)的结构。而Kwan和 Sodowsky(1997)[8][p.51-67]认为认同包括认知、道德、情感和行为四个维度。
二语习得中有关文化认同因素的研究是从动机研究开始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不断地有学者提出了文化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对目的语的文化融入与习得结果的密切相关。
使社会文化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受到关注的是 Hymes(1972)[9]“交际能力”(即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概念的提出。融合型动机是加拿大学者Gardner(1972)的动机研究框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他提出的融合型动机的关注焦点是语言在不同族群融合过程中的同化作用。之后Schumann(1978)提出了二语习得中的文化适应模式,他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合流的一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习得第二语言的成败。Ellis.R(1985)[10]之后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模型和假说中,也提到了语言文化适应模型。Kaplan和 Kachru(1989)[11][p.149-163]的观点认为,二语习得研究的具体问题包含了人们在习得语言成分的过程中是否也同时习得与目的语有关的社会文化习俗这个问题。Kramsch(1989)[12][p.126]的概念中强调了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文化归属的自我认同以及外部认同。认为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即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包括自我认同和外部认同,它具有多元性、继承性和发展变化性。
90年代以后,说二语习得的研究更注重了目的语的社会性以及文化因素对学习者本身潜移默化的作用,即文化对学习者身份认同的改变。以James,P.Lantolf等为代表的“新维果茨基学派”提倡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语言学习中,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转向 ”[13]。Williams(1994:77)[14][p.77-84]认为语言属于个人的社会存在,是个人本体的一个部分,是把这一本体传达给他人的载体。因此语言学习远不只是技巧或者规则系统的学习,它还涉及自我形象的改变,新的社会文化行为方式的接受等方面。因此它对学习者的社会个性有很大的影响。Ward &Kennedy(1994)[15][p.329-343]提出文化融入指数,还把对文化融入的适应区分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个方面。Samovar和Porter(1995)[16][p.39-41]提出了第三文化的概念,第三文化含有交际双方的文化身份特点,是交际双方在沟通、交流切磋中,在相互宽容、体谅的前提下,互相适应、各自调整的产物。在 UNESCO Learning会议中(1996)[17]也提出了任何人的身份都是极为复杂的,因为只有与他人相联系,个人的个体身份和社团身份才得以实现,并且个人所忠诚归属的各个社团也处在一种永恒变化的模式这样的观点。
21世纪以来,认同这个概念才越来越多地在二语习得范畴下被讨论。Block.D提出“认同”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应该在全球化背景下被重新审视,他还重点提到了在国外的语言学习对身份认同的影响[18]。之后针对二语认同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包括Benson.P,Barkhuizen.G,和Bodycott.P 以及Brown.J[19],Baker.T[20]等。
国内对文化认同的研究是近15年才发展起来的。费孝通先生(1997)[21][p.15-22]发表的《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中提高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概念,这确立了一个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其后对文化认同的研究才开始逐渐增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4个方面:
国内对文化认同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大多是基于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基础上的。钱超英(2000)[22]将身份(identity,也翻译成认同)详细地分为身份概念和身份意识两方面来讨论,阐述了身份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曹志希(2003)[23]研究了二语习得中的社会认知基础,在探讨二语习得与文化的关系时提出了“习得者在接受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和适应能力或其他学力的过程,实际是至少两种语言间相互适应的互动过程,也是习得者扬弃自己民族和目标语民族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系统的过程,也是两个过程有机结合后使他们找到了各自的社会认知发展之平衡点”这一非常具有价值的观点;陈晶(2004)[24]指出中国人的认同是建立在认知、评价和情感的维度上;陈世联(2006)[25]站在文化多元化的角度上倡导从多元文化观出发研究文化认同的取向,他反对“普适性原则”而倡导“他者原则”,坚持“互动原则”,同时也反对“文化霸权”、“种族中心”或“文化中心”而倡导“文化多元”,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十分具有积极意义;焦丽萍(2008)[26]关注了个体作为文化认同的主体,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与文化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指出文化认同一方面是使自身融入本文化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对异文化的认同,事实上是区分本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别。这些研究都为实际的调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饶耀平等(2009)[27]在研究中指出:外语或二语学习除了自身的学科特征,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事件”,二语学习的过程涉及一系列广泛的文化因素,如多元文化,语言接触,语言全球化,不同语言族群中的权力关系等。由于各种多元文化的接触和碰撞,文化认同的研究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国内对文化认同的研究不乏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进行的,其中一些还将文化认同与语言教学或传播结合起来:如刘双(2000)[28]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传播行为和方式的影响;高永晨(2003)[29]反对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提倡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性,指出在文化冲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融合代表着跨文化交际主体和客体的交际程度进入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是一种具有更高质量的跨文化交际,此理论既给面对外来文化的中国人提出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参考,也为外国人融入中国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张静(2004)[30]阐述了语言与文化身份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表明语言与文化身份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语言并不是文化身份认同的唯一标志,复杂文化结构整个进入个体人格并与之相结合即构成个体的文化身份,而一个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人不仅仅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随时看交际环境改变自己的文化身份,且这些文化身份直接也会发生冲突而改变;王佳英(2006)[31]根据跨文化心理学的“人类心理统一性”理论提出了跨文化交流主体文化身份认知、文化移情和文化整合的心理历程,其中的文化整合理论对二语习得中的文化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王静(2013)从超文化教学模式的视角下探讨了外语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的变化[32]。戴晓东(2013)在总结了之前跨文化认同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总结了跨文化认同的4种视角,延伸了认同的意义[33]。
此方面的研究还包括对中国留学生或者华裔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文化认同研究和对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研究。
(1)对中国留学生或华裔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研究
郑雪等(2003,2005)[34][35]通过对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融入和适应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个体对某一国家或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越高,就越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该国及其文化,从而有可能更好地利用该国本身所具有的资源;李贵苍(2005)[36]通过对华裔美国人的研究分析,从“民族视角”为基础探讨了文化身份和认同的多重性;马晓梅,宗喀·漾正冈布(2007)[37]以在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学习生活为背景讨论了文化认同所展示的两个方面,强调了“文化的互为主体性”和“人类心灵的共同点”等观点;袁素华,郑卓睿(2009)[38]探讨了欧美华裔对中国文化认同的淡薄现象及其成因,并对“寻根之旅”这种文化传播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2)对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研究
对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文化认同研究相较于其他研究来说比较少,仅有的一些重点关注的也是文化适应问题,如陈慧(2003)[39]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探讨了留学生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适应内在结构和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念对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杨军红(2005)[40]通过大量例证强调了发展留学教育的意义,并基于跨文化适应的理论对留学生来华留学的目的、适应情况和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对于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合理建议;万梅(2009)[41]以在华的美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文化适应的研究,分别探讨了美国留学生对中国环境和日常生活、与中国人的交往、学习、语言等各方面的适应情况,并结合中美文化差异分析调查结果,但并未给出对美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合理建议。冯丽萍、步延新和LiHong(2013)[42]调查了短期来华美国留学生的课外语言接触,其中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部分表明短期来华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人以及实际认同行为3个维度上的平均认可度无显著差别,女生得认同行为高于男生,初级水平学术对中国人的好感度高于中高级水平学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出于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在国际上如何扩大影响、增加国家综合实力的考虑,国内学术界不乏对文化认同和文化推广的讨论。原一川等(2002)[43]通过对第一手权威资料的分析,详细地介绍了越南新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中的诸多方面,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文化推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王剑(2004)[44]详细解读了“文化全球化”,反对文化一元化的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元文化并存、交流、对话和沟通机会的增加。李萌宇(2004)[45]辩证地分析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提倡跨越差异,以一种开放的文化认同观来对待多元文化。孙春英(2007)[46]观察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民族本源、地区基础和全球视野,其中的全球视野以内省的态度倡导中国文化吸收全球文化交流的精髓以完成自身文化的改革。尼克·奈特、刘西安(2007)[47]分析了中国学者和政府对待文化全球化的两种态度,指出了中国在全球化中面临的困境,也强调了建立新的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包文英(2011)[48](2013)[49]探讨了汉语传播过程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强调了在推进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文化认同既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影响下的生存和地位,也是语言文化推广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上述文献研究我们有可以看到这项研究正在不断被关注,同时也显现出了一些不足。
(1)对此研究还不够重视,研究领域片面
针对2013年全年的优秀期刊论文和优秀硕士毕业生论文(中国知网,2014年1月4日),基于关键词搜索为“语言”和“认同”的文章共有8499篇,其中在二语习得框架下以留学生研究对象的文章不超过40篇,甚至不到千分之五。大部分关于认同的研究还狭隘地关注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所受到的冲击和挑战。即使是已经关注到语言学习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国内学者也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的转换上,并没有换一个角度来深度讨论外国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文化认同的转变。
(2)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虽然实证研究在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但是针对现在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实证研究中采样不够全面,样本不足,问卷设置信效度偏低以及不同的研究结果有较大的出入等情况。实际上,在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方面,完全可以按照国别、性别、语言水平等各种因子进行更高层面和更具有针对性的研究。
(3)并未充分利用国外研究成果
方面,相关文章并未频繁引用国外针对这项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是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国外70至80年代的杰出学者的研究上。我们不否认这些学术观点的权威性,但是是否应该抓住学术发展的潮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国外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上,将更多优秀的学术作品翻译或引进到国内,为学术界增添新的动力呢?
在国内外学界对于二语习得中的认同已经逐步凸显其重要性,从之前学者提出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从90年代至今的研究开始关注语言和语言学习者的社会性,以及动机与对目的语文化认同的相互作用,并且强调了在目的语环境下进行的二语学习对学习者本身所产生的文化认同方面的影响。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到对汉语学习者的文化融入和汉文化的国际推广上来,而国家文化推广也越来越被视作具有战略意义和高度研究价值的内容。
[参考文献]
[1]Freud,S.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J].Journal of Nervous & Mental Disease.1924,(10).
[2]佟晓牧.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7).
[3]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Phinney,J.S.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J].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9,(9).
[5]Phinney,J.S.,Chavira,V.,& Williamson,L.Acculturation attitudes and self-esteem among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J].Youth & Society,1992,(3).
[6]Lee,R.M,Yoo,D.C.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ethnic identity for Asi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4,(2).
[7]Phinney J S.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7).
[8]Kwan,K.,Sodowsky,G.Internal and external ethnic identity and their correlates:A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 immigrants[J].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7,(25).
[9]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 J.B.Pride & J.Holmes(Eds.)[J].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 Books,1972.
[10]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1]Kachru,Y.Cognitive and cultural sty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89,(9).
[12]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3]郭宝仙.国外外语教学若干研究热点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3,(8).
[14]Williams,M.Motivation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n interactive perspective[J].Education and child psychology,1994,(11).
[15]Ward C,Kennedy A.Acculturation strategies,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4,(18).
[16]Samovar,L.A.& Porter,R.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2nd Edition).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
[17]UNESCO 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Report to UNESCO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R].Sydney:UNESCO Publishing,1996.
[18]Atkinson,D.Second Language Identities by David Block(book review)[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13,(34).
[19]Benson.P,Barkhuizen.G,Bodycott.P,Brown.J.Second Language Identity in Narratives of Study Abroad.Palgrave Macmillan,2013.
[20]Baker,J.T.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nguage Culture and Identity,for Practical Use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Worldwide.Peddyfield,2013.
[2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22]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
[23]曹志希.认知发展:外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J].外语教学,2003,(24).
[24]陈晶.中国11-20岁青少年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5]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
[26]焦丽萍.个体自我意识与文化认同[J].理论学刊,2008,(8).
[27]饶耀平,王晓青,何磊.动机研究与语言教学:语言学习动机理论框架的构建[J].思想战线,2009,(35).
[28]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0,(1).
[29]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30]张静.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31]王佳英.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的心理认知[J].学术交流,2006,(6).
[32]王静.超文化教学模式下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
[33]戴晓东.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J].学术研究,2013,(9).
[34]郑雪,David Sang.文化融入与中国留学生的适应[J].应用心理学,2003,(9).
[35]郑雪,王磊.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和主观幸福感[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36]李贵苍.华裔美国人文化认同的民族视角[J].外国文学研究,2005,(4).
[37]马晓梅,宗喀·漾正冈布.跨文化情景下文化认同与和谐相处——以在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学习生活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6).
[38]袁素华,郑卓睿.试析欧美华裔新生代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湖北社会科学,2009,(8).
[39]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0]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41]万梅.在华的美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42]冯丽萍,步延新,Li Hong.短期来华美国留学生课外语言接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3,(3).
[43]原一川,吴建西,张亚萍.越南新世纪教育发展战略展望[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
[44]王剑.文化全球化解读[J].探讨与争鸣,2004,(7).
[45]李萌宇.跨越差异—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J].山东社会科学,2004,(5).
[46]孙春英.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民族本源、地区基础、全球视野[J].国际观察,2007,(5).
[47]尼克·奈特,刘西安.对全球化悖论的反思—中国寻求新的文化认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48]包文英.试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49]包文英.汉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J].国际汉语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