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2014-03-11 16:05廖忠友张运来潘伍达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内涵建设实践探讨学生管理

廖忠友+张运来+潘伍达

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14.01.040

收稿日期:2013-10-02

作者简介:廖忠友(1986-),男,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房地产金融系主任,高级会计师,学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E-mail)349816825@qq.com。

摘要: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为视角,从高等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学生特点及发展态势,围绕学院专业办学特色,对于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到课率、毕业率、就业率等一系列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新时期构建学生管理模式,促进学院快速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学生管理;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157-04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自2007年迁入重庆大学城以来,6年实现了三级跨越式发展,学院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帮助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重庆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获批建设市级骨干高职院校,列入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建设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院建设驶入了“创特色、过评估、建骨干、申本科”的快车道。响应学院发展大好态势,结合专业特点,狠抓学生管理创新,促使人才培养更为科学有效,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学院行业辐射及学生特点分析

(一)学院专业

房地产业是跨学科、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产业链极长。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是全国房地产行业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按房地产行业发展要求和产业链岗位需求,设置有房地产金融系、房地产研发设计系、房地产建设工程系、房地产装饰工程系、房地产环境艺术系、房地产景观工程系、房地产成本控制系、房地产营销系、房地产设备工程系、房地产管理系、基础教育系等11个教学系、23个与房地产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共35个专业方向。

(二)办学特点

所设各专业要承担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尤其需要以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在较短的学制内完成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学院奉行“五个融合”:办学定位与房地产行业企业相融合;培养目标与房地产市场需求相融合;教学人员与房地产专业人员相融合;教学内容与房地产职业要求相融合;理论实践与房地产岗位技能相融合,开放办学,积极探索房地产专业教育的校企、校际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与房地产企业、专业执业咨询机构、行业协会(学会)合作办学,培养房地产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过程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扩规模,创特色,上层次”的学院建设发展目标。

(三)学生状况

学院自建设骨干高职院校、加快内涵建设步伐以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改善、校园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学生普遍生活及学习习惯差、自律意识弱、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高职专科民办院校,学生进校时高考分数普遍偏低,多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抱着“等、靠、要,混文凭”的心态。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心理素质养成方面存在较大缺失。集体观念差,以自我为中心,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我控制力弱,缺少成就动机,不会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自觉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二、学院房地产专业办学及学生管理工作概况

近年来,学院依托行业需求和办学实际,不断修订“十一五”“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逐渐形成了突出房地产行业特色,坚持“理论靠前,实践占优,教学致用,服务行业”,“立足重庆,面向基层,为城乡统筹建设发展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依托新鸥鹏集团,培养适合房地产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学院还面向房地产行业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服务;针对城镇中、初级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源服务。

按照“五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新鸥鹏集团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师生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特色课程,实施以一个导向(就业为导向)、五个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实现两个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教育相结合)的“152”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由此学生毕业率、就业率迅速攀升。2009—2012年以98.7%、99.84%、99.92%、99.67%的就业率连续荣登重庆市榜首。以到课率为重点,紧抓学院内涵建设,组织管理好教育教学工作。学生上课的质与量抓不好,学院的发展无从谈起,这涉及到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等。

三、教育教学并重,理清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充分发挥系、班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严格管理督导检查为抓手,以科学规范管理为重点,着力引导和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其全面发展,逐步使学院学风建设向习惯养成转变。具体措施: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成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班风促学风;严格课堂出勤和考场纪律,提高学习质量;关心弱势群体,激发学习热情;建立多元导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落实主要措施

(一)抓好两个阵地建设

一是,课堂阵地。严把上课考勤、课堂纪律和课程考核关,辅导员经常深入班级抽查学生课堂情况(每天不少于2次),学生处安排专人每周抽查学生上课情况,及时统计、公示课堂考勤情况,考勤结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体系。及时对缺勤学生做好教育、帮扶和处罚工作。

二是,宿舍阵地。严格执行《学院学生宿舍管理规定》,规范学生行为,倡导文明生活;严格学生宿舍、学生管理工作值班责任,加强督查落实;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宿舍阵地;加强宿舍安全、卫生管理,美化净化宿舍环境。

师生齐抓共管,创造校园良好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班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好“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修养文化、班级创新文化”五项文化建设,具体内容如表1。表1 五项文化建设及其主要内容

项目内容完成时间检查评比班级环境

文化班级环境卫生及班级外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的维护;教室内部软环境的设计、布置营了造班级文化氛围责任区域划分XX月XX日完成,每半月一次“文明区域评比”;每月一次“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每月中旬和每月月底进行班级制度

文化建立符合各班级特点的规章制度、班级公约、班级纪律;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感;让学生在班级中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X月X日前各班级完成并布置上墙(或展示)由学生处安排组织检查班级精神

文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好班团活动,做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日常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将学生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向积极正确的方向进行引导;把师生团结起来,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各班级每月一次主题团日活动,每周一次班会开展,班会开展内容以行为教育、价值观念养成、舆论话题引导等为主要内容(活动要求做好团日、班会记录)每月月底各系汇总班团活动情况,定期集中展示、评比班级修养

文化各班级根据自身特点,提升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放宽视野,科学谋划,突出房地产特色,培养班级的修养文化每学期末完成(要求做好各班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期目标,班级修养文化教育学期计划)学期末各系汇总,集中展示、评比班级创新

文化创新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好班级的创新教育,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班级要多做调研,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独具特色的班级创新文化各班级本学期末提出计划方案学期末各系汇总,定期集中展示、评比 (二)完善辅导员招聘及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素质。

学校招聘有房地产业、建筑业等相应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或兼任辅导员。要管理好学生,除了有管理能力外,还应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专业知识,以利于实施疏导与管理并重的有效育人方式。

对任课教师提出高标准要求。树立促进学生智力增长与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在进行房地产专业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三)以学生为本,营造中国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新格局

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必须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多向互动。在开放的环境里,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等有效互动,彼此吸呐各自的优势,整合出彩。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知识摄取、能力形成、品格陶冶、个性发展及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四)调整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一直禁锢着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因为“安全”和“责任”,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压制着学生的创新性、积极性,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当学生的个性与灵感得不到抒发和张扬时,冲突与情绪对立也就随之而来。所以,在当今这个标新立异的时代,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在日常学生管理中显得力不从心。在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水平,重视社团、学生会工作发展。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就是在教育部学生管理制度大纲之下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学生管理制度,让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而不是学生工作教师整日对学生耳提面命。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就是要求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吸引学生上课,而不是强迫学生上课。重视社团、学生会工作发展就是通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而使辅导员从日常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做思想政治工作。

(五)营造新型民办高职学生管理育人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方向是实行社会化。但由于旧的管理模式影响较深,而中国社会第三产业又长期相对落后,社会化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实施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任重道远。而营造高校学生管理新环境的改革与高校后勤服务改革一样,必须从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依靠和调动社会、政府和高校多方面的积极性,进行不懈地努力,方能逐步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变革。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一是,高校校园内,特别是民办高校不宜再扩建学生宿舍,学生可选择走读、住读形式。多余出来的学生宿舍,可改善住读学生的住宿条件。二是,学生管理,以自主自治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增强团总支、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管理范围与自主管理职能。三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专业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理想、情操,提升爱生活、爱劳动、作奉献的情感,拼弃短浅、功利、自我的价值观,正确协调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增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为社会服务的自觉性,显著提高学生个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社团的建设发展,促使其在高校学生专业学习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四是,提高教师课堂教育教学水平,增强课程吸引力,实现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化校园。五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应重在疏导引导,而不是设防、死堵、严惩,应构建相对宽松的育人环境。六是,高校学生管理,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应解放思想,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晓燕.自我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可缺失的基本环节[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229-230.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设实践探讨学生管理
“四四模式”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建设
论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