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英
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四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一是精心处理教材,提升热情,二是优选教学方法,激发兴趣,三是培养合作学习,促进创新,四是提升教师素质,感染学生。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教学 教材 教学方法 创新 教师素质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从此揭开了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的序幕。计算机作为人类总体智慧的结晶、新的现代化的载体,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信息化教学必定要广泛深入课堂,计算机教学自然成为其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沿——职业中学的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它是一门操作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原理和操作技能、技巧,需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充分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处理教材,提升热情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计算机基础理论课,另一类是上机操作性比较强的实操课,我们知道计算机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基础理论课程涉及到数学的一些知识,而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数学比较薄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学起来很费劲,一开始听不懂,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根本就没有学习的热情。针对此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比如我在讲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这门基础理论课中数制的相互转换的时候,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推导各种数制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其中用到了许多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一听这么麻烦根本就不再愿意往下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其实推导出来的转换方法是很简单的,用到的只是小学的数学知识,学生都会,马上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这时就没必要按着教材先给学生推导,再告诉推导出来的方法,而应该直接告诉学生转换出来的方法,且教师应该把该方法总结到最精练的地步,可以编成顺口溜,便于记忆。其次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导致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材有些内容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因此我认为在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其余的都可以根据当前社会上需要的软件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可以精选教学内容,比如计算机基础中Windows这块内容,完全可以把目前比较流行的Windows 7操作系统介绍给学生,流行的内容必然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对口率。
二、优选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越明显。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好动,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对于上机操作课比较感兴趣,但是他们普遍又缺乏持久性、耐心。如果按着教材按部就班讲解每一个菜单、每一条命令,让学生练习,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中职学生这种特点,我认为计算机上机操作课目前采取“案例”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效果较好,但案例教学应做到以下两点:
1.所选案例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有一次用Photoshop给高一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讲一张精美邮票的制作,邮票学生都见过,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我提示如何制作之后,由学生自己来做。没想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自己做了出来,剩下的学生也想做出来,于是很主动地去问做出来的同学如何做的,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到下课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做出邮票。而且有的学生还加进了自己曾见过的邮票的效果,比如加上不同的钱数、邮票背景图的名字等,还有的加上了中国制造的字样。做得很逼真,很形象。因此我认为所选案例应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习掌握计算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所选案例应短小精干,视觉感好
案例不应太难、太复杂,应让学生很快上手,例如有一次我在给学生讲解photoshop中的“变换”命令时,第一节课讲了一个很复杂的包装盒的制作。其中用到了变换命令,但是发现学生跟着做就不做了,问他们为什么不跟着做了,他们说太难,做出来的盒子也不是很好看,失去了兴趣。于是第二节课我编了一个短小精干的案例,用一个花瓣经过变换之后构成一朵花,再经过这朵花变换之后构成一个螺旋效果,花的色彩搭配很漂亮,视觉感很好。给学生一演示,我就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开始看屏幕,脸上露出一种惊喜的感觉,同时有一种渴望做出来的欲望。该案例短小,步骤不是很多,于是我没有分步讲解,一次性讲完花瓣变换成花的效果,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内容完成花瓣到螺旋效果的制作。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学生做得都很认真,就连平常不爱学的一个学生也做很好,而且他还很有想法,把花瓣的颜色改成了紫色和黄色,做完之后还去指点别人。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普遍没有目标性,因此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应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的特点,因此每节课教师应提出相应的学习活动目标,该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Excel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制作一个“学生成绩表”,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期中考试成绩,首先输入成绩,其次计算各科总分、平均分,进行排序,查看名次。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很快把老师的要求一一解决了,这时他们发现原来这些操作可以如此简单与快捷,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endprint
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需要我们计算机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优选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合作学习,促进创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而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性格比较孤僻、独立,不愿与别人合作、交流。为了培养他们能与别人合作学习,我在给每个班的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之前,首先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一下了解,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行为习惯等,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搭配分组,保证每组里都有学得好的学生,也有学得差的学生,分好组之后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由好学生带动、影响差的学生,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之间的互相带动和影响比老师单纯的说教要起作用。同时经常在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活动,进一步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共同合作,才能获胜,这样掌握知识又快又好。而且通过合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可以彼此交换这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道理。”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
四、提升教师素质,感染学生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自己过硬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曾给学生讲解Photoshop中的滤镜时,所有学生机打开的滤镜下的子命令对话框输入数值的参数框不显示,而我用的教师机则可以正常显示,学生问我是怎么回事。当时我也很奇怪,因为教师机和学生机装的Photoshop的版本以及设置是一样的,不应该出现这个问题。但是我很快发现学生机的字体显示得要比教师机的大,所以我马上想到可能是学生机屏幕分辨率设置得小,从而字体大超出了屏幕的缘故,于是我让学生把分辨率设得大一些,从而字体变小。设完之后果然数值框全部显示出来,学生们都很惊喜,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于是我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计算机知识都是相互有联系的,应该把所有的计算机专业课都学好,只有这样,将来从事计算机工作才会得心应手。总之,计算机教学是个特殊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计算机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如果计算机教师能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那么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将是愉快的、积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效果也是最佳的。
以上只是我平时从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体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的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在新课程的实施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职计算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