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红玲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的概念已延伸至身和心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人重视。“心理健康”的内容也通过各种渠道被人们广泛认识和了解,在我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内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为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因此,良好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和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两个方面。本文从教育教学物质环境和教育教学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以期得到同行们的关注和指正。
关键词:关注 小学生 心理健康
从医学角度来讲,人们所说的健康不单单指的是身体健康,同时也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心理健康成为备受国民关注的领域。然而,怎样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什么渠道被人们认识和了解?是我们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纳入到了课程中,为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从2000年开始,我国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养成以及他们品德生活,关注的是学生的尊严。由此可见,这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的任务,同时也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心理辅导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以下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两点自己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优美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这既包括室内环境又包括室外环境,户外活动场内,要有丰富的设备和材料,以便激发学生们多种活动经验。而作为学生们的室内环境——教室,要让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要让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在布置教室时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动手动脑参与到班级的各种活动中,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从而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积极参与的幸福感、自豪感与成就感。我精心布置的“班级名片”“争妍斗奇”“班训”“班级公约”“班主任寄语”等都寄托了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一张张充满笑脸的班级集体相就像一个充满笑脸的大家庭,每月的“进步之星”在班级里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班级墙上的“学习园地”“队角”以及各具特色的“特色角”不仅美化了教室,更营造了班级内浓浓的温馨感。更重要的是精心创设了一种和谐共处的教育理念,也营造了一种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和班级精神,促进了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唤起了他们对集体对学习的热爱。
二、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1.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居高临下对待学生。而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要改变心态,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这就要求教师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及时发现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同时,要让他们在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让每一位学生毫无顾虑地表达内心情感,鼓励学生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困惑。教师也要杜绝“私心”,杜绝偏爱优秀的学生。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包括课堂中轻松愉悦的氛围。轻松愉悦的氛围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紧张冷漠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受到了抑制。因此,课堂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优秀的教师同时也应该是优秀的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展示自我,教学生懂得学会轻松、学得愉快。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愉悦的教学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良好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情绪和爱好创造张扬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真诚相待,懂得理解
真诚是人际向往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应该表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我认为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对那些特殊的儿童,更应给予母亲一样的爱。我班有一位小朋友,他的爸爸妈妈离异了,奶奶因身体不好不能照顾他,所以他平时衣衫不整,手帕经常不带,头发更不用说了,夏天走近了还会闻到一股气味。我从心底里同情他。我时常把亲属家小孩穿剩下的衣服找来送给他,还动员全班同学关心帮助他。从此,这位小同学特别爱上学,在班上也表现得特别积极,把我这位老师当作妈妈一样依恋。
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应该是合格的心理学家,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者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他时时刻刻要知道儿童的心灵。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真诚相待,懂得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深入地理解学生,时刻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举止,这样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这就打破了以往的思维观念,以往强硬的教育方式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有时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扼杀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创造力。有一首《育儿歌》中说: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我要握住这天平的重心,用外表美、语言美、心灵美三者和谐地塑造自己的形象,做学生的表率。如:我班有一位先天弱智儿童,生性好骂人,大家都不喜欢他,但我没有冷落、歧视他,而是用同情心关心爱护着他,发现他特别喜欢上我的课,也喜欢跟我交流。我抓住这个契机经常疏导他:“不要骂人,有话好好跟大家说,大家会喜欢你的。你一定是很优秀的孩子,老师相信你。”经过我多次耐心教育,发现他改变了很多,同学告状的声音也少了。从而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如何真正树立起自己形象,让社会尊重你,理解你呢?首先,要做到育人先做人。常言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首先自己先做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经常听到有人议论,某某班同学,他的言行举止同他班的某某老师一样。这说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影响着一大群纯洁的学生。因此,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真诚交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从内心里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endprint
3.努力促进感情内化
在过去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只关注优秀生,而忽视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尤其是冷漠地对待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打破这种观念。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些是因为学习上的压力,或是其他因素,心理上受到压抑,由此导致他们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内心比较脆弱。这些学生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们教师就应该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谈心、交流,用适当的办法开导学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用真诚的爱心去关心呵护每一位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寄托,情感得到倾诉,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依靠感。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的幼小心灵得到鼓舞,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
爱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容易,爱不被常人所爱的孩子难,而你一旦做到了,就会有不平常的收获,这为你通向童心世界铺平了道路;而要想让所有的孩子和你共同遨游在童心世界更难,需要你很好的耐心,这耐心有时就体现在你多说一句话、多看一眼、多听一会儿上。记得有一个学生,他的身影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在几年前,我班有一个小男孩叫吴瑞林。由于他的口腔发育不正常致使有些先天性障碍,这使他说话吐字不清而缓慢。看起来很孤独的吴瑞林没有人跟他交朋友,因为他的生理毛病也使他变得性格孤僻。他很少与同学老师交流,当我在课堂上发现他的情况后,我开始关注他说话,当我第一次问到他的名字时,他说了五遍,我竟然没有听清楚,是其他学生告诉了我,才真正听清。后来,在和他妈妈的交谈中得知他的口腔手术做晚了,因此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我感到很惋惜,其实他有很多美妙的想法,可是没有人愿意听完。后来,我在课堂上时常鼓励他,鼓励他绘画,做手工,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他感到自豪自信,我教他读儿歌,使他的说话速度提高了一些。每当我的目光触及他时,他的眼睛里就闪现出奇异的光彩:他觉得我最懂他。后来因为调班我不再教他们班了,有时偶尔在户外活动时碰到这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都大声地喊我,而我在回应之余都在努力寻找着他的目光,因为我知道他一定是在用目光和我交谈。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学校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战场。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我们的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好心理辅导准备,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心理教育知识,教育学生前,首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只有教师用无私的爱,去关注每一位学生,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内心。学生也只有在教师无私的爱的熏陶下,才能积极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心、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健康、愉悦的环境中快乐成长,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