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明
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使学生终身受益。面对初三紧张的学习,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要制定明确而适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终点,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根本和基础。“明确”就是告诉学生一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适度”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目标的难易程度是否恰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个难易适中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都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沉闷、乏味。
要制定出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通读全册教材,钻研化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对每个教学内容所作的不同要求,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其次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
二、要实施以探究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如: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棒互相靠近,出现“空中生烟”的奇景。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神奇景象等,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总之,探究式教学就是要观察一种现象,诱导学生去分析;给学生一个问题,指导他们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题目,指引他们去创造。
三、要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象形式以及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课堂教学引入到一种全新的境界。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和问题等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其学习活动也就更加主动、专注,思维也就更加敏捷、准确,学习效率也就更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还能拓展课堂教学的容量,特别在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教学中,其优势更加明显。
四、要改变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下的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动手操作,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问题的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精神,既要“学会”更要“会学”。
五、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如讲酸碱指示剂时,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从花瓣或果皮的天然色素中制作指示剂,观察它们遇酸碱时的颜色变化并做好记录;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都可与醋酸反应,在做醋酸性质实验时可叫学生带些家里的水垢和鸡蛋壳,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组成也有碳酸钙,进而解决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等。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知道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明白了一些现象的化学本质,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如能源(煤炭、石油、汽柴油、天然气等),化学现象(燃烧、焰火爆竹、金属锈蚀等),生活物质(医药、化肥、洗涤用品、食品添加剂、塑料、化纤布料等),工业生产(水泥陶瓷、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等)。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
六、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其理解新教材、设计教学思路、选择教学素材、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不仅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努力发挥化学教师的引领作用,这对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不解的追求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吸取传统教学的成功经验,转变教学模式,讲究方法策略,精心设计,精讲导学,巧问诱思,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断实践、探索、反思,化学课堂教学才能走出“低效、无效”的困境,踏上“有效、高效”的高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