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审计的建议

2014-03-09 03:02徐会超王丹璐
财政监督 2014年18期
关键词:治校依法审计工作

●徐会超 王丹璐

完善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审计的建议

●徐会超 王丹璐

近年来,高校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一些财务上的问题不断暴露,高校审计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高校审计更显重要。本文基于完善高校治理结构的角度对高校审计予以定位,并着重在制度建设和结构设计上对完善高校审计提出建议。

一、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审计的作用与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自主办学权利不断扩大,国家财政对高校加大投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些教育改革总体上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得高校的管理更加灵活自主,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多样。但不能否认的是,与此同时也孕育着不受监督规范的高校财务活动,暗中的利益输送使得高校反腐工作日趋严峻。

中央和教育部等相关单位对相关问题予以了充分的重视。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13年1月16日,又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对师生在参与学校管理、行使监督权力、实现自我发展等方面的权益给予制度保障;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校纳入了深化教育改革的工作内容,而“依法治校”的核心便在于完善高校治理结构,规范和制约高校各类权力,让权力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

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高校审计显得越发重要。作为连接高校财务工作和依法管理的重要程序和保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监督预算执行。公办高校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对其进行审计监督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宏观的、全局性的重要意义;第二,监控基建投资。中国高等教育的平民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考生能够进入高校学习,生源规模的扩大随之带来基建项目的迅速增长。但因为基建项目的复杂性和大规模,高校内部的财务工作总是难以做到位,致使高校的利益受到侵蚀。而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可以对基建项目实施跟踪,以提高基建项目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进而保障学校及师生的利益;第三,监管资金收付。高校日常的资金收付也隐藏着巨大的问题,资金的收付没有明确的来源或对象,含糊笼统,利益输送行为就可能在灰色区域间游走。必须做到严格地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并通过内部审计核查资金预算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财务工作的漏洞,促进各项资金收付的合法性、安全性、有效性。第四,参谋管理决策。高校审计的作用并不只是查账、监督,在为管理工作提供咨询方面也大有可为。因为审计永远站在发现问题的最前沿,并可以找到问题根源,提供解决方案。第五,作为对领导干部评价、监督与激励的参考。高校领导干部的评价需要参考内部审计的结果,这是领导干部工作执行情况的最好体现。因为审计结果影响到评价考核,同时就对领导干部起到了监督、激励的作用。

但就目前而言,高校审计现状不容乐观,并未发挥应有作用,突出表现在:第一,审计力量不足,内审机构不健全、人员缺少现象;第二,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和审计工作能力;第三,审计监督不到位、工作滞后、内容局限;第四,审计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要想更好地发挥高校审计在完善高校治理方面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对高校审计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定位和可行的建议。

二、高校审计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职能定位

公司是市场主体,公司的治理结构是用来规范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权利地位,使其最终形成一个为公司股东利益负责的组织,而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权的界定是否能达到对股东利益负责的目的就需要一个类似于监事会的机构,财务工作方面的具体监管则需要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高等教育体制的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有类似,高等院校主管部门教育部、教育厅代表着众多受教育阶段群体的利益,类似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高等院校党委直接管理学校事务,类似于董事会;高校纪委、监察和内部审计机构类似于上市公司监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可以仿照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机构在高校治理中的位置予以宏观上的定位,只有整体上对此有了把握,才可以进行更为细化的工作,比如对高校审计机构的工作内容、职务权限等作出进一步的界定。为了达到人、事工作分开的治理效果,可以将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分别交予党委书记和校长负责,行政监管由纪委负责并向党委书记汇报,业务监管由监察负责并向校长汇报。内部审计机构不但要对党政部门、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二级单位予以审计,还要在相关工作中与纪委和监察合作,同时相互监督(如图1所示)。

图1 审计机构在高校治理结构中的职能定位示意图

明确了高校审计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位置,就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住其治理范围、工作内容等,隶属关系也更加明确,在发生需要追究责任的事件时就可以相对轻松地找到相关负责人员并询查原因、解决问题、予以惩戒。

三、完善当前高校审计的建议

(一)重视高校经济工作制度建设和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为高校审计提供可依托的环境

内部审计需要可依赖的内部环境,而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治理结构是内部环境的基础。由于经济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同时内部控制体系也存在漏洞,高校审计缺乏最基础的审计环境,审计的效果自然也不理想,审计机构看起来可有可无,职能被架空,“小金库”、乱收费等现象还是层出不穷。高校必须从制度上和结构上对审计给予重视,才能形成良好的审计环境,使内部审计真正对不法现象产生威慑力,对低效率工作起到推动力。在经济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可以出台新的学校政策或相关文件,对校内审计机构的权限、工作内容、人员招聘等予以详细的说明,对其他被审计部门发出通告强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如审计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项目之一等,突出表现学校对内部审计的重视;机构设置上,最基础的是要保证有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次要保证其执行工作时能够不受外部因素阻挠,能够顺利地实施审计程序。

(二)加强高校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在保证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道德品质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

在这一方面,积极推进内审职业化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职业化是内部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最好方法,因为将某一项工作的招聘要求转为专业化的内容、培养专业化的人员可以直接为此职业进行人才输送,更加高质量、高效率。此外,后续的教育、审计职业资格考试等也都可以对高校审计人员队伍建设的进一步提高服务。除了人力资源方面外,还必须加快高校审计手段的信息化建设。许多高校还处于手工操作的内部审计阶段,这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也大大缩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应加紧内部审计软件的研究开发,做到不止是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也能电算化。

(三)创新审计工作思路和方法,推行新的高校审计模式

高校审计工作有许多方面的思路需要更新,以适应当下的内部审计要求:第一,为适宜短、频、快的审计工作节奏,高校审计部门必须坚持重要性原则,着重审计重要方面。因为审计并非是介入面越宽越好,错位审计、越位审计、低效益和走过场的监督都可能是审计介入面过宽的结果。那么高校审计以何为重,以何为轻呢?审计的重点应该是关系到高校和学生重大利益的经济事件,而且内部审计机构又能够较好地处理;而审计力量暂时不能及的审计等业务可以交给外部审计机构进行以提高审计效率。第二,需要引进外部审计,实行内外结合,但要注意委托给信誉好、资质等级高的社会审计组织完成。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因资源不足形成的内审工作压力,而且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并为内审人员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提高自身审计业务水平。第三,审计同时具有咨询的作用,主动利益审计为管理活动出谋划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可以达到事前控制的效果,减少和避免失误和错弊。第四,开展后续审计,重视审计结果。将高校审计只是一个形式的观念转变过来的重要方法就是将审计结果纳入各部门相关利益范围内,即将审计结果与奖金的发放、职位的提升等利害关系挂钩,这会直接促使各部门提高重视。此外,审计工作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点,后续的跟踪调查、实地检查也十分重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尹情)

猜你喜欢
治校依法审计工作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培育法治文化是依法治校的基础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