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阮静
跬步积累行千里
———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洪友
●本刊记者 阮静
为学生做“市场经济中的公共财政”学术讲座
卢洪友,1958年生,山东费县人,经济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全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税收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山东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财政税收理论与制度、公共部门效率、政府规制与公共定价、环境财政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10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多项。
采访之初,卢洪友教授即赠我一本今年刚出版的专著《外国环境公共治理:理论、制度与模式》,这是他最近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程度评估及均等化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如他一直以来的治学习惯,在这一本40余万字的成果前言中率先向读者清晰展现出“环境质量”这一研究核心,并说明该成果“以环境正负外部性矫正为切入点,从环境公共治理理论、法律制度与管理模式三个层面,对选择的样本国家的环境公共治理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汲取它们的经验教训、开阔视野和思路,促进中国环境公共治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以及体制机制转换,提高中国环境公共治理绩效”。主题凝练,思路清晰,直指问题且无赘述,让这一问题的门外汉也可窥见个中意义。
此前,该课题已有两份成果在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刊发,几十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社科基金专刊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另一本专著也已先行出版。一个在社科领域如此重量级科研平台上带领团队做出这样丰硕成果的学者,其学术实力的确让人心怀敬意。即便在采访的当天下午,另一部60余万字研究成果的统稿工作还在进行。诚如卢洪友说,“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好的平台,几十余万字研究成果的出版,数十篇实证文章的发表,这不仅是出成果的途径,还是培养人的平台。”
他说得很实在,对于当今高校科研工作者而言,课题就是平台,抓住这样的平台就是把握住了学术提升的机遇,无需空谈学术理想,也不必“拔剑四顾心茫然”,扎实做好每一个大小课题,潜心完成每一项教学科研工作,积跬步方可行程千里。
卢洪友本人的治学之路正如是。
对于卢洪友而言,参加高考是一个根本不用思考的选择。生长在沂蒙山区,家庭人口多,少小贫寒,1977年高考恢复即是当时唯一从农村走出的跳板,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省财政学校,在当年的这所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财政学并在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尽管与同辈学人相比,这一学历起点低,但当回忆起自己在中专学校的经历,卢洪友总是说,“我并不认为我在这一阶段少学多少知识,相反,我后来在学术上能够做出一点点成绩与这一阶段的经历密不可分。”
他感激当年遇到了一批有水准的老师。
复旦大学毕业的于德昶老师,当年分配在山东省财政厅,与家人分隔两地,在办校初就来支援了这所学校的财政学科,“就是一间小屋,于德昶老师生一炉子,买棵大白菜炖粉条,再炖个豆腐,把馒头切片了放炉上烤,外加玉米面糊糊,他一个人一个冬天就这么过来”,对于当年朴素治学的老师,卢洪友还有着清晰的记忆。也正是在这样一间小屋里,在缺少图书教材的年代,卢洪友向于德昶老师请教学习了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以及财政史、税收史等。
而在关宗耀老师的政治经济学课堂上,卢洪友则坐在讲台下一课不差地听了五遍。“关宗耀老师自己说他讲五遍都烦了,而我能够来听五遍实为不易。”于卢洪友而言,政治经济学每听一遍都有不同的认识,边听讲边做笔记、同时阅读《资本论》并对照回味课堂所讲,“那个收获是不一样的”。而关宗耀老师不看教材不看讲义,板书整齐、教授连贯、讲解透彻的教学风格也影响着当年留校任教的卢洪友,视其为教学中的榜样。
卢洪友更感恩于这所学校的胡乐亭校长,当年带着初出茅庐的他行走于各种“高规格”的场合,参加财政部教材编审会、听学界前辈的发言等等,那种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带来的视野和思维的开拓是一个前辈给予一个后辈最大的信任和财富。
然而,对于留校教书的年轻人来讲,中专学校图书资料少得可怜,工作量大得惊人,那时一周工作六天、每天五节课以上、晚上再到教室督促学生的晚自习,即便如此,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大小事情,卢洪友都是极为认真地对待:一字不错地用蜡纸刻讲义,不顾满手油墨地拿油滚子油印教材;对教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定理等反复琢磨,甚至在刻讲义时对于一个“的”字的去留都要反复斟酌推敲……“我从来没有认为当年这些劳动是毫无意义的,这些看似刻板的训练其实在培养我做事的专注、认真、扎实”,今天的卢洪友这样回首总结,而这些内在意志品质的锤炼则成为其后来治学路的基石。
1981年到1982年期间,卢洪友到湖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资培训班学习,他用“大开眼界”来形容这一年的进修,当政治经济学老师结合改革开放实际教学,当西方经济学这一新鲜学科让其领略新的理论研究框架,当图书馆内有大量的经济学著作杂志可供阅读,似一股新潮流以其锐不可当之势让当年的卢洪友如饥似渴地扎进图书馆大量地学习阅读,“有的时候人的思想就是一层窗户纸,那些曾经坚信不疑的科学理论在视野的扩大过程中也在接受比较、检验”,卢洪友说道。时至今日,他还认为中国的社会变革波澜壮阔、价值观也在经历转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学者若固守旧的研究范式、以不与时俱进的经验之谈来教与后来人的话有时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他自己也常常以此自省。
后来的1984年财政部通过考试方式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到部属院校插班,卢洪友再次来到中南财经大学(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专业学习,拿下经济学学士学位,这对他来讲也是十分关键的两年。
“人,只要给一点机会,就会有所进步”,卢洪友颇有感慨地说。如果说第一次进修返校后让其在教学方面积累了更多的自信心,那么第二次进修后卢洪友则开始在科研方面有所进益。这对当代高校中的青年学者也许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对80年代中期以技术性教学为主要定位的中专教师而言,有创造性探索性的科研工作并不在其要求之列,故而多数人都禁锢在这一要求中。卢洪友则不然,他在做好教学的同时也逐步思考研究一些问题,并开始撰写文章表达自己的学术想法。1989年,卢洪友在《财政研究》杂志上发表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设计的初步思考》,这本杂志当年赫然在列的作者都是许毅、邓子基、王亘坚、姜维壮等老前辈,来自中专学校的他也开始在权威期刊上崭露头角,这既让同行觉得在中专学校的平台上能够葆有开阔的视野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实为不易,也给卢洪友继续研究治学以鼓励和信心,并激励他去为个人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
然而,治学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尤其在那样一个尚未市场化的年代,往往越小的平台给人的束缚与限制越多。在80年代中期,卢洪友曾向学校提出考研究生不被批准,理由是“中专不需要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1986年山东财政学院(今山东财经大学)建校,卢洪友向学校提出调至该校的申请被拒绝,此后的八年时间,一次次申请,一次次被拒,直到1994年底卢洪友才得以实现这一工作的调动。
一个人在困境中的姿态最能说明其个人素质,也最能决定一个人能否走得长远。卢洪友回忆起这八年不断被拒的岁月用了“幸运”一词,“因为我这八年期间并没有因为灰心丧气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始终保持热情积极的态度处事,工作方面也是扎扎实实、一如既往”。此间他担起教研室主任,并先后评上讲师、高级讲师;他对科研的热情也不曾被浇灭,1993年再次于《财政研究》上发表了长篇学术论文《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财政体制》,这一成果也奠定其后期在财政体制方面研究的基础。
“当一个人有着长远的规划和目标时,短期的挫折就会在长期过程中被抹平”,卢洪友借用经济学中的长短期概念笑谈自己在中专学习工作的经历。此后他在山东财政学院(今山东财经大学)于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自财政系副主任升至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2002年,44岁的他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在此间南下从山东财政学院调入武汉大学,开启其人生经历的又一篇章。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每个决定都是在当时条件下最明智的选择,选择了便从当下做好”,采访之初,卢洪友曾这样说道。
而今的卢洪友已经是桃李满天下,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有60多名。在一次与学生的聚会当中,卢洪友讲了三点希望:学术标准高一点,学术潜力挖掘充分一点,学术结果好一点。
“它就是一点点的事情”,卢洪友这样定义“学术”,“在中国治学土壤上有大的原创性创新很难,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每个人都往前推进一点点,即便是给人启发的一个新发现、数据上的新补充,这种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术上的‘边际创新’或者说‘边际贡献’的积累,就会促成整个学术的大发展”。
就卢洪友本人而言,治学成绩也是源自跬步的积累、持续的投入。1993年在《财政研究》发表的《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财政体制》一文,便是其对当时财政体制的观察与思考。文中他搭建起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财政体制的新思路新框架,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按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政府宏观间接调控的客观要求,明确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职能范围;依据成本与效率原则区分私人商品与公共商品;并按分职治事和受益原则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能及其公共商品的范围与份额;在此基础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统一和责权利结合原则,构筑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责权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起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补助制与分级预算制协调配套的财政体制”,思路清晰,一气呵成,对于93年的财政理论和实践都有着本质且具前瞻意味的框架构建。此后的几年,卢洪友便锁定财政体制研究这一方向,并于1996年申报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分税制实际效果分析及完善的对策》——当时所在单位山东财政学院的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非税财政收入研究》发表在经济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期刊《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上,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回头来看,1996年对卢洪友来说是个颇具起始意义的年份: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成功,第一次借力于课题的平台全力以赴做科研,个人学术道路也自此步入有计划系统性的研究轨道。而他本人也把握住了这样的机遇,拿出了颇有份量的研究成果,例如对非税财政收入定义的提出和问题研究在学界都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政府职能与财政体制这一方向上几年时间的持续投入研究也让其至今仍被同行称赞。
访问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此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公共部门效率问题又进入卢洪友的研究视野,并将申报到的第二个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与博士论文结合起来,从制度角度对中国公共品供给效率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当年,导师吴俊培教授曾让其在五分钟内说明这一研究的主题及意义,卢洪友则简明清晰地用两句话阐释道:“公用品供给有两个价值目标,效率和公平,我不将两者纳入同一框架研究,而是舍弃公平目标着眼于效率,此为其一;其二,影响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基本因素我认为有两个——制度和技术,抽象掉技术因素而着眼于制度,因此我是从制度角度来研究中国公共品供给效率问题。”这一选题和阐释得到了导师的认同,认为该选题把握的精准抽象的到位。后来做的第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市公共事业经营机制研究》便在这一研究方向上进一步细化巩固。2006年,借力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平台,卢洪友又重拾公共品供给公平这一价值目标,从城乡居民在公共品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上的“一品两制”出发完成课题《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的技术方法与制度路径研究》,较早提出并研究了基本公共品(公共服务)应该优先供给、可持续供给以及大致均等化供给的问题,并提出“数量大致相同、质量大致相近、方便可及程度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品的均等化标准,研究了实现均等化的制度技术路径。近年来,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命题走到台前,卢洪友在其中又抽离出环境财政问题,打算在未来若干年跨学科研究环境财政这一颇有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于环境风险不断积聚的中国现实而言,环境财政研究的实践价值不言而喻,卢洪友也正带领他的团队借力于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平台《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程度评估及均等化路径研究》对环境财政这一新兴且重要的学科领域进行系统研究、扎实调研……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很务实地衡量一个学者的价值和贡献,即他在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上究竟走多远、成果几何,不难发现,以此为标准便筛选掉相当一部分并无稳定阵地搞研究的学者,而当一个学者在一个具体方向上都缺乏系统性贡献更何谈于某一学术领域的建树?卢洪友的治学历程中也许没有让学术界为之一振开天辟地般的创见,但几大课题掷地有声,于财政税收理论与制度、公共部门效率、政府规制与公共定价、环境财政等研究方向上稳扎稳打系统研究做出成果,对于选题价值的前瞻性把握,对于研究方向持续稳定的投入,用他自己所言即“治学就是一点点的事情”:提前一点点把握住事物发展趋势找准选题,继而一点点地持续投入,最终就会有一点点的成果回报;而支撑他有毅力坚持做好每个“一点点”的便是他对于学术研究浓厚的兴趣、价值的认同以及干净平和的治学之心。
来到武汉大学已经十余年,最初是恩师吴俊培的一句话,即希望他能够来到武大助其一臂之力将财政学科点建立起来。彼时的吴俊培教授刚从中南财经大学校长一职调至武汉大学出任副校长,亟待建立起武大的财政学科点,而此时的卢洪友已经在山东财经大学财税与管理学院任院长,同时也面临着其他方面伸出的橄榄枝。最终正是这种师生情谊促成了他这十余年与武汉大学财政学科的不解之缘,让这个本不想离开山东、骨子里却又带着山东人那份义气的他决定来到武汉,与老师一起建立起武汉大学财政与税收系。而今,财政学已经从当年武大本科生课堂上的一门课程发展成为一个已具相当学科基础的专业,当然与这对师生的心血与努力密不可分。
今天的卢洪友仍敬称吴俊培教授为“吴校长”,与当年在中专学校时胡乐亭校长对其影响至深一样,吴校长不仅是带他到武大、影响其人生选择的领路人,也在生活中时不时给卢洪友以启迪:“吴校长知识渊博、富有思想,有时候在一起交流他就滔滔不绝。他很有观点,也从不拘泥于财政学科,很多时候都是不经意当中听到他的一些认知想法给我以启发,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深。”
而之于武大,卢洪友说自己来到这个校园后能够更加心静治学。“武大很大气,是一所注重长远规划的研究型高校,学术严谨而学风宽松自由,是个适合做学问的地方。”卢洪友这样评价武大,他也会时常以这块“百年老店”的牌子提醒自己:教学科研要永远向上追求、努力与之相衬,在大批名家学者云集的地盘更要摆正位置谦虚治学。
他乐于教学,有着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以对自己学术标准的设定来要求学生,从硕士研究生阶段就要盯紧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比方说国内就要紧跟《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杂志,“当你以这样的学术标准引导学生时,他们的学术品位在无形中就提升了。”
他也注重师生之间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在他看来,善于与人分享交流学术成果并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对一个学者至关重要。在武大,卢洪友已经主持“财政学博士论坛”近六十期,每一期与年轻的研究生们共同解读细心筛选出来的国外经典学术文献、实时交流课题进展、紧跟国内外前沿动态,在充分的沟通分享交流中充实新知识、优化既有认知结构,将博士论坛打造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学相长的研究平台。
“我觉得人这一生但凡找到自己的兴趣,能够比较专注地做上那么一点事,并且做得还比较到位,那就是非常愉快且富足的事情了”,卢洪友说道。而今的他在紧锣密鼓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亦注重规律生活,爬爬珞珈山、在校园中散散步是每天的“必修课”,也是希望能将身心调节至最佳状态尽心尽力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
自然,作为财政与税收系主任的他还有沉甸甸的学科建设的责任和学术标准的坚持,财政学科如何在武汉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激流勇进与之相适应,仍然是这位系主任在优秀学科林立的综合性大学中时常思考着的问题,也是他牟足了劲儿希望能推动武大财政学科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学者担当、师者情怀……
曾在国立武汉大学时期任教的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终生恪守的座右铭流传甚广:“此身,此时,此地”。意思是指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这位大师的思想也绵延数十年影响着同在一个校园中的后来人,包括财政学者卢洪友,在其潜心于跬步的学术积累过程中,以此身的担当、此时的付出、此地的情怀走稳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行之千里。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在“中国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作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