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衡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雪岩贸易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等。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是社会知觉的一种,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具有较为明显的群体特性。这些群体特性虽然不足以涵盖所有的高职院校学生,却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者从总体上把握管理对象的特点,从而在管理工作中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根据抽样调查统计,超过一半的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自己进入的学校有落差感,而在学业上又存在着挫败感。以往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绩在他们的内心留下了消极印迹,普遍存在的自卑感不仅不利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对于他们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微妙的影响。这种自卑感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直接而明显,他们在言行举止羞怯畏缩;一部分学生则表现为对于他人的评价极为敏感、固执己见;还有部分学生表现为沉迷于网络世界以寻求心理补偿。应该明白的是,自卑让学生难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潜力,但也让他们拥有了更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他们因此更加急迫地想证明自己,鼓励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弥足珍贵。恰当而真诚的肯定能够帮助他们逐步找回自信,并踏上学习和生活的正轨。
高职院校的学生努力方向上大多充满了迷茫,但他们迫切希望证明自己,也毫无疑问渴求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调查发现,他们常常过于悲观地估计了自己的现状,片面地认为起点过低,未来必将异常艰难。他们也确实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提升自己,课堂坐不下去,书本看不进去,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因为他们总是急于改变现状,又不明白当前的努力会有什么的回报。虽然几乎每所高职院校都有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放任自流,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甘沉沦的,并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其中也涌现出众多成功的典型。
坦承高职院校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诸多不足可能是一件尴尬的事,但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承认差距是前进的第一步,更何况大多数差距并非不可逾越。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上的不足,主要并不体现于学识的缺乏或能力的低下,而是在观念与品质上的不足。以观念为例,对于学校的各种管理,他们通常容易从对抗的角度去理解,认为是学校要束缚压制他们,很多正常的管理被认为是不合情理的过分要求。又以品质为例,当遭遇困境或挫折时,他们的耐受力更差,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他们的可塑性又是较好的。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本科生“天之骄子”式的自负,有着更加谦卑的心态,更容易服从于正确的导向。例如,通过案例整理可以发现,他们对于自己佩服的老师推崇备至,甚至亦步亦趋。
结合学生管理的实践工作,并通过对高职院校班主任、辅导员、寝室管理员等工作者访谈,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特别需要正确而强力的引导,而目前引导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学生管理工作仍然集中于卫生、安全、传达要求等低端的日常管理。
自我知觉是个体对于自己心理和行为状态的认知,它的前提是自我概念,来源于自我评价。而客观的评价自己事实上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所以我们经常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或“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知觉的主体是通过自我观察和他人态度所进行的自我评价,其主要途径又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自我评价通过社会比较来完成,即个体为了准确地判断自己,常常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往往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人们很容易通过与同类人群的比较来认知自我。例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同班同学进行比较,从而认定自己是优等生或者后进生。
二是自我评价根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完成,即个人体总是在搜集他人与自己交往中的各种表现来判断自身。所以我们也经常说“好言一句暖三冬”,并且早有表扬教育和赞美教育的提法。来自于他人积极的态度显然有助于个体建立正向的自我评价。
三是自我评价通过与自我期望的比较完成。个体对于自己能力或现状的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影响要素是自我的期望值,显然,期望值越高越容易对于现状的评价越低,反之亦然。或者说,当个体行为的结果高于事先的预期时,就能够增强信心,否则就容易产生挫折感。
高职院校的学生弱势的一个根源在于自我知觉的偏差,导致了对于整个外部世界的不准确观照,由心理到行动都产生偏差,在社会竞争中陷入更大的劣势。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自我知觉原理,对学生进行正确而强势的引导。
根据以上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特性的分析和自我知觉原理的理解,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从三个大的方面对学生投入引导策略,使其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良好的愿景,发自内心的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提升,不仅度过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也为其即将展开的职业生涯做好有效的心理准备,学生管理工作也将事半功倍,更有成效。
根据自我知觉原理,自我评价会通过与自我期望的比较完成。而在学生管理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自我期望混乱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因为在学业上受到挫折,基本上丧失了学习上的期望值,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极低,只求得过且过以最终混到一纸文凭,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有时建立了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值,结果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成。
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期望值,不能对自己的学业缺乏明确的期望,转而把注意力都转移到网游、恋爱和影视节目上去。自我期望的适宜一方面要求期望值不能过低,认为自己“不是念书的料”、“没有学习天份”、“甩到哪算哪”都是期望值过低的反映,提高自我期望值既是形成正向自我评价的第一步,也是转变作风提升素质的第一步。另一方面,自我期望值也不宜不切实际的过高,过高的自我期望不仅让人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的进行积累,也容易使得学生在现实中更多地遭遇挫折感,最终滑入期望值过低的陷阱。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承认自身的不足或暂时的困境才有提升的余地,把期望值确立在适当的位置才能产生真正激励作用,也会减少因付出努力又难以达到带来的挫败感。
根据自我知觉原理,自我评价会参照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完成。社会人总是生活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中,每个个体既是他人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他人的主体。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正确地对待他人评价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首先,学生管理工作者本身也是学生的评价人之一,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应该特别注意多给予积极的评价,帮助其培养自信。其次,应该引导学生降低对于外界评价的敏感度,高职院校学生因急于证明自己往往更加在意他人的评价,有时甚至因此进退失据,丧失了自我意志。最后,教导学生对于他人的评价要一分为二的辩证看待,来自于他人的评价有很多动因和情境,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会产生噪音和失真,故并非所有的评价都是客观正确的,对于善意和有建设性的评价应积极吸收,而对于消极甚至于恶意的评价则可予以搁置,要善于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正能量。
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更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白“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辩证关系,教导学生也善意而正确的评价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和人际环境。
根据自我知觉原理,自我评价会通过社会比较来完成。每个人都时常在进行社会比较,个体也通过社会比较来完成自我定位,甚至达成社会存在感。但社会比较应该选择适宜的参照对象,更重要的是,完成比较后应该有理性的分析。好的社会比较能够成为激励因素,鼓舞个体积极向上,而不好的社会比较会导致自卑、消沉和迷茫。
学生工作管理者一方面应该教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进行社会比较,例如多从品德、学识、素养方面进行比较,而不要从消费、娱乐、虚荣方面进行攀比。另一方面,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好的比较对象,既要具备积极的典范性,又要是可以模仿和达到的,过于高大全的比较对象会让学生产生难以企及的绝望,甚至有可能产生逆反情绪。一个更好的做法是,从校园中培育并树立优秀的典型,这种距离适当的社会比较将发挥最大的激励作用。
[1]陈钧宝.自我知觉理论在大学生村官问题中的应用初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1).
[2]叶娟.基于90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法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8).
[3]郭宇玲.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4]牛耀堂.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09,(4).
[5]毛亚庆.社会变迁与教育问题[J].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