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增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464000
随着影像学科技术的高速发展,包括 MRI、CT、USG、ERCP、DSA等众多检查技术,IVP检查技术一直是泌尿系检查中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应用传统的腹部加压法检查,患者所受痛苦较大,检查结果往往不尽满意,很难抓住摄片的最佳时机。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4月-2012年4月泌尿外科收治的67例患者的动态IVP,提高对该技术的整体认识。
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男57例,女10例,年龄5~72岁,其中20~65岁52例,占78%。腰痛30例,肾区病12例,尿路刺激症10例,血尿12例,其他症状3例。
1.2 方法 造影前准备与常规IVP相同,但尿闭和多发骨髓瘤患者为绝对禁忌,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为防止过敏反应发生,先通过生理盐水中加入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然后患者取头低足高位,不用腹部加压,先行胸腹透视观察胸部及腹部的大致情况,然后经肘静脉快速注入大剂量酚海醇40~50ml,然后于透视监视下观察肾盂、肾盏大概显影情况,根据肾、输尿管及膀胱显影情况,分别摄取10、20、30min摄前后位片各1张,照片要求包括双侧肾区、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区。另外,造影时应注意,不加腹压,推注对比剂要快,最好5min之内注完,对比剂用量要足够大。
67例患者结果全部显影清晰,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符合率达89%,全组随访结果为:泌尿系结石48例,输尿管狭窄、梗阻8例,肾盂、肾盏变形7例,单纯肾积水4例,其中合并肾功能下降及显影延迟者11例。本组IVP造影片均显影满意,完全符合放射科医师诊断要求,同时对全尿路的显影状态有了进一步细致的观察。
静脉尿路造影(IVP)是将专用对比剂注入静脉利用其在尿路的生理排泄特点,使尿路各器官顺序显影的检查方法[1,2]。传统的IVP造影术因腹部加压及固定时间太长,往往造成患者痛苦,难以忍受,所用检查时间较长,双侧输尿管很难全程清晰显示,往往使检查失败,难以达到诊断效果。因此,笔者积累多年操作经验,回顾性总结X线电视监控下动态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二者对比,明显有如下优势:
3.1 不需加压,患者无任何痛苦,且不受儿童、腹水及肾性高血压等的检查客观条件限制。
3.2 因有X线电视监视,只要尿路显影完全满意,即可随时结束检查,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宝贵时机。
3.3 X线电视监控下明显提高了双侧输尿管的显示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输尿管病患者的诊断水平,明显优于常规IVP检查。本组67例中,曾有12例肾积水患者,经X现电视动态尿路造影检查后,结果发现了输尿管各段的结石存在,后经手术证实。
在影像学科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患者既不痛苦,又想方设法缩短IVP造影的时间,是摆在放射科医技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毫无疑问,X线电视监视及动态IVP造影术恰好弥补了影像学的这一不足,静脉尿路影像检查,应由泌尿外科医师和放射科医技人员共同参与,最后达到最为理想的目的。总之,X线电视监控下动态IVP造影,对于正确显示泌尿系疾病,特别是较好地显示输尿管阳、阴性结石,明显优于传统检查。同时,实时动态摄片,对于提高泌尿系疾病的正确率,在临床应用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刘志河,屈长强,张宁.X线摄影体位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2-143.
[2]李松年.中华影像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