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萍 李 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之我见
范 萍 李 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而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更是各高校就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困境,探讨如何针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更具实效性的就业指导。
贫困大学生 就业指导 对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据相关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然而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形势严峻和人力资源增加有限的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就业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需要从教育体系和社会层面对此做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回应。
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加巨大。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入学难和读书难的问题已经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独有的敏感性和复杂性,高校对这一群体展开的就业指导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仍旧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
然而,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我国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高校要将零就业家庭、优抚对象家庭、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帮扶。”鼓励和要求各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详细周到和贴心实际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更加凸显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我国各高校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但是不置可否的是,我国贫困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针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仍然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从高校教育的角度看,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状态。高校课程设置里都会有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一般属于公共课的序列,是以多个专业混合的大班教育模式进行的,意味着这种就业指导课程不是为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切身需求而进行的,而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就业知识和求职技巧的普及。诚然,近年来各高校也逐渐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并且正在或者想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但是这种就业指导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必须顾虑到实施对象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因素。思想包袱过重、心态抑郁、不善交际是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普遍特征,他们遇事容易产生逃避行为的习惯性心理,特别是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活动,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不会主动参与其中,给高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就业指导带来了困难,通过一两次专题讲座或者主题实践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且收效甚微。而且,就业心理辅导也只能对处于一个被动等待的角色中进行浅层次的就业服务,意味着不会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产生明显成效,无法从实际上起到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从国家社会角度看,虽然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上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在相关领域做出了努力,特别是给予了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性且会一直存在还可能会愈演愈烈的问题,必须给予长期的重视和支持,无论是资金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需要将其放在一个首要位置。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不是拨发一两笔经费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而是要将这些资金更加细化地运用到具体的倾斜优惠政策中,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各高校的贫困生就业困境也不相同,国家和社会给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方面的支持也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长期支持计划,或是资金支持或是政策倾斜,并给予有效监督,切实履行到各细节之中,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指导和就业支持中享受到人性化的优惠和指导。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无法形成长期支持,仍然是一种间断性的支持,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指导出现断层。
1.深化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对贫困生开展就业指导的主要渠道与主要阵地。要牢牢把握这个现有平台,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使这个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窗口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独创性,充分考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需求和特点,激发这一群体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充分考虑贫困大学生情感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在其可接受的范围内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内容。在培养方式上,不仅要提高传统授课方式的教学质量,更要注重课堂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授课这种大课堂式的上课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电教视频,课堂小组辩论等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贫困大学生群体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其中,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2.建构有效的自我教育平台
自我教育是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是高校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建构贫困大学生自我教育平台,让贫困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加强自我教育的人文关怀,增强就业自信,让贫困大学生深切体会到就业关怀,消除内心自尊与自卑这类焦躁的情绪。还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习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模拟情景进行现实指导,通过职业生涯幻游、带薪实习、顶岗支教等活动虚拟社会情境,培养贫困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合作精神,丰富自身的就业实践体验,进一步强化和纠正已形成的就业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要将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紧紧结合起来。不仅要有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专业化和人性化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形成面对就业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心态。在高校中要形成辅导员心理辅导战线,让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老师和这些学生深入交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使辅导员成为贫困大学生可信赖、可交流的对象,并逐步引导贫困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
3.推进课外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接触社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联系贫困大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开展与本土相适应的实践活动。比如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假期带薪实习等岗位,模拟求职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主动求职。在社会实践中,让贫困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受到自身的正能量,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建构更加强大的内心世界。应发动学生组织的力量,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共青团、学生会及各种特色社团的活动。让其在这些活动中,开发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交流合作能力,最终树立自信,完善人格。在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应注重成果展示。每一次活动都进行相应的成果展示或者成果汇报,从而让参与者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充分调动贫困大学生投身组织与献身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搭建贫困大学生展示平台,增强就业指导的效果。让贫困大学生拥有足够的平台和机会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增强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1]陈德明,张革华.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构建学校支持体系[J].《前沿》,2004,10.
[2]崔征.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3]曾继平.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资助专项研究立项课题“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优化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编号:zzyb201315。